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4-10-04 21:27
热带气旋作为海洋强烈的局地扰动源,其产生的气旋式风应力和强烈的混合过程,会对海洋上层与深层之间的热量、能量和物质交换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进行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特征及机制的研究,对深化理解上层海洋-低层大气的生物地球化学与物理过程耦合机制有着重大科学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因此,在代表性海域开展现场观测的研究非常必要。南海具有典型的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热带气旋发生最频繁的海区之一。热带气旋是南海重要的物理过程之一,对于海洋物理、化学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本文基于潜标、断面观测数据,结合卫星遥感资料,重点研究了南海北部(尤其浅水海域)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物理响应、物质输送和生态化学响应及机制,旨在加深认识上层海洋物理、化学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对热带气旋的响应及其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物理响应:2005年7月,第8号热带风暴“天鹰”经过南海西北部陆架海域。“天鹰”引起的海表面降温主要聚集在其移动轨迹的两侧,且降温具有明显的右偏性。海表面最大降温位置位于移动轨迹的右侧30 km附近,最大降温为-3.2℃。“天鹰”过境后混合层加深10~20 m,其激发的近惯性流在混合层中最大振幅为...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南海热带气旋的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际意义
1.2 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物理响应及机制研究
1.2.1 上层海洋物理响应的研究进展
1.2.2 南海对热带气旋响应的研究进展
1.3 热带气旋对物质输送、生态化学作用的研究
1.4 本文选题依据、研究目标及论文纲要
2 资料与方法介绍
2.1 卫星遥感数据
2.1.1 海表面温度数据
2.1.2 海表面风场数据
2.1.3 热带气旋资料
2.2 现场观测资料
2.2.1 潜标观测数据
2.2.2 断面观测数据
2.3 实验及计算方法介绍
2.3.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2.3.2 埃克曼抽吸速度的计算
2.3.3 湍混合率的计算
3 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物理响应
3.1 热带气旋的特征
3.2 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热力学响应
3.2.1 热带风暴“天鹰”期间的温度响应
3.2.2 台风“纳沙”与“尼格”期间的温度响应
3.2.3 强热带风暴“苗柏”期间的温度响应
3.3 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动力学响应
3.3.1 上层海洋流速的响应
3.3.2 热带气旋期间的强混合
3.3.3 热带气旋期间的上升流
3.4 小结
4 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生态响应
4.1 强热带风暴“苗柏”期间的生态响应
4.1.1 降水分布特征
4.1.2 总悬浮物的响应
4.1.3 营养盐的响应
4.1.4 颗粒有机碳的稳定同位素的响应
4.1.5 “苗柏”过境前的营养盐特征
4.1.6 “苗柏”过境中的上升流过程
4.2 台风“纳沙”与“尼格”期间的生态响应
4.3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本文编号:4007163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南海热带气旋的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际意义
1.2 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物理响应及机制研究
1.2.1 上层海洋物理响应的研究进展
1.2.2 南海对热带气旋响应的研究进展
1.3 热带气旋对物质输送、生态化学作用的研究
1.4 本文选题依据、研究目标及论文纲要
2 资料与方法介绍
2.1 卫星遥感数据
2.1.1 海表面温度数据
2.1.2 海表面风场数据
2.1.3 热带气旋资料
2.2 现场观测资料
2.2.1 潜标观测数据
2.2.2 断面观测数据
2.3 实验及计算方法介绍
2.3.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2.3.2 埃克曼抽吸速度的计算
2.3.3 湍混合率的计算
3 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物理响应
3.1 热带气旋的特征
3.2 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热力学响应
3.2.1 热带风暴“天鹰”期间的温度响应
3.2.2 台风“纳沙”与“尼格”期间的温度响应
3.2.3 强热带风暴“苗柏”期间的温度响应
3.3 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动力学响应
3.3.1 上层海洋流速的响应
3.3.2 热带气旋期间的强混合
3.3.3 热带气旋期间的上升流
3.4 小结
4 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生态响应
4.1 强热带风暴“苗柏”期间的生态响应
4.1.1 降水分布特征
4.1.2 总悬浮物的响应
4.1.3 营养盐的响应
4.1.4 颗粒有机碳的稳定同位素的响应
4.1.5 “苗柏”过境前的营养盐特征
4.1.6 “苗柏”过境中的上升流过程
4.2 台风“纳沙”与“尼格”期间的生态响应
4.3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本文编号:4007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4007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