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羧酸类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本文关键词:吡唑羧酸类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溶剂热合成法 1H-吡唑-4-甲酸 荧光 晶体结构
【摘要】: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而形成的一类新型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因为其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骨架结构,而且在发光材料、磁性材料、气体吸附与分离、化学传感、药物缓释、化学催化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因此受到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目前,通过合理的设计、合成具有多功能性质的有机配体来构筑结构新颖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已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众所周知,N原子和O原子是供电子基,在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进行配位构筑MOFs时可以作为供电子基团。羧酸类有机配体是最常使用的一类含O原子的有机配体,具有多样的配位模式,可以与金属离子构筑出拓扑结构多样的MOFs材料。含氮类有机配体具有供电子的N原子,最常使用的是含氮杂环类有机配体,一般包括吡啶,咪唑,吡唑等等。吡唑类有机配体是一类具有两个相邻氮原子的五元杂环有机配体,易于去质子化,带有负电荷,易与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形成丰富的配位模式。结合吡唑类和羧酸类有机配体的优点,本文以1H-吡唑-4-甲酸为有机配体,通过调控反应发生的条件,构筑出一系列具有新颖骨架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并对其结构、性质进行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溶剂热合成方法,以1H-吡唑-4-甲酸和Cu(NO_3)_2·3H_2O为反应原料,通过调控反应条件,Cu~(2+)离子发生原位反应,将Cu~(2+)离子全部或部分转化为Cu~+,构筑出6个具有新颖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Cu_2K(C_4H_2N_2O_2)_2](1)、[Cu_3Li_2(C_4H_2N_2O_2)_3]·H_2O(2)、[Cu_3(C_4H_2N_2O_2)_2·2NH_3](3)、(NH4)·[Cu(C_4H_2N_2O_2)](4和5)、[Cu_3Li_2(C_4H_2N_2O_2)_4(C_3H_7NO)_4](6)。在化合物1-5中Cu~+与有机配体中的N原子进行二配位连接,形成无限延长的一维链状结构,K~+、Li~+、Cu~(2+)离子与O原子进行配位,通过有机配体进行连接,形成具有新颖的3D结构的化合物1-3,通过羧酸氧原子与NH~(4+)离子形成氢键,构筑出两个同构的化合物4-5,利用Cu~(2+)离子和Li~+离子混合配位构筑出具有3D结构的化合物6。对有机配体及化合物1-5进行荧光性质研究,因为化合物1-5中存在分子内金属-金属间弱的相互作用,使化合物1、2、4、5表现出红移现象,且分子内Cu---Cu间的距离越短,红移现象越明显。化合物3因为分子内Cu---Cu间的距离过长,几乎无分子内金属-金属间的相互作用,所以表现的发射波长为有机配体的发射。2.利用溶剂热合成方法,以1H-吡唑-4-甲酸有机配体和Co(NO_3)_2·6H_2O为反应原料,通过调控反应溶液的pH,构筑出两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Co_3(OH)(C_4H_2N_2O_2)(CHO_2)_3(H_2O)(C_3H_7NO)](7)、[Co_3(C_4H_2N_2O_2)_4]·(2H_3O)·2H_2O(8),化合物7中Co~(2+)离子的配位数为六配位,在化合物8中Co~(2+)离子配位数为四配位,均形成具有孔道的3D骨架结构。进一步验证了反应溶液的pH对合成MOFs材料具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溶剂热合成法 1H-吡唑-4-甲酸 荧光 晶体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1.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38
- 1.1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简介12-20
- 1.1.1 金属有机骨化合物的概念与历史12-13
- 1.1.2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分类与拓展13-20
- 1.2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20-26
- 1.2.1 水热、溶剂热合成法20-21
- 1.2.2 挥发、扩散法21-22
- 1.2.3 离子热合成法22-23
- 1.2.4 超声化学合成法23-24
- 1.2.5 机械合成法24
- 1.2.6 电化学合成法24-25
- 1.2.7 微波合成法25-26
- 1.3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26-33
- 1.3.1 气体吸附与分离26-28
- 1.3.2 发光性质28-31
- 1.3.3 催化性质31-32
- 1.3.4 磁学性质32-33
- 1.4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成果33-35
- 1.4.1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33-34
- 1.4.2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34-35
- 1.5 化学试剂与仪器35-38
- 1.5.1 化学试剂35-36
- 1.5.2 仪器36-38
- 第2章 基于Cu构筑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38-63
- 2.1 引言38-40
- 2.2 化合物 1-6 的合成40-41
- 2.3 化合物 1-6 的晶体学数据及晶体结构41-55
- 2.3.1 化合物 1-6 的晶体学数据41-43
- 2.3.2 化合物 1-6 的晶体结构描述43-55
- 2.4 化合物 1-6 的表征55-62
- 2.4.1 元素分析55-56
- 2.4.2 粉末XRD表征56-57
- 2.4.3 红外分析光谱(IR)57-58
- 2.4.4 热重(TG)分析58-61
- 2.4.5 荧光性质分析61-62
- 2.5 本章小结62-63
- 第3章 基于Co构筑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63-72
- 3.1 引言63
- 3.2 化合物7和 8 的合成63-64
- 3.3 化合物7和 8 的晶体学数据及晶体结构64-68
- 3.3.1 化合物7和 8 的晶体学数据64-65
- 3.3.2 化合物7和 8 的晶体结构描述65-68
- 3.4 化合物7和 8 的表征68-71
- 3.4.1 元素分析68-69
- 3.4.2 粉末XRD表征69
- 3.4.3 红外分析光谱(IR)69-70
