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含二肽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器官保护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10:14

  本文关键词:含二肽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器官保护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 光解释放 二肽卡宾配体 肌红蛋白 缺血性灌注再损伤


【摘要】:为了克服现有的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类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 Releasing Molecule, CORM)毒性高、水溶性差、CO不可控释放等问题,本文采用五羰基铬费歇尔卡宾结构[(CO)5CrC(CH3)L]为先导结构,接入天然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二肽为配体(L),设计合成了一类含肽一氧化碳释放分子(Pep-CORM)。使用肌红蛋白法系统评价了Pep-CORM的CO释放性能。实验发现,此类释放分子可通过控制光照强度,精确调控CO的缓释。生物活性测试发现此类CORM毒性较低,可应用于小鼠离体器官保存与异体移植。全文工作进行如下归纳总结:第一,发展了二肽修饰的Fischer卡宾类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的高效合成方法,共获得15个Pep-CORM la-2g。所有化合物均进行了全面的波谱学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结构与预期的一致。1a和2b化合物单晶结构表明,其配位内界由含二肽卡宾碳配体和五个羰基配体构成。肌红蛋白法测试了此类CORM的光控CO释放。在365 nm光照下,可以实现CO的分阶段释放。生物活性测试使用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与KB细胞(口腔表皮样瘤细胞),结果表明Pep-CORM具有一定细胞毒性,100μM即明显抑制细胞生长。第二,研究了Pep-CORM的释放历程。采用TGA、IR、NMR和Ms,跟踪了la的热解和光解过程。TGA热分析显示,130-150℃时5个配位羰基首先解离;随温度进一步升高至412-456℃,二肽卡宾配体开始解离,在更高的温度下燃烧转化为气体小分子溢出。经分析,剩余未燃烧完的C和Cr2O3。采用红外光谱和质谱研究了1a的在溶液状态的光解历程。在365 nn的紫外光照射下,1a逐步释放出CO,H2O或溶剂分子可与中心金属配位。整个光解过程中,没有观察到二肽卡宾配体的解离。第三,评价了Pep-CORM在离体器官移植保存液的CO缓释。在小鼠肾缺血模型中,实验发现静脉注射Pep-CORM后小鼠肾脏和肝脏中的CO浓度分别高达2500 ppb/g和1250 ppb/g,要远远高于CORM-2的CO释放量。HM实验表明,通过与Sham组、PBS组和i-CORM-la实验组的对比,CORM-la组小鼠的肾小管表皮细胞较完好,在缺血-再灌注条件下对器官细胞表现出很好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一氧化碳释放分子 光解释放 二肽卡宾配体 肌红蛋白 缺血性灌注再损伤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光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的研究进展8-26
  • 1.1 引言8
  • 1.2 光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的发现8-9
  • 1.3 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类光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的研究进展9-24
  • 1.3.1 天然氨基酸(酯)配位的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9-12
  • 1.3.2 吡啶类配体配位的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12-16
  • 1.3.3 其它配体配位的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16-24
  • 1.4 光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设计合成的挑战与研究策略24-26
  • 第2章 Pep-CORM的合成、表征与光控CO释放26-52
  • 2.1 引言26-27
  • 2.2 实验部分27-36
  • 2.2.1 试剂与仪器27
  • 2.2.2 Pep-CORM的合成方法和表征27-33
  • 2.2.3 Pep-CORM水溶性的测定33-34
  • 2.2.4 Pep-CORM的单晶培养34
  • 2.2.5 肌红蛋白法测定光控CO缓释动力学(细胞活性测试)34-36
  • 2.3 结果与讨论36-50
  • 2.3.1 Pep-CORM合成路线的分析36-37
  • 2.3.2 Pep-CORM红外光谱研究37-38
  • 2.3.3 Pep-CORM核磁共振光谱研究38-39
  • 2.3.4 Pep-CORM晶体结构研究39-42
  • 2.3.5 Pep-CORM光控CO缓释动力学研究(细胞活性测试)42-50
  • 2.4 本章小结50-52
  • 第3章 Pep-CORM的光解释放机理研究52-66
  • 3.1 引言52-53
  • 3.2 实验部分53-54
  • 3.2.1 试剂与仪器53
  • 3.2.2 实验方法53-54
  • 3.3 结果与讨论54-64
  • 3.3.1 FT-IR探究反应过程54-57
  • 3.3.2 TGA测定热降解历程57-58
  • 3.3.3 FT-IR监测光解历程58
  • 3.3.4 ESI-Ms监测光解历程58-61
  • 3.3.5 ~1H NMR监测光解历程61-64
  • 3.4 本章小结64-66
  • 第4章 Pep-CORM器官保护功能的研究66-74
  • 4.1 引言66
  • 4.2 实验部分66-68
  • 4.2.1 试剂与仪器67
  • 4.2.2 实验方法67-68
  • 4.3 结果与讨论68-73
  • 4.3.1 肌红蛋白法测定在器官保存液中的CO释放68-69
  • 4.3.2 Pep-CORM的抗缺血性灌注再损伤作用69-70
  • 4.3.3 Pep-CORM抑制小鼠肾脏移植的排斥反应70-71
  • 4.3.4 Pep-CORM抑制小鼠缺血后肾小管细胞损伤71-73
  • 4.4 小结73-74
  • 全文总结与展望74-76
  • 参考文献76-86
  • 附录86-136
  • 致谢136-13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飞;蒋晓慧;田敏卿;白威;马亚平;党明珠;;生物活性环二肽研究进展[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钟飞;蒋晓慧;田敏卿;马亚平;党明珠;;环(L-天冬氨-L-脯)二肽的合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3 覃显灿;虞正鹏;;环(L-组-L-脯)二肽的合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4 郭帅;黄龙江;滕大为;;环(L-丙-L-脯)二肽的合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21期

