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台西南盆地南部海域TS6孔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发布时间:2021-08-13 05:10
通过对南海台西南盆地南部海域TS6柱状样沉积物样品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合粒度和AMS14C测年分析结果,探讨了研究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沉积环境及气候变化特征。常量元素垂向序列显示元素Mn在沉积物近表层大量自生富集,指示近现代底层水高度富氧,表明研究区水体环境条件十分有利于水成成因的铁锰结核发育;常量元素统计分析表明,Al、Fe、Mg、K、Ti代表了陆源元素组合;陆源常量元素比值Al2O3/TiO2、TFe2O3/TiO2、MgO/TiO2和MgO/Al2O3记录了研究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部分气候波动事件,其中全新世9.8~9.4 kaBP和6.5~5.8 kaBP阶段发生了两次气候变冷事件,指示东亚夏季风强度明显减弱,并且6.5~5.8 kaBP阶段冷事件表现出"双峰"特征。各常量元素比值指示末次冰消期18.5和15.8 kaBP左右可能也出现了气候变冷事件,其中15.8 kaBP出现...
【文章来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40(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TS6孔站位示意图Fig.1LocationmapofcolumnsampleTS6
次镏实挠跋臁Mü??比30°N夏季日照辐射量[19],可以看到研究区沉积物CaO的变化与其高度一致,由于研究区地处东亚季风典型影响区,而太阳辐射是影响季风强度的主表2TS6柱状样沉积物粒度参数与组分Table2GrainsizecompositionandparametersofsedimentsofthecolumnsampleTS6粒度参数/组分MzMdσiSkiKg砂/%粉砂/%黏土/%平均值0.0050.0061.4080.1031.0400.8462.2936.87最大值0.0080.0081.6130.2491.4005.1978.5646.26最小值0.0040.0041.1620.0790.878053.3221.31图2TS6柱状样年代框架和沉积速率Fig.2ChronologicalframeworkandChangeinsedimentionraterevealedbythecolumnsampleTS6第40卷第2期唐荣,等:南海台西南盆地南部海域TS6孔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61
要因素之一,因此,推测TS6柱状样中的CaO主要是生物成因,末次冰消期晚期至早中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增强,海洋中钙质生物体的生产力上升,导致沉积物中CaO含量增加。3讨论3.1元素Mn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TS6柱状样沉积物中元素Mn的垂向变化特征十分特别,其在沉积物表层20cm以上含量突增,甚至出现了>20000ug/g的极高值,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ⅦB族,其更多地表现出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学行为。过渡金属元素在海洋地球化学循环中具有多种行为特征,但也有共性,比如Zn、Cu、Ni、Co、V、Cr等元素在底层海水、沉积物、孔隙水之间的循环主要受控于氧化还原条件,因此常用于指示底层水氧化还原状态[20-21]。为进一步探究元素Mn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本文选取了部分过渡金属元素与之一起讨论,如图5所示,由于陆源碎屑是研究区沉积物的主要来源,为了有效地减少陆源组分影响,本文参照WedepohlKH[22]的元素地壳平均值数据来分析各过渡金属的自生组分含量变化,从而进一步探讨沉积物氧化还原状态变化。地壳图3TS6柱状样沉积物组成与粒度参数垂向变化图Fig.3VerticalvariationofsedimentcompositionandgrainsizeparametersofcolumnsampleTS662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0年4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海东北部下陆坡20 ka以来稀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变化及其对物源的指示[J]. 刘芳,杨楚鹏,常晓红,廖泽文. 海洋学报. 2018(09)
[2]南海北部陆坡区DLW3101孔沉积物特征及古环境意义[J]. 周航,刘乐军,徐元芹,周庆杰,高珊. 海洋学报. 2018(07)
[3]南海北部陆架海域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分布特征及物源分析[J]. 田成静,钟和贤,徐子英,李波,李顺,赵利,陈弘. 地质学刊. 2018(01)
[4]南海北部铁锰结核成因及元素的赋存状态[J]. 仲义,陈忠,莫爱彬,罗云,黎刚,郑旭峰. 热带海洋学报. 2017(02)
[5]近4400a南海北部陆架沉积物的东亚季风记录[J]. 田旭,徐方建,徐微,刘喜玲. 海洋科学. 2015(09)
[6]南海北部沉积物常量元素变化、碳酸盐旋回及其古环境意义[J]. 李小洁,梁莲姬,吴枫,孙有斌. 第四纪研究. 2015 (02)
[7]南黄海北部晚更新世以来常量元素记录的化学风化作用[J]. 梅西,张训华,李日辉,蓝先洪. 沉积学报. 2014(05)
[8]末次盛冰期以来南海西南海区对快速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J]. 郝鹏,李铁刚,常凤鸣,南青云,熊志方,秦秉斌,郑旭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4(04)
[9]晚第四纪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常量元素比值对气候变冷事件的指示意义[J]. 张俊,孟宪伟,王湘芹.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3(04)
