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反渗透膜耐氯及抗菌稳定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2-11-05 12:43
提出一种海水反渗透膜耐氯及抗菌稳定性评价的方法,选取一种海因衍生物改性的海水反渗透膜,评价其性能的稳定性,并结合反渗透膜微观结构(表面形貌、表面电位、红外光谱、表面亲水性)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揭示微观结构变化和对其宏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周海水工况及强氯化条件(质量浓度2 mg/L活性氯)下连续运行,反渗透脱盐率可保持在95%以上,水通量下降了57%,膜表面抑菌性一直保持在98%以上;从微观结构上看,膜表面功能团吸收峰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亲水性略有下降,表面电位相对具有较大变化,等电位点逐渐向高pH方向移动,微观结构的变化能合理解释膜的性能变化的原因。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2 分析测试仪器
1.3 实验流程
1.4 宏观性能指标
1.4.1 渗透性能及其稳定性
1.4.2 抗菌性及其稳定性
1.5 微观结构表征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渗透膜渗透性能
2.1.1 产水电导率
2.1.2 脱盐率和水通量
2.1.3 水和盐的透过系数
2.2 反渗透膜抑菌性能
2.3 微观形貌变化
2.3.1 ATR-FT IR
2.3.2 表面电ζ位
2.3.3 表面形貌
2.3.4 亲水性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渗透膜微结构的调控及海水脱硼性能的提升[J]. 谢欣,张潇,李蕊含,宋潇潇,刘立芬,高从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09)
[2]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现状和展望[J]. 高从堦,周勇,刘立芬. 海洋技术学报. 2016(01)
[3]国内外海水反渗透膜技术发展现状[J]. 谈述战,郭金明,刘毅,王德禧. 中国塑料. 2013(05)
本文编号:3702627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2 分析测试仪器
1.3 实验流程
1.4 宏观性能指标
1.4.1 渗透性能及其稳定性
1.4.2 抗菌性及其稳定性
1.5 微观结构表征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渗透膜渗透性能
2.1.1 产水电导率
2.1.2 脱盐率和水通量
2.1.3 水和盐的透过系数
2.2 反渗透膜抑菌性能
2.3 微观形貌变化
2.3.1 ATR-FT IR
2.3.2 表面电ζ位
2.3.3 表面形貌
2.3.4 亲水性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渗透膜微结构的调控及海水脱硼性能的提升[J]. 谢欣,张潇,李蕊含,宋潇潇,刘立芬,高从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09)
[2]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现状和展望[J]. 高从堦,周勇,刘立芬. 海洋技术学报. 2016(01)
[3]国内外海水反渗透膜技术发展现状[J]. 谈述战,郭金明,刘毅,王德禧. 中国塑料. 2013(05)
本文编号:3702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7026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