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基于RS和GIS的近30年来莱州湾南部海岸地貌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1 01:19
【摘要】:莱州湾南部海岸位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结合部位,沿岸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密集,海洋经济发达。特别是最近30年来,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人类活动对海岸地貌环境改变影响深刻。 本文以莱州湾南部海岸地貌环境变化研究为全文主线,选用4期数字遥感图像、2期海图及相关辅助数据,通过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采用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增强并提取海岸地貌各种专题地物信息。在此基础上,以GIS技术为支持,将研究区的海岸地貌信息综合分析,建立莱州湾南部海岸地貌1979~2008年间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并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揭示其变化规律,最后对海岸地貌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地貌类型和结构变化 1979~1989年莱州湾南部海岸地貌类型变化主要表现为海域、滩涂、海积平原、冲积平原和冲海积平原等自然地貌类型的减少以及养殖池、盐田和建筑物等人工地貌类型的增加。1989~2001年莱州湾南部海岸地貌类型变化主要表现为滩涂、海积平原、冲海积平原、冲积平原的持续减少和海域、建筑物、盐田、养殖池的增加。2001~2008年莱州湾南部海岸地貌类型变化主要表现为滩涂、海积平原、养殖池、冲积平原、冲海积平原的面积减少和海域、盐田、建筑物的面积增加。从1979~2008年近30年时间尺度来看莱州湾南部海岸地貌类型变化主要表现为养殖池、盐田和建筑物等人工地貌的迅速增加和滩涂、海积平原、冲海积平原和冲积平原等自然地貌的迅速减少。 (2)地貌类型转化分析 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地貌类型,养殖池主要由海积平原、冲海积平原和滩涂转化而来,盐田主要由冲积平原、冲海积平原和海积平原转化而来,并且盐田和养殖池互相转化,建筑物主要由冲积平原转化而来。自然地貌类型中滩涂主要转化为海域,这和潮位误差有关,其次转化为养殖池;冲海积平原和海积平原转化为养殖池和盐田,冲积平原主要转化为建筑物。 (3)地貌冲淤演变研究 从1979年到1989年在人类活动影响较弱状态下莱州湾南部海岸以淤积为主,年均净增加淤积面积2.33km~2。从1989年到2001年人类活动加剧后莱州湾南部海岸淤积速度变缓,年均净增加淤积面积0.99 km~2。2001年到2008年,研究区增加的侵蚀面积较增加的淤积面积多84.85km~2,年均净增加侵蚀面积12.12km~2。这表明,莱州湾南部海岸在2001年到2008年地貌冲淤状态以侵蚀为主,且速度显著变快。 (4)海岸线变化信息分析 根据岸线向海延伸或者稳定或者后退的不同类型,可将研究区海岸分为三类,小清河左侧和右侧及白浪河右侧为一类,均是先后退然后向海延伸;白浪河左侧、虞河与堤河之间、潍河左侧及右侧归为一类,均是先后退然后稳定然后继续后退;胶莱河右侧是一类,为先后退然后稳定再向海延伸。根据不同区间岸线变化长度可将研究区海岸线分为三类,小清河左侧、白浪河左侧、白浪河右侧、虞河与堤河之间、潍河左侧为一类,岸线长度先减少后增加,除小清河左侧是2001年最小、潍河左侧是1989年为最小值外其余三段均在1979年达到最小值;小清河右侧和胶莱河右侧为一类,岸线长度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均在1979年达到最小值;潍河右侧变化频繁,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再增加,单独归为一类。 (5)莱州湾南岸海岸地貌演变影响因素 莱州湾南岸海岸地貌演变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又包括地质构造和海洋动力。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海岸工程、盐田开发、养殖池开发、开采地下水等。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P737.1
【图文】:

