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垂向混合参数化优化方案及对海洋环流和气候模式的改进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73
【图文】:
在当前的海洋和气候模式中存在较大的系统性误差,这些误差严重限制了模式对气候预报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预估的能力。因此评估和减少模式系统性误差一直是热点研究内容之一。CMIP5(Phase 5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Project)模式结果表明(图 1.1),年平均 SST 的系统性误差主要包括南大洋 SST模拟过高,副热带地区 SST 模拟过低。在热带地区,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东南海区 SST 模拟过高,沿赤道的“冷舌”模拟过强、过于向西扩展(Wang et al.,2014;Zuidema et al.,2016;Richter,2015)。SST 的误差同时会伴随着风场的误差,例如过强的“冷舌”可以通过 Bjerknes 正反馈机制增强沿赤道太平洋的东风(Liand Xie,2014)。同时,观测事实表明热带东南太平洋降水强度相对较弱,但在大多数 CMIP5 模式中降水模拟偏强,相应的海表面温度、海表面风场与观测也存在较大的差异(Zhang et al.,2007),被称为“double ITCZ(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问题。
海洋垂向混合参数化优化方案及对海洋环流和气候模式的改进此之外,误差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参数化方案中的不确定性。例如,应用依绿素浓度的太阳短波辐射穿透参数化方案,可以减少海洋环流模式中“冷舌拟过强的系统性误差(Murtugudde et al.,2002)。气候模式应用波致混合参方案后,“冷舌”误差也得到一定的改善(Song et al.,2012)。垂向混合是海非常重要的次网格过程。前人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不同的垂向混合参数化,不同的参数选定,对模式结果都会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例如 Li et al.,2001urue et al.,2015),是决定模式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下一小节将论述垂向的物理机制和现今主要的参数化方案。
1.2.2 垂向混合参数化方案简介观测资料表明,在海洋的不同深度区域,垂向混合强度及产生机制并不相同。如图1.3所示,在上层海洋,风强迫和不稳定浮力强迫可以引起强烈的湍流运动,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修·伯杰;王坤云;;谁能从北冰洋变暖中活下来?[J];飞碟探索;2016年04期
2 俞永强;刘海龙;林鹏飞;;一个1/10°涡分辨准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及其初步分析[J];科学通报;2012年25期
3 钱志春;;WOCE和气候变化[J];世界科学;1989年12期
4 卞家杰;徐坚定;;海洋环流之奇[J];航海;1989年02期
5 刘秦玉;李薇;;海洋环流与气候[J];国际学术动态;1998年10期
6 金U_华;王辉;姜华;何春;刘珊;;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强度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影响[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2年01期
7 吴海燕;张铭;李崇银;易欣;;一个海洋环流模式对风应力响应的敏感性试验[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8 王玉花,孙淑兰;一个η-坐标近岸海洋环流模式[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张学洪,俞永强,刘海龙;海洋环流模式的发展和应用 Ⅰ.全球海洋环流模式[J];大气科学;2003年04期
10 刘浩;;《海洋环流动力学》的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3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喜迎;刘海龙;李薇;;海洋环流模式正压模经济时间积分方案试验[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2 乔方利;杨永增;宋振亚;夏长水;陈显尧;;海浪对大尺度海洋环流和海气耦合系统的作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3 肖潺;俞永强;宇如聪;;保形平流方案在海洋环流模式中的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赵其庚;;对印尼穿透流的模拟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马金;周永宏;廖德春;廖新浩;陈剑利;;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对周年极移的激发[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秦玉;杨海军;;南海上层海洋环流季节变化的动力机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王飞;黄仕迪;周生启;夏克青;;水平温差对流的实验研究以及底部加热的影响[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季伟文;杨军;;太阳系外行星上的风生海洋环流[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6 青年论坛论文集[C];2017年
9 朱益民;陈晓颖;杨修群;;一个高分辨率海洋环流模式模拟的太平洋SSTA准20年模态时空演变特征[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10 俞永强;王斌;刘海龙;包庆;李立娟;林鹏飞;郑伟鹏;;LASG全球海洋环流模式LICOM2.0及其耦合模式的基本性能评估[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模拟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霞;海洋环流同气候变暖息息相关[N];科技日报;2008年
2 华凌;海洋环流也参与调节气候变化[N];科技日报;2014年
3 刘秦玉;海洋、大气界面通量及风驱动下的海洋环流[N];中国海洋报;2014年
4 新山;我国启动热带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暖池科研项目[N];中国海洋报;2012年
5 华凌;海洋环流可解释为何北极变暖快于南极[N];科技日报;2014年
6 记者 王晶;鳌山论坛聚焦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N];中国海洋报;2016年
7 刘霞;地球磁场可能源于海洋环流[N];科技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吴月辉;探秘洋流 提升气候预测能力[N];人民日报;2018年
9 编译 杨孝文;海豹帮助找到海洋深水来源[N];北京科技报;2013年
10 黄蓉芳;华南地区今夏又干又热[N];广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聿超;海洋垂向混合参数化优化方案及对海洋环流和气候模式的改进[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8年
2 苏京志;大气和海洋环流在热带和热带外相互影响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6年
3 韩磊;一个两时间层原始方程三维海洋环流模式平台的构建和检验[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4 于华明;全球海洋潮汐同化模拟及东中国海潮流对环流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程文瀚;有机磷酸酯在南大洋海洋边界层和东南极冰盖的分布及意义[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彭利峰;利用卫星测高资料精密定量研究全球海洋环流及其变化[D];武汉大学;2014年
7 方文东;南海南部海洋环流的结构与季节变化[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8 梁曦;副热带海区浮游植物对海洋环流与气候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9 胡瑞金;热带印度洋热收支与经向环流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0 张志春;热带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经向输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善同;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环流的变异[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谢泽林;MITgcm在普里兹湾以及全球海洋环流模拟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3 夏燕军;北欧海中尺度涡旋和极地低压的统计特征及其响应关系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4 周雅静;东中国海环流特征的数值模拟与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杨广;气候模式中北太平洋海洋环流经向输运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68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68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