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水域同向水流影响下规则波传播模拟研究
【学位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P75;P7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永刚;卢麟麟;赵晶;;城市水系景观近岸植被带生态功能恢复与重建[J];建筑与预算;2013年02期
2 罗秋霞;李德峰;;黑龙江省河滨植被带破坏的危害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年01期
3 方精云;也论我国东部植被带的划分[J];植物学报;2001年05期
4 金振洲;;云南易门县植被的主要特征[J];云南林业科技;1987年01期
5 李乡旺;庞金虎;范家瑞;钱德仁;李仁龙;;云南哀牢山主峰地段植被特点的初步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6 张立运;张希明;;库木库里盆地的植被[J];中国草原;1987年01期
7 陈初才;;论我国人类历史时期植被带的逐渐南迁[J];浙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8 王金亭,李扬,阎建平;横断山区干旱河谷植被改造利用刍议[J];山地研究;1988年01期
9 叶居新;植被研究的时空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88年04期
10 孙鸿良,浦汉昕;北京山区植被垂直结构与农业生产现状及整体建设方向[J];农村生态环境;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杰;郑卓;Chedaddi Rachid;黄康有;杨士雄;;神农架大九湖地区近40Ka年来的垂直植被带演替以及对气候变化响应[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八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郑卓;黄康有;邓韫;Celia Beaudouin;;海南岛垂直植被带与表土孢粉研究[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陈效逑;王恒;;1982-2003年内蒙古植被带和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宋姝瑶;杨振京;张芸;杨庆华;孔昭宸;;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植被带分布和表土花粉组合特征[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5 杨振京;许清海;刘志明;阳小兰;王开发;;燕山地区表土孢粉植物群初步研究[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德怀;孙爱芝;韩晓丽;彭超;;雅鲁藏布江中游表土花粉组合特征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八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曹海锦;朱云娟;冯卫兵;;植被带对波浪作用下的岸滩平衡剖面实验研究[A];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17年
8 段兴德;龚正达;吴厚永;和应天;冯锡光;刘泉;;丽江玉龙雪山蚤类群落生态学及其生态区系研究[A];昆虫学创新与发展——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赖明洲;薛怡珍;;台湾南部的热带植被区划[A];第七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杨振京;张芸;毕志伟;杨庆华;刘林敬;王成敏;孔昭宸;阎顺;;新疆天山南坡巴音布鲁克表土花粉散布特征[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八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施佳丽;一个独特的治沙样本[N];内蒙古日报(汉);2017年
2 新华社记者 王大霖 孙彬;新疆策勒向沙漠要回绿色家园[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本报记者 马瑜 齐兴福 文洁;让“绿色水库”永葆活力[N];甘肃日报;2018年
4 柯营之 石斌 陈传革;人文诗与风景画[N];中国交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许轶昕;基于统计热力学的中国植被大尺度格局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孙永强;塔里木河中下游植被受损动因及其恢复重建对策[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3 李朝生;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植被—环境关系与生态建设对策[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李应林;植被带的南北移动和土地利用情景对未来我国夏季气候的可能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5 杜晓;植被叶面水遥感监测及其时空特征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6 韩贵锋;中国东部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及其人为因素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士余;降雨与植被变化对赣西北大坑小流域水文特征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叶静芸;旱区植被遥感信息提取与反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璧君;植被对降雨条件下农田溶解态氮素随地表径流迁移流失的影响初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王倚彤;植被水域同向水流影响下规则波传播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3 李yN琳;基于复杂网络的植被垂直格局气候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4 郗红超;植被混凝土干湿效应试验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5 许翔驰;中国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6 陶光耀;梵净山不同植被带AM真菌物种多样性[D];贵州大学;2019年
7 赵晓;2000-2015年秦巴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8 葛芳;海岸带典型盐沼植被消浪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9 张凯;含柔性植被明渠水流实测及数值模拟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18年
10 黄雄合;滨河植被影响下河湾演变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10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10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