遥感影像,莱州湾,湾顶,莱州市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2.1 位置、地形研究区位于莱州湾南部湾顶,自小清河河口至莱州市的虎头崖,海岸线长约147.91km(根据 2008 年遥感影像测量),周边行政区包括潍坊市的寿光市、海化开发区、寒亭区、昌邑市及烟台市的莱州市(图 2.1),总面积约 3356km2。莱州湾及周边地区以郯庐大断裂带为界,两侧地貌截然不同。莱州湾东部为沙岸,发育了滩脊、连岛坝和泻湖;西侧是现代黄河三角洲,受黄河泥沙的影响,沿岸多为被海洋动力改造的黄泛平原,沉积层厚,地面坡度平缓,沉积物主要由淤泥、泥质粉砂及粉砂质泥组成;湾顶为粉砂淤泥质海岸[61]。莱州湾南部湾顶岸段,基本不受现行黄河泥沙的影响,主要受沿岸几条入海河流来沙的影响,部分湾底泥沙受海洋动力作用参与了沿岸地貌的塑造,广泛发育了全新世中期以来形成的海积平原。莱州湾海底属水下三角洲和浅海堆积平原,滨岸为水下岸坡或浅滩,坡降在 3/10000--8/10000[62](图 2.2)。

晕渲图,文献,雾日,山东沿海


图 2.2 研究区水深地形晕渲图(据文献[20])2.2 气候莱州湾南岸地处山东沿海的西北部,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大,气候比较寒冷,夏季比较炎热,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61]。多年平均气温 11.9℃至 12.6℃,1 月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2.8℃至-3.8℃;历年极端最低气温在-17.0℃至-22.9℃,是山东沿海极端最低气温较低的海湾之一。春季开始,气温逐月上升,至夏季 7 月达到最高,月平均气温为 25.9℃至 26.4℃。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2.5mm至660.1mm,降水多集中在6至9月,4个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2.4-76.2%,其中 7 月降水最多,在 171.9-217.1mm,8 月次之,在 130.6-149.3mm,7、8 两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 50.2-54.2%。多年最大降水量中部比东、西部较大[61]。莱州湾中部雾日稍多,年平均 21.7 天,最多年 38 天,最少年 7 天,3-6 月雾日较少,月平均 1.0-1.2 天,其它月雾日稍多,月平均 1.7-2.4 天。该湾多为辐射雾,雾一般只在夜间至早晨形成和发展,日出后消失,特别在早晨前后出现较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5%至 70%,7、8 两月相对湿度较大,月平均在 80%左右,1 至 6 月较小,各月都小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全新世中期以来山东半岛东北岸相对海面变化与海积地貌发育[J];地理研究;1999年02期

2 张祖陆;王琳;;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机理研究[J];地理科学;2007年01期

3 韩美,李道高,赵明华,姜爱霞;莱州湾南岸平原地面古河道研究[J];地理科学;1999年05期

4 彭子成;韩岳;张巽;黄培华;韩有松;孟广兰;王少青;;莱州湾地区10万年以来沉积环境变化[J];地质论评;1992年04期

5 于永海,苗丰民,王玉广,王权明,王剑,高树刚;基于3S技术的海岸线测量与管理应用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6期

6 杜景龙,杨世伦,张文祥,赵华云,李鹏;海岸地貌建模方法研究——以长江口九段沙、芦潮港附近边滩为例[J];海洋通报;2004年06期

7 丰爱平;夏东兴;谷东起;吴桑云;李朝新;;莱州湾南岸海岸侵蚀过程与原因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06年01期

8 谷东起;付军;杨鸣;丰爱平;;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景观破碎化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9 王轲道,王建;海岸工程对粉沙淤泥质侵蚀性海岸的影响——以茅家港环抱式突堤航道防护工程为例[J];海岸工程;2004年02期

10 丰爱平;谷东起;夏东兴;;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发展动态和原因[J];海岸工程;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鸣;莱州湾南岸海岸带环境退化及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张绪良;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退化及其生态恢复、重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侯志华;GIS技术支持下的海岸带遥感动态监测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恩峰;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沉积环境变化与咸水入侵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36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36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2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