[10]南海北部BY1钻孔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 刘坚,陆红锋,苏新,陈芳,陈道华,程思海. 热带海洋学报. 2012(05)
博士论文
[1]晚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古环境和古气候记录[D]. 葛倩.中国地质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39813
【文章来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40(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TS6孔站位示意图Fig.1LocationmapofcolumnsampleTS6
次镏实挠跋臁Mü??比30°N夏季日照辐射量[19],可以看到研究区沉积物CaO的变化与其高度一致,由于研究区地处东亚季风典型影响区,而太阳辐射是影响季风强度的主表2TS6柱状样沉积物粒度参数与组分Table2GrainsizecompositionandparametersofsedimentsofthecolumnsampleTS6粒度参数/组分MzMdσiSkiKg砂/%粉砂/%黏土/%平均值0.0050.0061.4080.1031.0400.8462.2936.87最大值0.0080.0081.6130.2491.4005.1978.5646.26最小值0.0040.0041.1620.0790.878053.3221.31图2TS6柱状样年代框架和沉积速率Fig.2ChronologicalframeworkandChangeinsedimentionraterevealedbythecolumnsampleTS6第40卷第2期唐荣,等:南海台西南盆地南部海域TS6孔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61
要因素之一,因此,推测TS6柱状样中的CaO主要是生物成因,末次冰消期晚期至早中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增强,海洋中钙质生物体的生产力上升,导致沉积物中CaO含量增加。3讨论3.1元素Mn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TS6柱状样沉积物中元素Mn的垂向变化特征十分特别,其在沉积物表层20cm以上含量突增,甚至出现了>20000ug/g的极高值,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ⅦB族,其更多地表现出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学行为。过渡金属元素在海洋地球化学循环中具有多种行为特征,但也有共性,比如Zn、Cu、Ni、Co、V、Cr等元素在底层海水、沉积物、孔隙水之间的循环主要受控于氧化还原条件,因此常用于指示底层水氧化还原状态[20-21]。为进一步探究元素Mn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本文选取了部分过渡金属元素与之一起讨论,如图5所示,由于陆源碎屑是研究区沉积物的主要来源,为了有效地减少陆源组分影响,本文参照WedepohlKH[22]的元素地壳平均值数据来分析各过渡金属的自生组分含量变化,从而进一步探讨沉积物氧化还原状态变化。地壳图3TS6柱状样沉积物组成与粒度参数垂向变化图Fig.3VerticalvariationofsedimentcompositionandgrainsizeparametersofcolumnsampleTS662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0年4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海东北部下陆坡20 ka以来稀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变化及其对物源的指示[J]. 刘芳,杨楚鹏,常晓红,廖泽文. 海洋学报. 2018(09)
[2]南海北部陆坡区DLW3101孔沉积物特征及古环境意义[J]. 周航,刘乐军,徐元芹,周庆杰,高珊. 海洋学报. 2018(07)
[3]南海北部陆架海域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分布特征及物源分析[J]. 田成静,钟和贤,徐子英,李波,李顺,赵利,陈弘. 地质学刊. 2018(01)
[4]南海北部铁锰结核成因及元素的赋存状态[J]. 仲义,陈忠,莫爱彬,罗云,黎刚,郑旭峰. 热带海洋学报. 2017(02)
[5]近4400a南海北部陆架沉积物的东亚季风记录[J]. 田旭,徐方建,徐微,刘喜玲. 海洋科学. 2015(09)
[6]南海北部沉积物常量元素变化、碳酸盐旋回及其古环境意义[J]. 李小洁,梁莲姬,吴枫,孙有斌. 第四纪研究. 2015 (02)
[7]南黄海北部晚更新世以来常量元素记录的化学风化作用[J]. 梅西,张训华,李日辉,蓝先洪. 沉积学报. 2014(05)
[8]末次盛冰期以来南海西南海区对快速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J]. 郝鹏,李铁刚,常凤鸣,南青云,熊志方,秦秉斌,郑旭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4(04)
[9]晚第四纪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常量元素比值对气候变冷事件的指示意义[J]. 张俊,孟宪伟,王湘芹.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3(04)
[10]南海北部BY1钻孔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 刘坚,陆红锋,苏新,陈芳,陈道华,程思海. 热带海洋学报. 2012(05)
博士论文
[1]晚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古环境和古气候记录[D]. 葛倩.中国地质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39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3398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