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福建砂质海岸侵蚀原因和防护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3 09:15
   随着全球性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及人类频繁活动的干扰和破坏,海岸侵蚀灾害将日益加剧,目前已被视为严重的海岸灾害之一。因此海岸侵蚀引起世界沿海国家的关注和重视。 福建沿海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侧,构造上属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东部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断折带。福建海岸线迂回曲折,海岸在构造、浪、潮、流长期作用下,形成许多的岬湾,地貌上多为基岩岬角之间围限的砂质海滩;而砂质海岸受海洋各要素的影响和人为作用比较大,对周围环境的响应比较灵敏,因此其冲淤变化比较明显。且福建海岸的侵蚀将直接影响到台湾海峡西岸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了解福建海岸类型和海岸的侵蚀现状,对今后海岸保护、开发和建设将有很大意义。 本文依托908福建省海岸侵蚀研究项目,研究区为福建省东北部沙埕港至南部与广东相临的宫口湾,长约3000余km岸线上分布的重要港湾、港口。根据区域海岸地质地貌特征和前人海岸侵蚀预测的研究成果,将福建省海岸带分成110个岸段,逐段进行了现场大面踏勘和调访,以实际调查资料阐明福建省海岸与海滩的侵蚀范围、现状及特征。以此为基础,结合不同时期地形图或海图的对比,或者多时相航卫图像信息的对比,以及历史资料和海洋环境背景状况等的分析,结合重点区的断面监测,切实查明海岸线位置、岸滩地形地貌和沉积物的变化特征及海岸侵蚀速率和演化过程等,以便对海岸侵蚀原因及海岸侵蚀损失状况等做出评价研究。 研究表明,福建海岸的侵蚀主要由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的原因所造成。自然因素包括:(1)全球性海平面上升具有缓慢、长效的影响;(2)台风、风暴潮灾害等的侵蚀,时间短、危害大;(3)陆源泥沙供应自然减少;(4)海岸类型对侵蚀的控制作用。人为因素包括:(1)沿岸挖沙屡禁不止;(2)滨海抽沙规模不断扩大;(3)海岸工程对陆源泥沙的输入海起了很大阻挡作用,对海岸的侵蚀有很大的影响。 基于以上研究,根据不同的砂质海岸所处的地区和侵蚀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不同地区对于海岸侵蚀所采取的方式不同:福建北部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沿海,砂质海岸可以采取放任侵蚀的措施;而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则需要进行重点保护;漳州砂质海岸应尽量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岸段使用的防御手段不同,“护岸首先要护滩”已经为很多研究人员所认可,所以工程护滩、生物护滩、人工养滩等方法广泛应用于重要的岸段;且各种手段可以相互结合以期达到最佳目标。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P737.1
【部分图文】:

示意图,海岸带,分带,示意图


Backshore) 海滩剖面中的一个地带,其范围从倾斜的前滨图 2-1 海岸带分带示意图(据 Komar,1976)Fig.2-1 Sketch map of classification on coastal zone图 2-2 基于波浪作用下的海岸带的划分(据 Komar,1976)Fig.2-2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astal zone under wave action

示意图,海岸带,波浪作用,内滨


岸向海倾斜延伸,是海陆交汇处;海滩是一种松散沉积物(砂、的堆积体,是砂质海岸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它的主要特征,Kom海划分为后滨、前滨、内滨和外滨(如图 2-1 和图 2-2),海岸各相关概念列于下面[7]:图 2-1 海岸带分带示意图(据 Komar,1976)Fig.2-1 Sketch map of classification on coastal zone

示意图,假说,海滩,示意图


向岸运动;而剖面坡度引起的向海重力分量又极力使得泥沙向海运动,这种净效应使得海滩剖面地形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剖面上存在一个泥沙运动的中立点(图2-4)。此假说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并对后人的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50]。砂质海滩剖面整体上呈上凹的光滑形态,剖面坡度随向海距离增加而减少,这种规律性促使研究人员试图采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其形态,至今已发展了许多平衡剖面模式,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Dean模式Dean平衡剖面模式的表达式为:h=Axn表达式中h为水深(m),x为离岸距离(m),A为系数,与粒径D有关。Bruun(1954)根据丹麦和加拿大蒙特里湾海滩剖面的研究得出指数n等于2/3。Dean (1977)发现在单位水体积波能耗散作为剖面主要破坏性力的情况下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建辉;福建砂质海岸侵蚀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衣伟虹;我国典型地区海岸侵蚀过程及控制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52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52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1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