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秋冬干旱的环流特征及其与北大西洋海温的联系
发布时间:2023-02-09 07:28
干旱由于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人口多、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等特点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本研究使用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和数值模拟,研究中国西南地区秋冬季干旱,揭示其大尺度环流异常和外部强迫,尤其是北大西洋海温的强迫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从9月至次年2月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6_Feb)能很好地表征我国西南地区秋冬干旱;正/负值的SPI6_Feb表示降水超过/少于中位数。当SPI6_Feb小于-1时,西南地区秋冬季发生干旱;当SPI6_Feb小于-2时,西南地区秋冬季发生特大干旱。(2)从-SPI6_Feb回归的环流场上看,当西南地区秋冬季发生干旱时,北半球中高纬出现AO的负位相。负位相的AO使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阻塞事件减少,冷空气南下减弱,导致西南地区冷暖气流交汇减少,干旱易发生。同时,有明显Rossby波列从北大西洋向东向南传播至我国西南地区,使其上空出现反气旋异常。该反气旋异常导致对流层中层有下沉气流、低层出现偏北风异常,这一方面阻碍了西南地区秋冬季的对流活动,另一方面减弱了来自低纬的水汽输送,从而易发生干旱。(3)AO负位相和来自北大西洋的Rossby波列可...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方法和模式介绍
2.1 资料
2.2 方法
2.2.1 统计方法
2.2.2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2.2.3 T-N波活动通量
2.2.4 阻塞指数
2.3 模式介绍
2.3.1 拉格朗日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
2.3.2 线性斜压模式(LBM)
2.3.3 CAM5.1
第三章 中国西南地区秋冬干旱时水汽源地和大尺度环流的异常特征
3.1 水汽源地的异常特征
3.2 大尺度环流的异常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大西洋海温影响中国西南地区秋冬干旱的物理机制
4.1 北大西洋海温影响中国西南地区秋冬干旱的路径
4.2 北大西洋海温与阻塞高压事件的联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式验证
5.1 线性斜压模式验证
5.2 CAM5.1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738476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方法和模式介绍
2.1 资料
2.2 方法
2.2.1 统计方法
2.2.2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2.2.3 T-N波活动通量
2.2.4 阻塞指数
2.3 模式介绍
2.3.1 拉格朗日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
2.3.2 线性斜压模式(LBM)
2.3.3 CAM5.1
第三章 中国西南地区秋冬干旱时水汽源地和大尺度环流的异常特征
3.1 水汽源地的异常特征
3.2 大尺度环流的异常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大西洋海温影响中国西南地区秋冬干旱的物理机制
4.1 北大西洋海温影响中国西南地区秋冬干旱的路径
4.2 北大西洋海温与阻塞高压事件的联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式验证
5.1 线性斜压模式验证
5.2 CAM5.1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738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738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