5 陈继承;潘廷跳;庞杰;何国庆;;食醋中环苯丙-脯二肽快速检测方法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2年10期

6 高凯,韩邦友,朱红军,宋广亮,王锦堂;手性环(L-苯丙-L-组)和(D-苯丙-D-组)二肽的合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7 杨子娟;向兰;邢杰;郑毅男;;环二肽的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09年02期

8 毛培;熊静;沈晓军;兰云军;;硫酸锆与二肽相互作用研究[J];中国皮革;2014年03期

9 王双明,谭宁华,杨亚滨,何敏;三七环二肽成分(英文)[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年05期

10 杨丽斌;李培刚;矫桂丽;任慧平;邹志琛;;环(L-苯丙-L-缬)二肽的合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奎;宗珊颖;汤丽娜;刘仕强;马丽;张谦益;;环脯脯二肽的一种新合成法[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字敏;袁黎明;邓志华;艾萍;;环二肽(L-苯甘-L-脯)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刘河;刘守信;闫伟英;杨雪莲;;N-烷氧基苯丙-脯环二肽的一种新合成法[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宗向坤;郭艳春;谢娅黎;曹书霞;;电喷雾质谱研究环二肽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唐果;赵玉芬;;丙谷二肽生物实验研究[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芳;李晓朋;姜楠;胡利明;;一类新的高效HIV-1整合酶抑制剂:二肽衍生物设计、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7 娄本勇;韦永勤;;客体诱导的金属-二肽手性孔洞框架[A];第四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暨2011绿色手性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曹伟娜;卢奎;马丽;赵东欣;;亮氨酸二肽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研究[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9 郑嘉;陈小静;代旺;曹书霞;郭艳春;赵玉芬;;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非极性二肽与金属离子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10 郭艳春;朱自红;陈小静;曹书霞;赵玉芬;;PCl_3辅助下环二肽的合成及利用HPLC研究其与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蓝旭 洪春生;丙谷二肽打破技术垄断[N];福建日报;2004年

2 孟朝红;一项提案成就丙谷二肽产业化[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协和发酵发明低成本二肽生产方法[N];医药经济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丽琴;天然海洋多肽Tasiamide的合成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张革新;α-淀粉酶性能与结构关系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双妍;水溶液中离子液体与氨基酸和二肽相互作用的体积、电导和光谱性质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冯伟;牛蛙蛋氨酸或蛋氨酸二肽的营养生理研究[D];集美大学;2016年

3 周玲玲;含二肽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器官保护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赵宏璐;环二肽及其与十二烷基磺酸钠相互作用的理论化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陈进;平行液相法制备二肽醛化合物库[D];吉林大学;2006年

6 柯远;丙谷二肽合成工艺改进[D];济南大学;2013年

7 刘瑞丽;二肽与1-辛基-3-甲基咪唑型离子液体相互作用的电导、体积及光谱性质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8 王鹏;聚乙二醇修饰艾塞那肽十二肽片段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刘中刚;环二肽的合成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10 胡志磊;含脯氨酸二肽及极性二肽与金属离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30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030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b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