- 3.4.4 热重(TG)分析70-71
- 3.5 本章小结71-72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72-74
- 参考文献74-87
- 作者简介87-88
- 致谢88-89
- 附录89-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亚军;陆晓斌;徐艳;张海珍;王鹏;杨家祥;田玉鹏;薛照明;;一种新的D-π-A型的环金属化有机配体的合成与性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杨家祥;左金林;李林;孔林;许献云;;一种新型环金属化有机配体的合成与性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林长学,朱锦瞻,鲁文杰;含氮、硫有机配体及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理活性研究[J];广州化工;1999年04期
4 彭红云;杨肖娥;;金属有机配体分析方法及金属组学研究[J];分析化学;2006年08期
5 田玉鹏,孙梅,施鹏飞,周虹屏,张居舟;一种具有双光子活性的新型有机配体的合成[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6 丁竹红;胡忻;;有机配体浸提对汤山矿区污染土壤元素的溶出效应[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10期
7 宋斌;任军;杨鹏;左金林;杨家祥;田玉鹏;陶绪堂;蒋民华;;一种新型含卟啉的环金属化有机配体的设计、合成与性质[J];功能材料;2011年09期
8 周兴旺,叶剑良,陈忠,陈志伟,黄培强;含有机配体的活性双过氧钒配合物与组氨酸的相互作用研究[J];化学学报;2002年05期
9 王应红;陈武勇;周南;尹洪雷;;SO_2与重铬酸盐的反应及有机配体对产物结构的影响[J];中国皮革;2006年13期
10 李庆远;季生福;郝志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杰辉;侯芹;张潇;徐吉庆;;几个卤或拟卤化物与有机配体1:1的加合物的结构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吕存琴;庞先勇;李瑞丰;;量子化学对有机配体配合物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徐进;梁志强;李激扬;于吉红;徐如人;;系列具有新型拓扑学结构[M(C_(17)H_7O_6)(DMF)L]_8(M=Tb,Er,Y;L=H_2O,DMF)的合成及其荧光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杰;周红;潘志权;;四核Cu配合物的自组装[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李少斌;张春晶;马慧媛;于婷婷;刘亨;庞海军;;有机配体的空间位阻对[β-Mo_8O_(26)]基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王尧宇;;缠绕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可控合成研究[A];第六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钱国栋;陈邦林;崔元靖;肖云清;;稀土-有机框架物的分子和离子识别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钟劲茅;张正华;毕明亮;田月;孙为银;;1,6-二(3′-吡啶基)-2,5-二氮杂-1,5-已二烯-Eu~(3+)、Tb~(3+)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祁龙;杨坤;;若干种新型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初步制备[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0 郝洪国;鲁统部;;大环穴醚有机配体对水分子的氧化作用[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进;基于多羧酸配体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宇奇;含N、O有机配体和过渡金属的配位组装、结构及性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3 陈珍霞;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网络结构材料的合成及表征[D];复旦大学;2007年
4 郑冰;以四齿羧酸为有机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鑫;调控含氮有机配体构建多酸杂化化合物[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施展;无机—有机杂化晶体材料的合成与结构表征[D];吉林大学;2002年
7 曹文秀;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储氢和生物质转化方面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马建平;以芴、8-羟基喹啉和联苯二酚类有机配体构建的MOFs的离子识别与分离、热致变色及催化氧化性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启奎;基于五元杂环桥联有机配体及荧光素有机配体的自组装化学和性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于洋;以多类刚性有机配体为骨架的多孔MOFs的构建及其传感性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艳玲;碱金属和有机配体对普鲁士蓝类配合物催化性能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邵佳;基于巯基嘧啶类衍生物构筑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3 王秀茹;吡唑羧酸类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欧晓鹏;从无机簇到有机配体的手性传递:构筑具有选择性捕获特征的动态纳米容器[D];吉林大学;2016年
5 樊志强;以5,5',1,,4-丁二炔间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D];吉林大学;2012年
6 单增梅;磺酸—羧酸有机配体及其金属—有机配体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夏芸;含有机配体的多元金属硒/碲化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8 张乐杰;染料后修饰金属有机框架用于金属识别和吸附[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黄超;含氮有机配体的合成及其配位化学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10 张大为;2-甲基-4,5-咪唑二羧酸和含氮有机配体配合物及螺环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39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039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