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温度相似预报方法研究与实现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731.31
【部分图文】:
16图 3.1 OISST 数据分析产生过程第一种分析数据包含由 1981 年至今观测的海表温度数据,后者融合数据的年由 2001 年至今。在本文中使用的数据为第一种分析数据,即只含 AVHRR 观
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由于从 NOAA 下载的温度数据集为全球的 NetCDF 格式的海表温度数据[48],如3.2 所示,实际使用中需要选取部分区域数据来使用,为方便 MATLAB 调用,将提取区域数据存储为 MATLAB 数据格式 mat 文件,从而得到 1982 年到 2017 年的区域温单日温度场数据集,区域范围为2.875 N 22.875 N ,107.625 E 120.125 E,如图 3所示,共包含 13149 个数据文件,为了保证预报结果,预报 2017 年温度时,可先利1982 年到 2016 年的数据统计出累年天平均场,也就是说,例如对于 4 月 1 日,利用 19年到2016年所有年份的4月1日的海表温度观测值平均出一个4月1日的平均场出来如图 3.4 所示,依此类推,可以得到 366 个累年天平均场,然后将所有年份(也包括 20年)的逐日观测场减去对应日期的天平均场,得到距平场,如图 3.5 所示(此处以 4 1 日温度为例进行了可视化展示)。之后的相似预报均是针对这些距平场开展的。
年)的逐日观测场减去对应日期的天平均场,得到距平场,如图 3.5 所示(此处以 4 月1 日温度为例进行了可视化展示)。之后的相似预报均是针对这些距平场开展的。图 3.2 OISST 单日全球海表温度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承爱;林伟;肖红;;一种基于加权海明距离的自适应遗传算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2 方长芳;张翔;尹建平;;21世纪初海洋预报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J];海洋预报;2013年04期
3 农吉夫;;主成分分析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区域降水预测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22期
4 罗阳;聂新旺;王广山;;几种统计相似方法的适用性比较[J];气象;2011年11期
5 陈永秀;;相关系数含义的理解[J];中国考试;2011年07期
6 张杨;叶舒帆;高立群;;一种基于相似离度匹配的人脸精确跟踪算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李博;赵思雄;陆汉城;杨国祥;;综合多级相似预报技术在暴雨短期预报中的检验[J];应用气象学报;2008年03期
8 刘峰;刘娟;李萍;林智;;基于MATLAB实现3种气象数据的读取和绘图[J];广东气象;2007年04期
9 魏凤英;;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异常变化与若干强迫因子的关系[J];大气科学;2006年02期
10 李龙,唐万年;台北地区冬季降水相似预报试验[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思佳;基于TIGGE的多中心集合平均预报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从从;基于卫星数据的海表温度异常与海面风场及中国气候的相关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周佰铨;基于TIGGE资料的江淮流域持续性强降水预报方法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年
3 穆望舒;海洋数值预报产品综合处理平台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陈凯;基于加权KNN算法的降水相似预报方法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唐林;广西沿海水温变化特征及其与西南季风爆发关系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李立立;基于海洋台站和浮标的近海海洋观测系统现状与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3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53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