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条件变化对琼州海峡及邻近海域风暴潮的影响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731.23
【图文】:
第二章 数值模型构建与条件变量的确定证计算的稳定,将临界 CFL 数定义为 0.8,因模型长设为 1s,将最大时间步长设为 900s。程见 2.1,模型水位边界为模型的两条开边界,通潮的调和常数(2M 、2S 、2N 、2K 、1K 、1O 、。陆地边界法向流速为 0,初始条件中,初始水位其他参数进行设置,模型计算时需进行干湿判定为 0.01m,湿深度设置为 0.1m。底摩擦,曼宁系设定 Smagorinsky 系数取 0.28。在进行风暴潮计算气压、最大风速等数据可从中国气象台风网上获取
17图 2-2 琼州海峡及雷州湾网格 图 2-3 海口湾网格本文基于前人[59-60]的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改进,首先将外海区域网格进一步缩小,网格的数量,从而更加精确模拟出台风位于外海时对目标区域的影响。同时在风场建中将 B 参数随台风移动而不断变化,从而得到了更贴合实际的增水过程。本文通整网格,优化 B 参数的选取,得到了更适合模拟琼州海峡及邻近海域的数值模型。
17图 2-2 琼州海峡及雷州湾网格 图 2-3 海口湾网格本文基于前人[59-60]的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改进,首先将外海区域网格进一步缩小,网格的数量,从而更加精确模拟出台风位于外海时对目标区域的影响。同时在风场建中将 B 参数随台风移动而不断变化,从而得到了更贴合实际的增水过程。本文通整网格,优化 B 参数的选取,得到了更适合模拟琼州海峡及邻近海域的数值模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胜辉;朱龙海;胡日军;张伟;刘爱江;;围填海工程对莱州湾水动力条件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10期
2 康蕾;马丽;刘毅;;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海平面上升及风暴潮增水的耕地损失预测[J];地理学报;2015年09期
3 聂会;孙志林;黄森军;谢长飞;;新岸线下近期台风暴潮模拟[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5年02期
4 马经广;杨武志;;台风“海鸥”与“威马逊”风暴增水的差异分析[J];广东水利水电;2015年03期
5 黄传江;乔方利;宋亚娟;李新放;;CMIP5模式对南海SST的模拟和预估[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4年01期
6 傅赐福;于福江;刘秋兴;李涛;;四象限非对称风场对风暴潮的改进研究[J];海洋通报;2013年06期
7 傅赐福;于福江;王培涛;刘秋兴;董剑希;;滨海新区温带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3年01期
8 杜冰茹;朱良生;;Boussinesq方程在工程建成后波浪增水及近岸流变化研究中的应用[J];广东造船;2012年03期
9 章卫胜;陈晨;李鑫;张金善;;海岸工程对渤海湾风暴潮高潮位影响分析[J];海洋工程;2012年02期
10 王康发生;尹占娥;殷杰;;海平面上升背景下中国沿海台风风暴潮脆弱性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靳玉丹;围填海工程对天津近海水动力环境的影响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7年
2 黄山;琼州海峡风暴潮数值模拟与不同台风路径对增水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谢洋;海平面上升对珠江口风暴潮增水和波浪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82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82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