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新型反相乳液法制备类活性炭淀粉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16:00

  本文关键词:新型反相乳液法制备类活性炭淀粉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铃薯淀粉 类活性炭淀粉 亚甲基蓝 吸附性能


【摘要】:以马铃薯淀粉(PS)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将K2S2O8和NaHSO3作为引发体系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以微波加热代替传统水浴,用特殊的反相乳液法制备一种新型的多孔马铃薯淀粉,由于其形态与活性炭相似,因此称其为类活性炭淀粉(activated carbon-like starch),简称ACLS。并以亚甲基蓝(MB)作为吸附对象,以多孔淀粉的吸附量为因变量,以微波辐射功率、环己烷体积、分散剂质量、搅拌转速以及交联剂质量为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的影响因素,探究以上五因素对吸附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多孔马铃薯淀粉的吸附量随着波辐射功率、环己烷体积、分散剂质量、搅拌转速以及交联剂质量的变化为先增大后减小,其中分散剂质量,环己烷体积与微波辐射功率的变化对多孔马铃薯淀粉的吸附量影响较大,最佳工艺参数为:分散剂质量为1.1g,搅拌转速为2000rad/min,交联剂质量为0.6g,微波功率为240W,环己烷体积为250mL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 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等对天然马铃薯淀粉和类活性炭淀粉的形貌与性能进行表征,探究了交联前后的结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与一般反相乳液法制备的多孔淀粉相比,交联反应不仅仅发生在乳胶粒的表面,还发生在乳胶粒之间而形成了新的大颗粒:反应后出现了新的酰胺基,原有的结晶区被破坏,证明了分子链之间发生了交联,光滑的原淀粉在交联后出现了以介孔为主的孔;将得到的淀粉分别研磨为60目,100目和200目分别进行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吸附过程更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200目淀粉在温度为298K时最大吸附量为188.679 mg/g,并且都契合准二阶动力学方程,表明吸附是化学吸附而并非分子扩散。
【关键词】:马铃薯淀粉 类活性炭淀粉 亚甲基蓝 吸附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7.33
【目录】:
  •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3-4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文献综述8-24
  • 前言8-9
  • 1.1 淀粉的结构和性质9-12
  • 1.1.1 淀粉的结构9-11
  • 1.1.2 淀粉的性质11-12
  • 1.2 马铃薯淀粉12-14
  • 1.2.1 马铃薯淀粉的特性12-13
  • 1.2.2 马铃薯淀粉的应用13
  • 1.2.3 马铃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3-14
  • 1.3 多孔淀粉14-22
  • 1.3.1 多孔淀粉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15-20
  • 1.3.2 多孔淀粉的应用20-21
  • 1.3.3 多孔淀粉的前景展望21-22
  • 1.4 论文的意义和研究内容22-24
  • 第二章 类活性炭淀粉的制备24-32
  • 2.1 引言24-26
  • 2.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26-27
  • 2.2.1 实验仪器26
  • 2.2.2 材料与试剂26-27
  • 2.3 ACLS的制备27-28
  • 2.3.1 单因素实验27-28
  • 2.3.2 正交试验28
  • 2.4 结果与讨论28-31
  • 2.4.1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28-30
  • 2.4.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30-31
  • 2.5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类活性炭淀粉的表征32-40
  • 3.1 引言32
  • 3.2 类活性炭淀粉的结构表征实验32-33
  • 3.2.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表征32-33
  • 3.2.2 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的表征33
  • 3.2.3 X射线衍射仪的表征33
  • 3.2.4 比表面积分析仪的表征33
  • 3.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的表征33
  • 3.3 结果与分析33-38
  • 3.3.1 类活性炭淀粉和原淀粉的形貌33-34
  • 3.3.2 红外光谱分析34-35
  • 3.3.3 X射线分析35-36
  • 3.3.4 比表面积分析36-37
  • 3.3.5 元素及交联度的分析37-38
  • 3.4 本章小结38-40
  • 第四章 类活性炭淀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40-56
  • 4.1 引言40
  • 4.2 固-液吸附理论40-42
  • 4.3 实验部分42-44
  • 4.3.1 溶液的配制42-43
  • 4.3.2 标准曲线的绘制43
  • 4.3.3 pH对吸附影响的测定实验43
  • 4.3.4 等温吸附曲线的绘制43-44
  • 4.3.5 吸附动力学曲线的绘制44
  • 4.4 结果与分析44-54
  • 4.4.1 pH对吸附的影响44-45
  • 4.4.2 等温吸附结果45-50
  • 4.4.3 吸附动力学结果50-54
  • 4.5 本章小结54-56
  • 第五章 结论56-58
  • 5.1 总结56-57
  • 5.1.1 类活性炭淀粉的合成及其条件的优化56
  • 5.1.2 类活性炭淀粉的吸附性能研究56-57
  • 5.2 不足与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6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66-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玉贵;;新型两性聚合物絮凝剂的反相乳液法制备及性能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6年08期

2 王秋霞;;反相乳液法制备水溶性高分子引发剂的选择[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8年09期

3 何普武;朱丽丽;高庆;袁建军;程时远;;两性反相乳液的合成与表征[J];胶体与聚合物;2009年02期

4 巩冠群;张英杰;王子良;谢广元;吴国光;陶秀祥;;双引发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及其应用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0年11期

5 高伟;;丙烯酰胺反相乳液合成条件的优化考察[J];甘肃科技;2011年08期

6 张贤贤;李友明;万小芳;翁爱玲;;含瓜尔胶的反相乳液稳定性的研究[J];石油化工;2011年10期

7 冯维红;秦绪平;王洪运;赵芳;张保良;;两性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的制备及其脱色性能[J];化工环保;2011年06期

8 宋昭峥;杨军;周书宇;;反相乳液体系制备及稳定性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2年05期

9 王长青;潘素娟;李晓东;左国防;;反相乳液法合成含偶氮苯类光学活性侧基短梗霉多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年08期

10 李朝艳,武玉民,王玉鹏,于跃芹;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反相乳液合成工艺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芦小飞;王新德;王磊;牛学坤;;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反相乳液共聚合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朝艳;于跃芹;王玉鹏;许军;武玉民;;二甲基十六烷基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反相乳液的合成及表征[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谢新玲;黄祖强;张友全;童张法;;木薯淀粉反相乳液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4 郑光洪;冯西宁;伏宏彬;张绪贵;;纳米二氧化钛在功能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A];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郑光洪;赵习;堀照夫;;纳米二氧化钛在光自洁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论文汇编[C];2007年

6 严向阳;崔亚丽;房喻;;磁性靶向药物载体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擎宇;反相乳液技术制备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曹亚峰;反相乳液中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絮凝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鹏远;新型反相乳液法制备类活性炭淀粉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2 冯维红;两性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赵明;丙烯酰胺系均聚物和共聚物反相乳液的合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司晓慧;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和微乳液共聚合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张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铵)的反相乳液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6 李朝艳;阳离子丙烯酰胺共聚物反相乳液的合成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

7 代育熙;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增稠剂及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尹丽;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接枝共聚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6年

9 张贤贤;瓜尔胶的反相乳液法改性及其在造纸纸法烟草薄片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梁福鑫;反相乳液法制备PAM/ZnS杂化粒子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19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019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b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