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单桩式潮流电站的总体设计

发布时间:2020-08-13 15:35
【摘要】:为了缓解世界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寻找新的能源来代替传统能源已经成为现在各国的科学家的首要任务。在发开新能源的进程中,海洋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海洋可再生能源。由于世界上的海洋能资源有着庞大的储量和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因此海洋能得到了众多科学家们的青睐。我国是海洋大国,有着十分广阔的海域,其中蕴藏着的海洋能资源十分可观。据有关资料统计,现在我国沿海有着巨大的可开发的海洋能可再生资源,其中包括1.1亿千瓦的潮汐能、0.3亿千瓦的海流能、1.5亿千瓦的温差能、0.18亿千瓦的潮流能、1.1亿千瓦的盐差能以及0.23亿千瓦的波浪能资源。) 本文以在研的国家海洋专项300KW潮流电站示范工程为设计背景,电站设置海域参数为依据,选择合理的设计参数,设计一种单桩式双转子潮流电站方案。首先,根据潮流电站的选址及地理环境确定潮流电站总尺度并作出总体设计。然后进行环境载荷和工作载荷的计算,设计完成主体结构,并对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包括静载工况、组合工况和维修工况四个工况,选择最不利的条件按照规范对其进行强度校核。最后利用SESAM软件对单桩基础进行分析,包括桩基受力分析和桩基偏移量计算并根据规范对桩基进行承载力校核。 本文研究表明,单桩式潮流电站能够满足水轮机的工作要求,可作为一种可靠的桩基础形式。同时,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743.3;TV744
【图文】:

水轮机,潮流


1.3 国内外海洋能开发利用发展进程1.3.1潮流能水轮机的分类 从水轮机形式上来说,主要分为水平轴和垂直轴两类。水平轴水轮机与风机相似,水流方向与叶片旋转轴成水平关系,如图 1.1(a);垂直轴水轮机的叶片旋转轴与水流方向成垂直关系[7],如图 1.1(b)。从基础的形式来分类,又可以分为漂浮式,桩基础式和重力式。漂浮式通常采用锚泊系统来固定,如图 1.1(b),桩基础式主要采用打桩的方式,如图 1.1(a),重力式主要利用基础的自重大于浮力的原理,在潮流能发电上应用不多。虽然水轮机的分类很多,但是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哪种类型的水轮机有十分明显的优势[8]。

三叶片,水轮机,水平轴,倾角


汐发电量每年约6 亿千瓦时。世界各国预计要兴建的100兆瓦级以上的潮汐电站0 余座。在利用波浪能发电上,现在全世界已经有大约2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波浪能研究,建设的大小波浪电站总装机容量超过80万千瓦,建站数据以每年 2 .5%上升,总发电功率也以每年 10 %的速度增长。从各国对海洋能资源的重视程度出在现如今陆地上的矿物燃料日趋枯竭和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世界上很多洋资源的国家都在加大资金和技术上的投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制定发,组织科技项目,进行科研实验。促进和加快了海洋能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步伐在海洋能开发利用上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国家主要是欧洲的英国和法国还有亚本。图 1.2(a)和图 1.2(b)是美国 Verdant Power公司研发的固定倾角三叶片水ITE 水轮机[9],图 1.3 是英国 MCT 公司 2003 年投运的 Sea Flow 型潮流能发电机组 1.4 是 2008 年 4 月,投入运行的 1.2MW SeaGen 型潮流能发电机组[11]。

发电机组,潮流


图 1.3 Sea Flow 型潮流能发电机组 图 1.4 SeaGen 型潮流能发电机组1.3.3国内海洋能源开发进展 我国对海洋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唐代,当时的人民就认识到了可以利洋能来进行一些日常生产活动,比如在山东地区就发现了早期利用潮汐能作为动磨盘。在利用海洋能发电方面,我国起步较早。如利用潮汐能发电在我国开始于20世70 年代,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总体发电技术也已经比较成熟。截止到 20底,我国正在运行发电的潮汐能发电站共有八座,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苏和浙沿海省份,总装机容量达到10650 kW 。其中最大的一座是浙江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潮汐电站的装机容量为3200 kW ,从1980年起正式运行并开始发电,截止到1985实现五台机组并网发电,并且该发电机组中运行的灯泡贯流式水轮机发电机组(容量为700 kW )全部由我国自行开发研制。此外,我国还在浙江省舟山市附件进行了8 kW 潮流发电机组原理性试验。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一直在进行着立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维平;尚景宏;王建丰;;国外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结构现状[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2 武科;孙岩;李术才;;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单桩基础水平承载力数值分析[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3 赵凤兰;;艺菊盆景栽培与造型[A];中国菊花研究论文集(1997-2001)[C];2001年

4 陈强华;张雁;洪毓康;;软土地基刚性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5 王平;;盆景艺菊的制作[A];中国菊花研究论文集(1997-2001)[C];2001年

6 张畅;;用等变形准则确定单柱单桩基础承载力[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谢定义;张爱军;;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计算机模拟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8 李培强;赵国华;;桩式结构TiO_2-NTs/Sb doped SnO_2电极光电催化氧化苯甲酸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9 葛燕;朱锡昶;李岩;;海上风电场风机支撑结构防腐蚀对策[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康海贵;李玉刚;吴芳和;;桩式海上风机基础模糊优化设计[A];第二届全国海洋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吕禹 实习生 冯丽媛;嘉绍大桥提前完成全年投资[N];绍兴日报;2009年

2 陈晓琳 左戎良;二道江乡工农业实现两翼齐飞[N];通化日报;2006年

3 黄建明;《相依》[N];中国花卉报;2003年

4 刘舒辉;海底石油如何开采[N];中国石化报;2005年

5 杨茂林 陈晓琳;六十岁以上老人按月领钱[N];吉林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黄颖;简化美化 公交一站一牌[N];成都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周献恩 通讯员  刘苏阳 唐宏伟 贯文龙;新型板桩结构提高港口码头等级[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李春惠;贵州格凸河:悬棺葬俗保留至今[N];西部时报;2006年

9 司儆 本报记者 王士彬 夏洪青;科技为“源”水自活[N];解放军报;2005年

10 菽楷;密宗瓶气养生法[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磊;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任鹏;黄土地基超长基桩竖向承载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钟珉;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桩—墩体系塑性区动力特性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2年

4 邹力;后注浆群桩基础沉降性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陈乐求;群桩—承台联合基础的力学特性及其在大开间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崔科宇;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承载性状的试验与理论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7 秋仁东;竖向荷载下桩身压缩和桩基沉降变形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

8 赵静;海上风力机系统流体动力性能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任年鑫;海上风力机气动特性及新型浮式系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树明;单桩式潮流电站的总体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2 俞益铭;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基础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黄华;海上风力机单桩基础结构静动力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4 任文渊;近海风电基础流固耦合三维动力响应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同霄;应力波在单桩和单桩—承台系统中传播的数值计算[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6 徐莲净;多年冻土地区单桩应力状态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唐翔;考虑花园覆土附加荷载的群桩沉降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8 宗红霞;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扶正导向装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9 张宝钧;单桩基础海上简易平台结构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10 尚景宏;海上风力机基础结构设计选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2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92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1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