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海南岛周边海域环境变化的粘土矿物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0 12:42
   粘土矿物在现代海洋环境中分布十分广泛,是海洋沉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沉积物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储存着丰富的有关地球历史、环境演化的信息。粘土矿物由于其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特点,在形成及演变过程中携带着丰富的气候变化信息,分布广泛又容易取样,早已成为古气候研究的有效辅助研究对象之一。 本次研究首先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方法厘定了海南岛近海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357个样品的XRD分析结果显示,该研究区的粘土矿物主要由伊-蒙混层矿物、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等组成,其中182个表层样品中上述4种矿物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 2%、27.3%、21.1%和17.4%。在南海沉积物中发现高含量(1/3)的伊-蒙混层矿物存在尚属首次,为此就其成因做了专门的探讨。采用人工判别分区和Q型聚类分析分区相结合的方法,划分出了3个表层粘土矿物组合区。结合海南岛本土的地质背景和相关水动力特征,进一步探讨了粘土矿物的成因、来源和受控因素。参照前人关于伊-蒙混层矿物、伊利石和高岭石的气候标识研究结果,依据表层沉积物(0~20cm)AMS14C定年的结果,认为1500a以来海南岛及周边区域一直处于比较温湿气候环境的结论。其次对7个沉积柱(175个样品)中的粘土矿物进行了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的分析,探讨了各柱的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并根据沉积扰动事件推断海南岛近海区域,约在3500~6000Cal.aBP期间,水动力作用强烈,气候比较动荡。 最后依据B106沉积柱AMS14C定年数据和其粘土矿物的定量结果,参照对比前人采用其它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获得的古气候环境事件结论,提出用(伊-蒙混层矿物+伊利石)/高岭石含量比值的矿物学指标来指示古气候环境事件。研究结果显示,B106柱的粘土矿物学指标指示出16725 Cal.aBP以来的7次古气候变化事件,分别是13100±45 aBP的“博林暖期升温事件”、10393±45 aBP的“新仙女木降温事件”、8000 Cal.aBP对应的“全新世最大降温事件”、4624±35 aBP的“中国南方降温事件”、3370±40 aBP的降温事件、922BC的干旱降温事件和514 AD的“南北朝降温事件”。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海洋沉积柱粘土矿物组合、含量的变化特点,也可以揭示千年尺度的古气候环境变化事件。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P744
【部分图文】:

线路图,论文研究,线路图,技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南岛近海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及成因。(5)根据多个沉积柱中不同沉积时段粘土矿物组合分布的特点,结合沉积柱精确定年数据,对比分析典型环境变化事件的发生年代与粘土矿物含量变化的关系,探寻古气候事件蕴藏在粘土矿物中的可靠信息及准确年代(千年分辨率)。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地理位置,望楼,昌化江,万泉河


图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图表 2.1 研究区内主要入海河川水文特征表(据曾昭璇 曾宪中, 1989)河名 流域面积(km2) 长度(km) 落差(m) 流量(m3/s)昌化江 5070 230 1270 122万泉河 3683 163 523 166北门江 653.3 62.1 301 11.2春 江 550 54.1 334.6 8.7珠碧江 1101.2 85.5 605 19.2通天河 231 33.5 315.3 2.91感恩河 373.8 62.6 1192.4 4.8白沙河 166.6 26.3 101.4 2.16望楼河 827 87 800 13.6宁远河 1082 90.2 1100.6 18.4陵水河 1120.7 75.7 1059 47.4龙尾河 145.7 38.6 652 6九曲江 279.8 50 68 10.2

海流,南海暖流,表层流,北部湾


图 2.2 研究区内主要入海流系图研究区基本全部位于华南大陆架上,水深普遍小于 100 米,尤其是海南岛西侧近海,远岸水深一般仅在 40~70 米,除环岛近岸区域外,水动力作用以表层流影响为主。研究区内表层流受季风影响很大,流向随季风而变。冬季,盛行流向为西南;夏季,盛行流向为东北;春季,流向接近于夏季类型;秋季,盛行流向与冬季的相似。流速,秋、冬季较强,夏、春季较弱。至于北部湾的表层环流,就大的形势看,四季均为一个大的逆时针式的环流(由北部湾南部湾口东侧流入,经东岸而北上,在西侧沿岸流出北部湾)。在大的逆时针环流中,于春、夏、秋三季又套有局部的小环流出现(见图 2.3)。在海南岛以东海域,冬季出现与表层流向相反的逆风海流,它沿等深线走向由西南向东北流动,这就是南海暖流。南海暖流的深度可达 200~300m。夏季、春季,南海暖流的流向与表层流同向。南海暖流的流速通常在 20~40cm/s 之间,最大达 100cm/s 左右。另外能影响到研究区西北区域沉积的北部湾余流,流速在 10~30cm/s 之间,流向比较分散,规律性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德平;韩宗珠;李安龙;衣伟虹;;巢北地区中志留统坟头组沉积相与古环境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小川;海南岛西南海域海底沙波沙脊形成演化及其工程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本文编号:2815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15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1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