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海南岛周边浅海沉积物中黄铁矿与碳酸盐矿物特征及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4 14:43
【摘要】: 本论文依托国家“908”专项项目“CJ19区块海底底质调查与研究”,采样的区域为环海南岛周边海域,研究区地形-地貌主要为大陆架,水深范围从5米至200米左右,采集的样品沉积物以砂、粉砂和泥质粉砂为主。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沉积物中黄铁矿与碳酸盐的矿物特征及成因,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对黄铁矿与碳酸盐的形态特征和化学成分做了较深入分析,对其成因进行了讨论。 研究中采用了立体显微镜镜下观察黄铁矿形态特征、扫描电镜观察黄铁矿表面微形貌特征、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黄铁矿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以及黄铁矿的热电性特征的研究,可以观察到海南岛周边浅海沉积物中的黄铁矿有两种,其形态有很大的差异,一种为莓球体、莓球状集合体和莓球连生体,另外一种为立方体晶形。黄铁矿的莓球体形态特征是自生成因的一个显著的标志。从莓球体黄铁矿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中可以看出Eu和Ce的负异常,表明了它的自生沉积环境为强的还原环境。根据该黄铁矿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含量,反映了它系海洋来源,并可作为海相成因的指示。从我们对黄铁矿样品的热电性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莓球状黄铁矿的导型为P型,从而可得出莓球状黄铁矿的成矿环境为低温富硫,符合浅海海域的成矿环境。而立方体形态的黄铁矿中的稀土元素的含量非常少甚至几乎不含,其热电性导型主要为N型,其成矿环境为高温成因,不符合海底成矿的条件,所以立方体黄铁矿的来源为陆源。 我们通过对碳酸盐的形态特征的观察,并通过对其做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测出其成分主要为CaCO_3,含有少量的Mg,不含Fe、Mn,所以该碳酸盐为钙镁碳酸盐,由此证实了前人关于浅海产出的碳酸盐多为钙镁碳酸盐的认识。在镜下观察到的碳酸盐形态有两种,一种是白色或浅黄色的次棱角板状、粒状颗粒,另外一种是无色透明的次棱角长柱状颗粒。由于其中所含Mg相对Ca来说及少,所以可以判断出该碳酸盐为方解石和文石,不含白云石。通过LA-ICP-MS分析测定样品碳酸盐中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含量特征,可以得出样品中碳酸盐的成因为自生生物成因。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P744
【图文】:

示意图,站位,底图,柱状


C1C2图1-1 908-01-CJ19 底质调查区块示意图1.2 研究现状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我国对邻近海域海洋的综合调查研究上不断取得了卓越的成果,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调查,如 126、703、706、等,对整个中国海陆架及经济专属区的地形地貌、沉积地质、地球物理、矿产资源等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更新。1997-2002年,以国家海洋局第一、第二、第三海洋研究所和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为主,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研究所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参加,开展了黄、东、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包括海洋水文气象、海水化学、沉积环境化学和灾害地质在内的综合海洋环境调查。与此同时开展了国家攀登计划“南海季风试验”和国家重点基础发展项目“中国近海环流研究”(G1999043800)。近期这些调查

等值线图,黄铁矿,百分含量,等值线图


10图 3-1.黄铁矿百分含量等值线图3.3 黄铁矿形态及微形貌标型3.3.1 形态特征本次实验采集的样品是海南岛周边浅海沉积物,黄铁矿是海洋沉积物中分布最广的硫化物,也是各种铁硫化物经成岩改造的最终产物。在本文所选取的 9 个样品中,有八个样品中的黄铁矿成莓球状或莓球连生体的形态产出,有一个样品中的黄铁矿例外,可见立方体晶形。下图(图 3-2)为样品中黄铁矿在立体显微镜下照片,可看到其莓球体形态。在海洋环境下黄铁矿的产出形态多种多样,可呈莓球(framboid)、莓球连生体或结核等形式。较大的黄铁矿球粒常是由多个小莓球组成的莓球群,而小莓球则是由数微米大小的自形微晶组成。微晶多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耀钦;黄宇辉;陈培权;廖露妮;吴安生;;论海南、广东地体[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89年04期

