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水下自航行器的概念设计与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H766
【图文】:
第一章 绪论1.2.1 AUV 发展现状世界上第一台类似 AUV 的装置可以追溯到 1866 年澳大利亚人怀特黑德设计的自动鱼形鱼雷,该装置由压缩气体驱动,能够以 3.0 米/秒的速度航行 700米。目前,各海洋技术发达国家,都对水下自航行器技术(AUV)的研究与开发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投入,其中以美国的技术最为先进:其领域既有着眼于当前的应用研究也有着眼于未来的基础研究,其产品既有价值数千万美元的复杂军用型也有价值仅几万美元的经济民用型,其拥有数量达到全球总数量的半数以上[3]。因此可以说美国主导着全球AUV的发展水平与方向。
世界上第一台类似 AUV 的装置可以追溯到 1866 年澳大利亚人怀特黑德设计的自动鱼形鱼雷,该装置由压缩气体驱动,能够以 3.0 米/秒的速度航行 700米。目前,各海洋技术发达国家,都对水下自航行器技术(AUV)的研究与开发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投入,其中以美国的技术最为先进:其领域既有着眼于当前的应用研究也有着眼于未来的基础研究,其产品既有价值数千万美元的复杂军用型也有价值仅几万美元的经济民用型,其拥有数量达到全球总数量的半数以上[3]。因此可以说美国主导着全球AUV的发展水平与方向。(a)美国 REMUS (b)美国 ABE (c) 美国 SAUV II (d) 美国 NPS图 1-2 美国的 AUV
(a) 澳大利亚海龟号 (b) 日本 r2D4 (c) 中国 CR-01图 1-4 我国和其他国家的 AUV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于 1998 年研制了远程海洋环境监测平台(Remot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Units,简称REMUS),主要用于近海勘查-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兵振;朱光文;任炜;李永奇;杜敏;;水下滑翔器耐压壳体的设计与优化[J];海洋技术;2008年02期
2 王兵振;朱光文;杜敏;任炜;李永奇;;水下滑翔器定常直线滑翔运动稳定性分析[J];海洋技术;2009年02期
3 张宏伟;李智;王延辉;武建国;;水下滑翔器浮力驱动机构布局分析[J];海洋技术;2009年01期
4 王树新;王延辉;张大涛;何漫丽;朱光文;任炜;;温差能驱动的水下滑翔器设计与实验研究[J];海洋技术;2006年01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延辉;张宏伟;武建国;;新型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器系统设计[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9年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武建国;混合驱动水下滑翔器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2 谢春刚;面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能量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锟;混合型水下自航行器的概念设计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李彦波;电驱动水下滑翔器姿态调整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谢春刚;温差能驱动的水下滑翔器热机设计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黄伟;电能驱动水下滑翔器控制系统的设计[D];天津大学;2007年
5 马彦青;电驱动水下滑翔器机械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王义军;电驱动水下滑翔器控制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宋方希;基于CFD的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外形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3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53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