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悬浮体分布及季节性变化
发布时间:2020-08-19 20:05
【摘要】:依据2010年4月、9月和2011年6月、11月4个航次调查在黄海取得的现场悬浮体及CTD观测资料,结合MODIS卫星遥感数据,建立了基于MODIS第4波段反射率的表层悬浮体浓度(SSC)的反演模型,反演出黄海表层悬浮体的月际分布。综合对现场实测资料及遥感反演结果的分析,本文研究了黄海悬浮体分布的总体特征及季节变化,结合9个关键断面的悬浮体分布特征,对不同季节黄海悬浮体扩散路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悬浮体分布、扩散的控制因素和沉积动力机制。研究工作取得以下主要结果。 1)黄海悬浮体分布主要有苏北浅滩、山东半岛北岸及成山头3个悬浮体浓度高值区,分别对应3个来源,即苏北浅滩和成山头附近海域的再悬浮泥沙,以及通过渤海海峡输运至黄海的黄河悬浮泥沙。 2)黄海悬浮体的分布及扩散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冬季,由于冬季风形成的波浪与沿岸流强盛,黄海海域3个悬浮体浓度高值区明显,其中山东半岛北岸与成山头形成一条连续的高悬浮体浓度水体条带;春季,由于波浪及沿岸流减弱,黄海悬浮体浓度显著减小,山东半岛北岸与成山头成为2个独立的高值区,表明其不同的悬浮体来源;夏季,仅苏北浅滩形成由于强潮流导致再悬浮的悬浮体浓度高值区;秋季,由于季风的转换,风浪作用加强,黄海悬浮体浓度显著增加,并逐渐过渡到冬季分布状态。 3)受海洋动力环境的季节变化影响,山东半岛泥质沉积体处于一个不断改造的过程。冬季在强劲风浪和沿岸流的作用下,黄河三角洲附近区域的再悬浮泥沙沿山东半岛北岸输送,绕过成山头并继续往南扩散,为山东半岛泥质沉积体供应大量泥沙;春、秋季,波浪及鲁北沿岸流显著减弱,黄河口区悬浮泥沙的供应显著减小,而成山头附近区域海底受潮流和波浪侵蚀,大量泥沙再悬浮,沿山东半岛泥质区外围向南扩散,使山东半岛泥质沉积体形态发生改变。 4)MODIS第4波段反射率与实测数据拟合良好,并据此初步建立了黄海悬浮体浓度的遥感反演模型,反演结果与现场实测悬浮体数据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可以相对定量地揭示黄海悬浮体分布及扩散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731
本文编号:2797527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圣辉;张加晋;;不同泥沙含量水体光谱特性分析[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年06期
2 庞重光,白学志,胡敦欣;渤、黄、东海海流和潮汐共同作用下的悬浮物输运、沉积及其季节变化[J];海洋科学集刊;2004年00期
3 齐君,李凤业,宋金明,高抒,王桂芝,程鹏;北黄海沉积速率及其沉积通量[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年02期
4 张法高,毛汉礼,冷彦贵;ANALYSIS OF DRIFT BOTTLE AND DRIFT CARD EXPERIMENTS IN BOHAI SEA AND HUANGHAI SEA (1975-80)[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1987年01期
5 赫崇本,汪圆祥,雷宗友,徐斯;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及其性质的初步探讨[J];海洋与湖沼;1959年01期
6 秦蕴珊,李凡,徐善民,J.Milliman,R.Limeburner;南黄海海水中悬浮体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1989年02期
7 苏纪兰,黄大吉;黄海冷水团的环流结构[J];海洋与湖沼;1995年S1期
8 孙效功,方明,黄伟;黄、东海陆架区悬浮体输运的时空变化规律[J];海洋与湖沼;2000年06期
9 李凤业,高抒,贾建军,赵一阳;黄、渤海泥质沉积区现代沉积速率[J];海洋与湖沼;2002年04期
10 秦蕴珊,李凡,郑铁民,徐善民;南黄海冬季海水中悬浮体的研究[J];海洋科学;1986年06期
本文编号:2797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975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