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东、黄海典型海域初级生产力和氮、磷营养要素的近代沉积记录

发布时间:2020-07-10 16:27
【摘要】: 本论文在对东、黄海典型海域进行大面积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有机碳、生物硅、不同形态的氮和磷等作为古生产力和相应营养状况评估的替代指标,分析了该区近代沉积中有机碳、生物硅、不同形态氮和磷的分布特征,同步探讨了古生产力指标(总有机碳、生物硅)与浮游植物现存量和相应营养状况替代指标(氮、磷形态)之间的相关性,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黄、东海典型区域近代沉积中古生产力指标的分布 长江口及其邻近区域近代沉积中生物硅(BSi)、总有机碳(TOC)含量近岸大于远岸。从垂直变化来看,总有机碳(TOC)在两柱状样中随深度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生物硅(BSi)除出现两峰值外,随深度的增加,含量变化不明显。这可能与长江口复杂的水动力条件、氧化还原条件和较大的沉积速率有关。 南黄海中部近代沉积中生物硅(BSi)、总有机碳(TOC)整体趋势均表现为西部沿岸较东部要高。从垂直变化来看,总有机碳(TOC)从上到下总有机碳(TOC)含量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与有机碳的化学成岩过程一致。生物硅(BSi)含量在8cm左右出现最大值,整体而言,没有明显的变化。 (2)黄、东海典型海域沉积物中氮、磷的形态与分布 长江口沉积物中,铁锰氧化态氮(IMOF-N)是可转化态氮的优势形态,受长江冲淡水影响,TN及各形态氮的较高含量分布在长江口偏东北方向。受氧化还原环境条件影响,随深度增大离子交换态氮(IEF-N)、铁锰氧化态氮(IMOF-N)、碳酸盐结合态氮(CF-N)呈降低趋势;总氮(TN)、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垂直变化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但两柱状样变化深度不同。 长江口沉积物中碎屑磷(De-P)是磷的优势形态,受长江冲淡水与各海流的共同作用碎屑磷(De-P)的平面分布复杂。有机磷(Or-P)和Fe结合态磷(Fe-P)的含量相对较低。总磷(TP)及各磷的形态的含量近岸高,远岸低。自生磷(Au-P)含量高值区出现在123E附近,与浮游动物总生物量的高值区一致。从垂直分布看,碎屑磷(De-P)、自生磷(Au-P)、总磷(TP)自上而下有明显的增加。有机磷(Or-P)自上向下具有减小的总趋势,交换态磷(Ex-P)的垂直变化趋势与有机磷(Or-P)相反。Fe结合态磷(Fe-P)受氧化还原的影响较大,自上而下降低。长江口潜在生物有效性磷的平均含量约占总磷(TP)的10.08%-11.02%,仅仅是沉积磷库中的一小部。 南黄海所调查的海区,氮的各赋予形态的高含量值分布在调查区域的西北部,基本趋势从西北向东南减少与南黄海中部细粒度组分较高的区域相符。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是氮的主要赋予形态,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含量的垂直分布,表层1-2cm内显著降低,总氮(TN)平均含量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离子交换态氮(IEF-N)含量表层1-2cm内显著降低,随后基本保持不变,与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的垂直分布相似。受陆源输入、沉积环境影响,碳酸盐结合态氮(CF-N)垂直变化较为复杂,铁锰氧化态氮(IMOF-N)自上而下先增大后减小。可转化态氮占总有机碳(TOC)的20%,其含量相对其他海域含量较小,说明此处能参与氮循环,可被再次利用的氮含量较小。 南黄海所调查的海区沉积物中,受黄海中部沉积中心的影响,各形态磷的最大值一般出现在10694、12494站位,交换态磷(Ex-P)表现较为明显。交换态磷(Ex-P)的垂直变化上下波动较大,与有机磷(Or-P)的矿化分解密切相关。Fe结合态磷(Fe-P)易解析,含量小,垂直变化最为复杂,从上向下波动较大;说明陆源物质对黄海中部影响不大。自生磷(Au-P)与碎屑磷(De-P)占总磷(TP)的50%以上是P的优势形态。由于黄海中部沉积环境平稳,自生磷(Au-P)、碎屑磷(De-P)自上向下平稳增大。 (3)沉积物中氮、磷形态与总有机碳(TOC)、生物硅(BSi)的相关性分析 做长江口及南黄海中部沉积物中各形态氮、磷与总有机碳(TOC)、生物硅(BSi)含量作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长江口沉积物中自生磷(Au-P)、碎屑磷(De-P)同生物硅(BSi)呈显著负相关,交换态磷(Ex-P)、Fe结合态磷(Fe-P)与总有机碳(TOC)呈显著正相关性;南黄海沉积物中有机磷(Or-P)、交换态磷(Ex-P)、Fe结合态磷(Fe-P)与生物硅(BSi)呈正相关性,自生磷(Au-P)、碎屑磷(De-P)同总有机碳(TOC)呈显著正相关,交换态磷(Ex-P)、Fe结合态磷(Fe-P)在适当条件下,均有利于生物利用。就各形态氮而言,长江口沉积物中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离子交换态氮(IEF-N)与生物硅(BSi)的显著正相关,铁锰氧化态氮(IMOF-N)同总有机碳(TOC)呈显著正相关;南黄海沉积物中只有碳酸盐结合态氮(CF-N)与生物硅(BSi)、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与BSi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其余氮形态与总有机碳(TOC)、生物硅(BSi)相关性都不大。 (4)初级生产力的近代沉积记录及沉积物中生物硅(BSi)、总有机碳(TOC)与浮游植物现存量的相关性分析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近代沉积中总有机碳(TOC)、生物硅(BSi)垂直分布与浮游植物量的历史长期变化并不一致,可能与长江口复杂的水动力条件及氧化还原条件有关。在南黄海中部两柱状样约为近150年来的沉积物,总有机碳(TOC)、生物硅(BSi)的变化与近150年来初级生产力的长期变化有关,其中生物硅(BSi)的含量在8cm左右出现最大值与60年代浮游植物量峰值相符。 南黄海中部、长江口柱状沉积物中生物硅(BSi)、总有机碳(TOC)含量与水体中浮游植物现存量相关性不显著,但长江口H1-18站位柱状样中,沉积物中生物硅(BSi)与浮游植物现存量可建立线性关系,能更好的反映水体中浮游植物现存量,但考虑到缺少精确的测年数据及所调查区域复杂的沉积环境等因素影响,此线性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P73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兴中;长江口湿地的分级、分类保护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1年07期

