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地震与潮汐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7 22:32
  本文选取了日本及海域,印度尼西亚,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和台湾及海域四个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了 1990年1月至2018年5月之间的地震目录,对这4个地区分别划分子区域。首先对每个地区,采用Schuster统计方法计算p值分布情况,p值表示了拒绝地震潮汐相位角在时间上随机分布的零假设的显著性水平,P<5%即说明该地区地震与潮汐触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挑选部分p<5%的子区域,计算这些子区域M ≥ 4.0的地震震源断层面上的潮汐库伦破裂应力值,结合p值与库伦破裂应力值的分析,对这些子区域的地震活动进行潮汐相关性分析。初步研究了这些区域地震的发生是否受到了潮汐的触发。在此基础上,采用Schuster谱方法对p值小于5%的子区域进一步分析,以研究这些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受到哪种周期成分的潮汐调制。得出以下结论:1、将日本及海域划分成81个次一级子区域,Schuster检验计算得到p<5%的子区域有22个。选取其中p<5%的4个子区域,计算得到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值均为正值,说明地震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潮汐的触发。然后建立Schuster谱并分析,发现4个子区域的地震活动主要...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地震与潮汐的相关性研究


图1-1本文选取的4个研宄区域(日本及海域,印度尼西亚,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和台湾??及海域)??

库伦,准则,破裂线,莫尔圆


?(2.3.2)??其中:知为岩石的内聚力,/?i为内摩擦系数,少为内摩擦角。??如图2-la,假定岩石中有一个平面AB,它与(72方向平行,其法线P与q方向??的夹角为0,其莫尔圆如图2-lb,破裂线表示破裂发生时的条件,设岩石中的应力??状态〇!,〇3,若用A,A作出的莫尔圆在破裂线下方,岩石不会发生破坏,如果奠??尔岡与破裂线相切,则会发生破坏。??a?ai??a?,,?—?b?个t.??\?!?/TIo?+?dtaiKp??"B?9?Q??图2-1库伦准则图示??II??

相位角,潮汐,潮汐应力,发震时刻


2.6?Schuster?检验??2.6.1基本原理??Schuster检验主要基于潮汐相位角来研究与地震之间的关系⑴。Schuster检验??首先采用初始参考地球模型[55H十算震源处的潮汐应力分量,地震发生时刻的相位??角依据潮汐应力值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确定在应力变化曲线中地震发生的时间(图??2-2),指定最接近发震时刻的应力峰值处相位角为0°,波峰前后的波谷的相位角分??别指定为±180°,然后根据时间将-180°?180°区间进行等分,即可计算出每分对??应的相位角。通过发震时刻与0°的时间差,乘以每分对应的相位角,得到的结果是??发震时刻的潮汐相位角。需要注意的是,波峰和邻近波谷之间的时间间隔不是常数,??由峰、谷之间的角距离决定|711。这样基于相位分析的数据可以直接进行对比,不用??考虑潮汐应力随时间变化是否对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大姚、姚安及附近地区地震活动与潮汐应力的触发关系[J]. 熊子瑶,解朝娣,雷兴林,付虹,马青波.  地震研究. 2015(01)
[2]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区域地质特征与新构造运动[J]. 耿威,张训华,黄龙,魏合龙,黄奇瑜.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4(06)
[3]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地震断层面上的潮汐应力触发效应[J]. 孙长青,阎春恒,吴小平,许亚吉.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7)
[4]潮汐应力与大震关系研究[J]. 李智蓉,张晓东.  地震. 2011(04)
[5]潮汐触发地震研究进展综述[J]. 李金,蒋海昆.  地震. 2011(04)
[6]不同类型地震断层上的固体潮汐库仑破裂应力特征[J]. 许亚吉,吴小平,阎春恒,黄雍,王莹,李涛.  地球物理学报. 2011(03)
[7]印尼地区地震断层面上的海潮负荷应力特征[J]. 阎春恒,吴小平,许亚吉,付虹.  地震学报. 2010(04)
[8]基于不同构造分区中国地震的潮汐应力触发效应及相关天文特征[J]. 吴小平,冒蔚,黄雍,胡辉,胡毅力.  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9(06)
[9]汶川8.0级地震序列及相关问题讨论[J]. 蒋海昆,黎明晓,吴琼,宋金.  地震地质. 2008(03)
[10]印尼附近海域地震海啸发生的构造背景综述[J]. 陶春辉,戴黎明,孙耀,金翔龙,周永刚,刘博,李三忠,周建平,顾春华,张金辉.  海洋学研究. 2008(02)

博士论文
[1]固体地球的环境变化响应[D]. 李英冰.武汉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03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903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d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