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立管系统的应力磁测技术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P756.2
【部分图文】:
图 2.1 轴向拉伸和压缩受力图如图 2.2(a)所示,为了显示立管横截面上的内力,假想地沿横截面 m-m 将其分为两部分。立管左右两段在横截面 m-m 上相互作用的内力是一个分布力系(见图 2.2(b)和(c)),其合力为 N。由左段的平衡条件0x∑ F=,得N P=0,即N =P。
图 2.1 轴向拉伸和压缩受力图如图 2.2(a)所示,为了显示立管横截面上的内力,假想地沿横截面 m-m 将其分为两部分。立管左右两段在横截面 m-m 上相互作用的内力是一个分布力系(见图 2.2(b)和(c)),其合力为 N。由左段的平衡条件0x∑ F=,得N P=0,即N =P。
与截面 m-m 相切,称为截面 m-m 上的剪应力。与轴向拉压时求横截面上的应力一样,求得剪力 Q 以后,应进一步确定剪上的应力数值。但由于外力作用线距离很近,圣维南原理不再适用,另外变受力比较复杂,难以简化成简单的计算模型,用理论的方法计算此情况下的,往往非常困难,也难以在实际中应用。因此,工程中主要是采用近似计算。这种计算方法假设剪应力在剪切面内是均匀分布的。若 A 代表剪切面面剪应力为τ = Q A(与剪切面相切,称为剪应力。以上计算是以假设“剪应力在剪切面内均匀分基础的,实际上它只是剪切面内的一个平均应力,所以也称为名义剪应力。面面积同样采用式(2.2)计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俊武,穆向荣,王建国,王红缨,张秀林;磁致伸缩效应在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2 张卫民,刘红光,孙海涛;中低碳钢静拉伸时磁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3 任吉林,吴彦,邬冠华;磁光/涡流检测中磁光传感器的磁光效应分析[J];传感器技术;2001年10期
4 王忠义;马文中;周志彬;李自平;齐向阳;;油井套管应力检测仪器研制与应用[J];测井技术;2007年02期
5 孟凡顺,郭海燕,牛超群;用电磁技术检测套管的原理及其应用[J];测井技术;1995年03期
6 宋凯,唐继红,钟万里,刘伟成,任吉林;铁磁构件应力集中的有限元分析和磁记忆检测[J];材料工程;2004年04期
7 杨勇,张毅,高智海,付继成,张传友;国产高抗挤套管残余应力初探[J];钢管;1998年06期
8 林俊明,李同滨,林发炳,林春景;阵列涡流探头在钢管探伤中的实验研究[J];钢管;2001年03期
9 田洪亮;杨金华;;全球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分析与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2006年09期
10 ;NEW DEVELOPMENT OF THE MAGNETIC METHOD FOR RESIDUAL STRESS TESTING[J];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199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平捷;多层导电结构厚度与缺陷电涡流检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刘青昕;油田套管状况测井及套管应力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冯升波;磁测残余应力法的基本理论和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1997年
4 阙源;套损井综合治理保障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旭辉;管道对接焊缝自动超声检测系统的研制[D];西安科技学院;2002年
2 周俊华;磁记忆检测的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3 郑建才;电涡流检测技术在多层厚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李斌;均匀介质弹性波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5 郝芸;磁井径测井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王莉;基于FEPG有限元分析系统的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赵亮;非接触距离厚度的脉冲涡流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8 徐平;多层金属结构中腐蚀缺陷的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9 蔡清华;金属基多层板厚电涡流动态检测技术与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武海鑫;电涡流检测的正向问题研究及检测系统的通信设计[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24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24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