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北太平洋粘土沉积物的标型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5 09:30
【摘要】:本文利用沉积物涂片、X 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地球化学、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赤道北太平洋粘土沉积物进行了综合研究,阐明了研究区内沉积物类型、分布特征、矿物组成、元素分配及其制约因素,发现研究区内粘土矿物主要来自陆源,同时不同程度地含有火山、生物组分,其分布格局受构造活动、地形、水深、大气环流、洋流、物质生产力等要素综合控制。与地表粘土相比,研究区粘土的结晶程度差、活性好、吸水率高、有机质、氧化铁等致色杂质含量高。沉积物中还存在大量伊/蒙混层矿物,混层结构中蒙皂石层含量较伊利石层高,这种结构特征决定了研究区大洋粘土的物性优于地表同类粘土。为了探索大洋粘土应用中必须解决的提纯、增白和改性问题,设计完成了一系列对比实验,总结出最佳处理工艺为风干制浆提纯、酸溶氢气还原法漂白、干法和湿法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粘土结构中层状框架基本保持完好,物性等级明显提高,在建材、冶金、机械、化工、医药等领域有着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首次获得了区内粘土沉积物的热释光标型特征,发现它可能是深海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的有效替代指标;并且成功地对大洋粘土沉积物进行了改性实验,使其物性改善、可应用性提高。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P736.2
【图文】:
还发现个别样品中出现伊/绿混层(I/C)或绿/蒙混层(C/S),成分结构变化较大,形貌上也具有过渡性。图 3-8 7199BC、7323BC 站位样品的扫描电镜照片
高岭石族矿物的镜下形态(HRTEM)
伊利石族矿物的镜下形态(HRTEM)
本文编号:2803532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P736.2
【图文】:
还发现个别样品中出现伊/绿混层(I/C)或绿/蒙混层(C/S),成分结构变化较大,形貌上也具有过渡性。图 3-8 7199BC、7323BC 站位样品的扫描电镜照片
高岭石族矿物的镜下形态(HRTEM)
伊利石族矿物的镜下形态(HRTEM)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吕华华;石学法;杨刚;张培萍;;改性大洋黏土填充聚乙烯的力学性能研究[J];塑料科技;2010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海荣;早更新世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记录的千年尺度气候变化周期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03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035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