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水交换模型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8 20:45
   基于嵌套的海洋环流数值模型,分别对东中国海陆架海区与近岸局部海区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水交换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每个水交换问题的具体需要,选取了不同网格构造方式但紧密耦合的数值模型,并结合相应的观测资料首先对所在海区影响水交换的主要物理背景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两个互为补充的水交换问题,分别构建和使用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其互补性表现为:前者是在给定的水交换强度下,对水交换区域的面积和位置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后者是在研究区域给定的情况下,研究了该区域与外海水的水交换强度情况。 利用三维的海洋环流数值模型ROMS (Regional Ocean model System)对东中国海海域的黑潮流系系统(东中国海黑潮流系)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进行了模拟和研究。数值模型积分时间自1991年到2008年。东海黑潮流系的变化规律被自西向东划分为三段分别进行了讨论。本论文给出了东海黑潮流系穿越东海大陆架200米等深线的体积通量以及其变化规律,并使用最新的经过质量验证的31个剖面Argo浮标轨迹对此体积通量结果的年平均状态进行了验证。从月平均结果上来看,此向岸的体积通量于夏季减到最小,为0.4796 Sv(1 Sv≡106m3 s-1);于冬季达到最大值,为1.69 Sv。通过对长时间模型模拟结果的时间序列分析,本文揭示了黑潮于台湾岛东部的通量的季节变化幅度,在2000年之后相对于2000年之前呈现出变化减弱的现象。谱聚类方法被引入到海洋科学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初步构造了一个研究水交换与混合的新的研究方法:谱混合模型(Spectral Mixture Model)。本研究使用谱混合模型定义了东海黑潮流系与东中国海大陆架水的交换区,并研究了其变化规律。该交换区的变化与上述东海黑潮流系穿越东中国海大陆架200米等深线的向岸体积通量的变化呈现出-0.78的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同时指出来自太平洋的季节内信号有可能穿越黑潮主轴进入东中国海海域。 基于对2006年夏季与2007年冬季在123.51°E,38°N位置一个月海流和水位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夏季余流呈现两层结构,上层流向为西北,下层流向东南,并且在大潮日期附近,在跃层附近深度存在若干流速较强的水层;冬季余流除了个别层以外基本上均为西北向流入北黄海,从中可以看到风场改变所引发的异常增减水和强流出现。对潮流椭圆的分析表明,半日潮族分潮流的最大流向自夏季至冬季存在着顺时针的旋转,旋转角大约为16~18°,并且夏季半日潮族随深度顺时针,全日潮族随深度逆时针旋转,而冬季基本上由表层到底层上下一致。长海县位于黄海北部海域,辖五个乡镇,经济皆以水产为主,海域营养物质的交换能力对其增养殖潜力影响较大,其中海域的营养物质可以用颗粒有机物(POM)和溶解有机物(DOM)表征。应用国际先进的无结构有限体积法的海洋模型FVCOM (An Unstructured Grid, 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基于四个连续测流站、三个水位计以及此海域中一个ADCP的观测资料,分不同季节共二十种情况对此海域及其五个乡镇表征营养物质的颗粒有机物和溶解有机物的交换能力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各种因素在此交换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并给出了所研究海域水滞留时间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 本文研究成果的科学意义主要表现为:构建了用于解决水交换以及水团分析问题的谱混合模型方法的框架;基于动力学关系给出了两个水交换问题的一般研究方法;完善了东中国海物理环境演变理论体系。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P731.26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忠兵;梁巢兵;鄢社锋;马远良;;应用东中国海实验数据验证到达时差反演声速剖面算法[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王文娟;江文胜;;东中国海悬浮物分布和输运的遥感反演及分析[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何利;李整林;张仁和;李风华;;东中国海声速剖面的经验正交函数表示与反演[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4 邱永松;王跃中;陈作志;;径流和季风对东中国海渔业生产力变化的驱动作用[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杨坤德;马远良;鄢社峰;杨晨辉;;东中国海典型声速剖面的经验正交函数表示[A];200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章卫胜;宋志尧;张金善;孔俊;;中国近海潮波运动特征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镇迈;李整林;戴琼兴;;利用有限深度声速数据重构全海深声速剖面[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余炎欣;李整林;;利用并行遗传算法反演浅海声速剖面[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9 陈可锋;季小强;李鑫;;海平面上升对江苏沿海潮波影响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朱鉴远;;长江中下游床沙组成垂直变化成因分析[A];水利水电工程泥沙设计[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进;龙穴首艘VLOC开建[N];中国船舶报;2008年

2 文潇;盐官:潮声伴随的古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彼得·布朗 美国军事记者 香港《亚洲时报》 本报特约编译 叶子;解放军海军在太平洋崛起[N];世界报;2010年

4 宗 和;韩国争抢黄海大陆架石油[N];中国商报;2004年

5 记者 严风华;万箱船建造的一次完美预演[N];中国船舶报;2007年

6 记者 肖国强 通讯员 陈荣发 实习生 童颖骏;海平面年均长高2.75毫米[N];浙江日报;2004年

7 德海;马士基下注超大集装箱船[N];中国船舶报;2006年

8 本报评论员 徐立凡;韩日划界谈判只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N];华夏时报;2006年

9 王子今;文明的萌生及其环境背景[N];光明日报;2005年

10 王媛;全球第四大石化“航母”落户惠州[N];中华建筑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军;水交换模型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娜;东中国海热通量及热收支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鲍献文;东中国海环流及其相关动力过程的模拟与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4 于宜法;海平面变化对东中国海工程水位推算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李艳芳;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对东中国海海平面变化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李明悝;东中国海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7 黄勇;东中国海波候对局地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8 于华明;全球海洋潮汐同化模拟及东中国海潮流对环流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悦;东中国海物理环境长期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郭衍游;东中国海区域海浪同化系统设计与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艳清;东中国海海浪数值模拟及波候统计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2 韩冬;东中国海环流的三维数值模拟及动力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3 周雅静;东中国海环流特征的数值模拟与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陈敏;冬季东中国海环流及中尺度涡旋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2年

5 李徽翡;夏季东中国海环流及长江口上升流模拟[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6 谭红建;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东中国海及邻近海域热力变异的关系[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1年

7 武双全;东中国海波高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丁允辉;海平面变化及其对中国海工程水位推算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李翠华;东中国海及邻近海域海气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大陆东部夏季降水的联系[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0年

10 颜云峰;海平面变化对东中国海潮波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2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22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b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