2 王国忠 ,吕炳全 ,全松青;海南岛更新世白云岩的发现及其形成环境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4期

3 张明书,刘健,李浩,陈报章;海南岛周缘珊瑚礁的基本特征和成礁时代[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0年02期

4 杨宝国;海南岛石梅湾海岸动力地貌研究[J];地理研究;1995年02期

5 杨宝国;海南岛石梅湾海岸动力地貌研究[J];地理研究;1995年02期

6 侯学煜;;莫造子孙孽 珍惜海南岛[J];大自然;1982年02期

7 符国祥;海南岛陀烈群与逗文庄群的时代及沉积环境[J];地层学杂志;1993年03期

8 肖寒,欧阳志云,赵景柱,王效科,韩艺师;海南岛生态系统土壤保持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经济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00年04期

9 颜京松;;海南岛发现柱头虫[J];生物学通报;1956年02期

10 唐永銮;;海南岛海岸带和生态平衡[J];生态科学;198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卓;黄康有;邓韫;Celia Beaudouin;;海南岛垂直植被带与表土孢粉研究[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于旭东;吴繁花;谢永灼;;海南岛灰白蚕蛾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党选民;刘昭华;杨衍;詹园凤;;海南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适于海南发展的设施园艺类型[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侯威;杨开庆;;海南岛石碌铁铜钴矿矿田构造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2中英文合订本)[C];1985年

5 李景照;邱珏;金建华;廖文波;;海南岛长昌盆地始新世油丹Alseodaphne hainanensis的发现[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6 徐忠胜;冯翠娥;;热带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在海南岛的实施[A];中国农业地学研究新进展——2000年全国农业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鄢全树;石学法;;海南岛地幔柱与南海的形成演化[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张京红;刘少军;田光辉;蔡大鑫;谢瑞红;许向春;;利用GIS技术进行海南岛热带气旋灾害风险性评价[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郑建伟;田庆久;陆应城;;海南岛10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迁[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10 韩渊丰;李治矩;;海南岛灾害区划研究[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虹;海南银饰冷门中的瑰宝[N];海南日报;2006年

2 记者 邱君红 实习生 刘沃金 通讯员 尹沛华;我市紧急部署防御“利奇马”[N];湛江日报;2007年

3 范南虹邋彭青林 谭丽琳;自由贸易区:海南走向大开放的必经之路[N];海南日报;2008年

4 单憬岗邋通讯员 包丽溪;旅游推介 名流齐汇[N];海南日报;2008年

5 夏文俊;文昌鸡海南岛盐获海南省首批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书[N];中国质量报;2004年

6 海南记者站 刘彪;海岛春节信息服务专题[N];中国旅游报;2006年

7 赵天下;非洲的“海南岛” 毛里求斯[N];中国矿业报;2000年

8 杨春虹 邓建华;台商选择海南是一个明智的决定[N];海南日报;2006年

9 紫荆 邢志生;韩国赴琼调查“朝鲜报国队”真相[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10 记者 赵叶苹;37℃!海南虽处热带,但也不该热这么早啊[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梦霞;鄱阳湖沉积物—水界面痕量砷、锑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2 薛红喜;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吸附机制及污染生态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3 谢贻发;沉水植物与富营养湖泊水体、沉积物营养盐的相互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娄保锋;有机污染物在沉积物上的竞争吸附效应及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2004年

5 陈华林;沉积物对有机污染物的不可逆吸附行为[D];浙江大学;2003年

6 朱广伟;运河(杭州段)沉积物污染特征、释放规律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7 乔永民;粤东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8 吕晓霞;黄海沉积物中氮的粒度结构及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9 葛小月;海南岛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10 杨坤;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沉积物上吸附行为的调控机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s

本文编号:2741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41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8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