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盐输入对富营养河口、海湾微藻群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9-01 07:49
本论文以营养盐输入与富营养化河口、海湾微藻群落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整理分析,以及对历史数据与现场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研究了长江陆源输入营养盐对于赤潮形成的影响,运用综合指数法对长江口富营养化的演变进行了对比研究,重点分析了长江口富营养化的演变与发展对长江口微藻群落的影响,对长江口富营养化和长江口赤潮关键种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分部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同时通过胶州湾现场围隔实验和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了营养盐输入对赤潮微藻群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脉冲式营养盐输入对于赤潮微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 (1)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总量和径流量呈正相关,长江口海域赤潮的爆发和长江冲淡水携带的大量营养盐密切相关。2002年5月长江口海域富营养化状况相比于1986年5月更加严重。1986年5月长江口海域各调查站位的富营养化综合指数E的平均值为1.51,2002年5月为9.31。长江口富营养化状况的加剧,导致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总量有所增加。2002年中肋骨条藻数量占长江口浮游植物总量的2.8%,1986年5月中肋骨条藻占长江口浮游植物总量的21.7%。硅藻丰度和种类多样性下降,硅藻赤潮爆发的频率下降,甲藻赤潮频发爆发,成为今后长江口海域主要的生态威胁。 (2)胶州湾现场围隔实验的研究表明:青岛近海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在营养盐、气候、各种理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爆发浮动弯角藻、旋链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可能性很大,三种营养盐中,硅是该海域的主要限制因子。大量营养盐的输入刺激中肋骨条藻这样行生长策略的硅藻的增殖,导致硅藻赤潮的爆发。甲藻赤潮可能在硅藻赤潮消亡之后爆发。营养盐的脉冲输入引发的赤潮相对于营养盐一次性输入的规模要小,开始爆发的时间也比营养盐的一次性输入晚一天,这对于陆源污染物的排海的时间设置上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3)营养盐的脉冲输入对于典型的赤潮藻中肋骨条藻生长有明显的影响,每1天输入一次营养盐中肋骨条藻的出现藻密度的峰值的时间要比每5天输入一次营养盐和每10天输入一次营养盐的中肋骨条藻要滞后,而且出现藻密度峰值也比后两种情况低。中肋骨条藻波动的周期和营养盐输入的周期大致相等。中肋骨条藻在三种脉冲输入营养盐的模式下,对于营养盐的吸收要求有所不同。三种模式下N:P的比值范围为14-17:1基本符合中肋骨条藻生长的要求,但是对于Si的需求却低于Redfield比值,三种输入方式下Si:P比值范围为4.8-7.4:1。对于三种营养盐的吸收速率而言,每10天输入一次的中肋骨条藻的吸收速率都是最大的,其次是每1天输入一次的营养盐,最少的是每5天输入一次的营养盐。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X55
【部分图文】:
图 3.1 2005 年青岛近海围隔实验地理位置图Fig3.1 The satellitic picture of Qingdao and the poision of mesocosm exp实验时间为 2005 年 9 月 17 号到 9 月 28 号,实验周期为 11 天,围隔袋子用双层聚乙烯塑料薄膜做成,容积约为 4×103L,放在码头桥墩旁边
本文编号:2809460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X55
【部分图文】:
图 3.1 2005 年青岛近海围隔实验地理位置图Fig3.1 The satellitic picture of Qingdao and the poision of mesocosm exp实验时间为 2005 年 9 月 17 号到 9 月 28 号,实验周期为 11 天,围隔袋子用双层聚乙烯塑料薄膜做成,容积约为 4×103L,放在码头桥墩旁边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唐丽;钢渣—龙须菜系统对富营养化海水中硝酸盐、磷酸盐去除的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史云娣;钢渣处理海水中重金属和磷酸盐的实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苓;不同营养条件对赤潮藻碳和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09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094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