2 张莉莉;李九发;;长江口拦门沙研究情况综述[J];上海水务;2001年02期

3 于东生,田淳,严以新;长江口水流运动特性分析[J];水运工程;2004年01期

4 吕晓霞,翟世奎,于增慧,张怀静;长江口内外表层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研究[J];海洋通报;2005年02期

5 王艳姣,张鹰;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水体遥感测深方法研究[J];海洋工程;2005年04期

6 左书华;李九发;万新宁;沈焕庭;付桂;;长江河口悬沙浓度变化特征分析[J];泥沙研究;2006年03期

7 李云;李道季;唐静亮;王益鸣;刘志刚;丁平兴;何松琴;;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浮游植物的分布与变化[J];环境科学;2007年04期

8 张凤英;庄平;徐兆礼;王云龙;朱江兴;;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J];生态学杂志;2007年08期

9 葛建忠;胡克林;丁平兴;;风暴潮集成预报可视化系统设计和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郁微微;杨洪林;刘曙光;戚定满;;深水航道工程对长江口流场的影响[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富;;“山海关轮”在长江口碰撞“沃哈科森”轮[A];海事预防学术交流暨台湾海峡航行安全研讨会文集[C];1988年

2 张素香;;长江口南港化学需氧量COD分布特征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孔亚珍;丁平兴;;近几年长江口附近的余流变化特征分析[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4 罗小峰;陈志昌;路川藤;王春华;;长江口南港河段近期潮流性质变化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欧冬妮;刘敏;程书波;侯立军;许世远;王丽丽;;长江口滨岸碳黑对多环芳烃(PAHs)迁移过程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金忠贤;顾锦祥;;试论长江河口的界定[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7 薛鸿超;;长江口沿江大开发与长江三角洲繁荣[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4年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陈西庆;穆宏强;;论长江口水源地的保护[A];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至治;杨金权;王正琦;唐文乔;;大弹涂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分析[A];中国工程院第77场工程科技论坛·2008水产科技论坛——渔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8年

10 夏益民;;长江河口段的演变规律研究和徐六泾节点整治[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真;在长江口:展望未来[N];中国水利报;2008年

2 陈吉余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口生态环境变迁与调控[N];人民长江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矫阳 陈彬;水下长城 科技壮歌[N];科技日报;2010年

4 本报通讯员 张静 记者 傅菁;与“长三角”一同成长[N];人民长江报;2010年

5 曹杰;长江口赤潮缘何日益频发[N];上海科技报;2009年

6 记者 何连弟;长江口拔掉入海“骨鲠”[N];文汇报;2010年

7 记者 王uG;长江口经济成新热点[N];联合时报;2004年

8 记者 周放 陈琪;将飞跃长江口[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9 记者 矫阳;治理长江口打通拦门沙[N];科技日报;2006年

10 驻鄂记者 钱忠军邋通讯员 李真;长江口综治开发确定目标[N];文汇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克林;波—流共同作用下长江口二维悬沙数值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曹振轶;长江口平面二维非均匀全沙数学模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戚定满;长江口水体环境数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罗小峰;长江口水流盐度数值模拟[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3年

5 张恩仁;长江口悬浮泥沙的吸附—解吸作用对元素固—液相态转化控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黄德坤;基于核素示踪的长江口、东海和海南东部近海泥沙的沉降过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毕春娟;长江口滨岸潮滩重金属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于东生;基于ADCP的长江口水沙运动分析及三维水流数学模型[D];河海大学;2005年

9 郜昂;基于GIS的长江口九段沙湿地地貌变迁及其机制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石晓勇;长江口营养盐、石油烃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及动力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玲珍;长江口潮滩氮、磷的潮汐循环与反硝化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立娟;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碳、氮、磷的时空分布[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黄惠明;长江河口盐水入侵一、二维数值计算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武小勇;长江口北港河势演变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林晶;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区溶解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的分布[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晓燕;长江口北槽浮泥周期变化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7 段宗炼;放射性核素在长江口固—液相态转化影响因素的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刘淑德;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9 杨登峰;富营养化水体中胶体有机营养物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10 李岩;黄河口、长江口pCO_2及水—气界面通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49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49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7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