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仪器网络化平台智能船载终端研发
【学位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P716
【部分图文】:
本文设计和实现了科考船使用的船载智能终端。其主要研究目标为:一是依EE1451 标准协议解决海洋仪器组网中所存在的不同总线通用性差、接口种类和议繁多等问题,实现海洋观测网络中传感器的智能化和网络化,方便观测系统的构展、更新和维护;二是依托北斗短报文模块,实时传输科考船所在海域的真实情便岸基指挥中心即时了解科考船周围海域的情况,同时接收岸基指挥中心推送来;三是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将海上作业情况传输给海洋国家实验室,这样实验室就不需要经过漫长的出海等待,便可以在海洋国家实验室随时远程视频参与船队艘科考船的海上作业。四是将移动物体检测、人脸检测和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视中,记录进出科考船重点实验室和关键区域的非常规人员。1 系统总体设计船载智能终端整体系统框图如下图 2.1 所示:
针对当前科考船上重点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本论文使用了基于 KNN 的背景减除Background Subtractor KNN)。该算法结合了无参数概率密度估计和基于 KNN 分想[16,17]。首先无参数概率密度估计,是指在不方便建立样本分布模型的情况下估计率密度分布(与之相反的就是有参数概率密度估计,像 BackgroundSubtractorMOG2明确的建立了混合高斯模型然后根据一定的优化目标求取模型参数),然后使用 K方法分类出移动物体与模型背景[18, 19]。算法的基本流程如下,对于图像某位置的新像素值与该像素值历史信息比较包括帧的像素值和像素点是前景还是背景的判断[20]。如果像素值之间的差别在指定阈值认为新像素值与该历史信息是匹配的,是“潜在的”一类;所有历史信息比较完毕后果与历史信息匹配的次数超过了设定阈值,那么新像素点被归为“潜在背景点”,如匹配的历史信息中属于背景的点个数超过设定阈值,那么新的像素点就被归为背景后将新像素点根据一定规则保存到历史信息中[21]。代码实现算法后,选取了校园内段视频进行测试效果如下图 2.2 所示:
图 2.3 船载智能终端系统框图(1) P-Net(ProposalNet):该网络主要由一个全卷积网络组成,得到选择框和框的 boundingboxregression 向量组。接着评价获取的待选向量,并实施矫正。非极大值抑制(Non Maximum Suppression,NMS)来清理大多数有重合的候P-Net 模型结构图如下图 2.4 所示:图 2.4 P-Net 模型结构图(2) R-Net(Refine Net):由 P-Net 网络输出的全部待选部分输入到 R-Net,相et,R-Net 增加了一个全连接层(FullConnectedLayers,FC),能够使用更细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元卿;唐迎洲;李琦;;国内外海洋观测系统发展趋势及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水务;2018年02期
2 胡桐;仇志金;漆随平;邹靖;王东明;;基于边缘计算的海洋观测要素自匹配方法[J];海洋技术学报;2018年04期
3 李晶;杨立;李健;;海洋观测装备标准化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国标准化;2015年09期
4 李颖虹;王凡;任小波;;海洋观测能力建设的现状、趋势与对策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2010年07期
5 刘康;海洋观测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朱光文;发展海洋观测高技术[J];海洋技术;1997年04期
7 林耀华;范健;许天增;何恩典;;海洋要素的水声遥测[J];海洋技术;1987年02期
8 刘铭秀;;日本对新型海洋观测系统进行海上综合试验[J];海洋技术;1988年01期
9 陈鹰;;海洋观测方法之研究[J];海洋学报;2019年10期
10 翟璐;倪国江;;国外海洋观测系统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渔业经济;201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蒋永国;面向传感网的海洋观测数据集成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韩华;海洋综合观测系统信息集成与智能管理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宇;海洋仪器网络化平台智能船载终端研发[D];济南大学;2019年
2 谢娟;海洋观测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16年
3 蔡男;北极海洋观测浮标的故障机理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4年
4 张秋波;海洋观测系统集成中间件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王凤军;远海环境观测数据传输链路设计与示范[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年
6 刘凯;海洋观测系统中监测仪器通信接口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2年
7 刘钊;具有实时通信功能的新型海洋观测浮标的结构优化与控制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潘涓洋;海洋观测波浪仪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9 邵芃程;海洋观测资料数据传输系统[D];山东大学;2013年
10 张建涛;海洋环境观测数据传输业务化运行关键技术研究[D];国家海洋技术中心;2011年
本文编号:2882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8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