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海洋立管系统的应力磁测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2 17:26
   随着我国海洋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海洋油气资源被勘探和发现,配套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海上油田开发系统中,立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海洋立管长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服役,受到各种复杂载荷的综合作用,内部一般有高温、高压的油气流过,顶部有与之相连的浮式平台的运动,底部与海床相互作用,外部承受海洋环境荷载作用,并可能承受冲击荷载、地震荷载等,工作环境恶劣,受力非常复杂,一旦损坏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开展海洋立管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针对海洋立管系统的结构和常见的受力情况,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应力分布的模拟,利用基于逆磁致伸缩效应的磁各向异性检测技术,建立了海洋立管应力检测模型,开发研制了应力检测仪器,对立管应力状况进行动态的跟踪,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以达到提供预测、延长立管使用寿命的目的。本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 1、立管的损坏大多由应力引起,立管在这种由完好到扭曲、错断直至完全报废的过程中,必然体现出一种应力的变化,正是这种应力的变化直接作用于立管,从而造成了立管的损坏。论文分别讨论了立管径向平面力学模型、轴向剪切力学模型,及其它复杂受力情况下的力学模型。 2、基于逆磁致伸缩效应的磁各向异性检测技术,研制了有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海洋立管应力检测仪器和软件,该检测仪器四个探头将立管剖分成四个区域进行测量,使测量精度更高。 3、设计并研制了适合海洋立管和检测仪器的扶正器,该扶正器通过调节可伸缩臂的伸缩长度来适应于不同直径的立管检测,且能单独拆卸维修,避免单个臂的损耗导致仪器的整体更换,便于实际应用。 4、利用研发的磁测仪器对立管的受力进行了三种模拟加载方式的实验研究,并用有限元法对相应的受力状态进行了模拟计算,经过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磁测方法具有不需要完全接触、对立管曲率依赖不大、测量精度高的优点,利用该磁测仪器定量评价立管内部的受力状态,可对海洋立管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和预测。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P756.2
【部分图文】:

受力图,轴向拉伸,受力图,横截面


图 2.1 轴向拉伸和压缩受力图如图 2.2(a)所示,为了显示立管横截面上的内力,假想地沿横截面 m-m 将其分为两部分。立管左右两段在横截面 m-m 上相互作用的内力是一个分布力系(见图 2.2(b)和(c)),其合力为 N。由左段的平衡条件0x∑ F=,得N P=0,即N =P。

受力图,立管,轴向拉压,受力分析


图 2.1 轴向拉伸和压缩受力图如图 2.2(a)所示,为了显示立管横截面上的内力,假想地沿横截面 m-m 将其分为两部分。立管左右两段在横截面 m-m 上相互作用的内力是一个分布力系(见图 2.2(b)和(c)),其合力为 N。由左段的平衡条件0x∑ F=,得N P=0,即N =P。

管柱,受力变形,剪切面,剪应力


与截面 m-m 相切,称为截面 m-m 上的剪应力。与轴向拉压时求横截面上的应力一样,求得剪力 Q 以后,应进一步确定剪上的应力数值。但由于外力作用线距离很近,圣维南原理不再适用,另外变受力比较复杂,难以简化成简单的计算模型,用理论的方法计算此情况下的,往往非常困难,也难以在实际中应用。因此,工程中主要是采用近似计算。这种计算方法假设剪应力在剪切面内是均匀分布的。若 A 代表剪切面面剪应力为τ = Q A(与剪切面相切,称为剪应力。以上计算是以假设“剪应力在剪切面内均匀分基础的,实际上它只是剪切面内的一个平均应力,所以也称为名义剪应力。面面积同样采用式(2.2)计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俊武,穆向荣,王建国,王红缨,张秀林;磁致伸缩效应在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2 张卫民,刘红光,孙海涛;中低碳钢静拉伸时磁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3 任吉林,吴彦,邬冠华;磁光/涡流检测中磁光传感器的磁光效应分析[J];传感器技术;2001年10期

4 王忠义;马文中;周志彬;李自平;齐向阳;;油井套管应力检测仪器研制与应用[J];测井技术;2007年02期

5 孟凡顺,郭海燕,牛超群;用电磁技术检测套管的原理及其应用[J];测井技术;1995年03期

6 宋凯,唐继红,钟万里,刘伟成,任吉林;铁磁构件应力集中的有限元分析和磁记忆检测[J];材料工程;2004年04期

7 杨勇,张毅,高智海,付继成,张传友;国产高抗挤套管残余应力初探[J];钢管;1998年06期

8 林俊明,李同滨,林发炳,林春景;阵列涡流探头在钢管探伤中的实验研究[J];钢管;2001年03期

9 田洪亮;杨金华;;全球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分析与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2006年09期

10 ;NEW DEVELOPMENT OF THE MAGNETIC METHOD FOR RESIDUAL STRESS TESTING[J];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199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平捷;多层导电结构厚度与缺陷电涡流检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刘青昕;油田套管状况测井及套管应力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冯升波;磁测残余应力法的基本理论和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1997年

4 阙源;套损井综合治理保障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旭辉;管道对接焊缝自动超声检测系统的研制[D];西安科技学院;2002年

2 周俊华;磁记忆检测的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3 郑建才;电涡流检测技术在多层厚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李斌;均匀介质弹性波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5 郝芸;磁井径测井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王莉;基于FEPG有限元分析系统的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赵亮;非接触距离厚度的脉冲涡流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8 徐平;多层金属结构中腐蚀缺陷的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9 蔡清华;金属基多层板厚电涡流动态检测技术与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武海鑫;电涡流检测的正向问题研究及检测系统的通信设计[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24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24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d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