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基于表面分子印迹对弹性蛋白酶的分离与检测

发布时间:2017-10-17 21:21

  本文关键词:基于表面分子印迹对弹性蛋白酶的分离与检测


  更多相关文章: 弹性蛋白酶 表面分子印迹 膜分离 新型单体 荧光传感器


【摘要】:蛋白质存在于生物体中,并参与重要的生理活动,如构成和修补组织,增强机体抵抗力,调节渗透压,构成酶和激素的成分,提供能量等。对蛋白质相应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对高纯度蛋白质的需要,使得蛋白质的分离和检测显得至关重要。然而蛋白质源自于生物体必然也带有生物体赋予它的特性:高活性但易变性。也导致蛋白质的分离步骤复杂,成本高。因此,可以以温和且高效的状态分离蛋白质的技术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对弹性蛋白酶的高效分离与检测进行了研究,为弹性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给予一定的参考。具体研究类容如下:1、采用预聚液涂覆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方式制备表面分子印迹聚偏氟乙烯膜。对聚合条件中各组分的量进行优化,通过自制膜组件对其萃取性能进行了研究。分子印迹层改变了聚偏氟乙烯膜的表面基团种类并且带入了对弹性蛋白酶的识别位点,增强了膜丝的对弹性蛋白酶的萃取能力,印迹膜丝对弹性蛋白酶的萃取能力达到普通膜丝的1.29倍以上。同时也改善了膜丝的选择性。SEM和接触角表征结果表明聚偏氟乙烯膜表层形成了印迹层。重复使用实验表明印迹膜丝有非常好的重复使用能力。2、制备了带有相邻羟基的单体(N-(2-羟乙基)-N-丙基丙烯酰胺),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硅球载体表面制备表面分子印迹层。通过测定微球对弹性蛋白酶的吸附能力定义微球对弹性蛋白酶的分离性能。印迹微球对弹性蛋白酶的吸附能力达到16mg/g以上,并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热失重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硅球表层有一层很薄的印迹聚合物层。3、使用1-芘甲醛,正硅酸乙酯,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硅球外表聚合的方式制备弹性蛋白酶的荧光分子印迹传感器。我们考察了pH,时间,粒子用量,温度对荧光响应的影响。测试了它的选择性和相对标准偏差等。这是一种以硅材料为主体交联荧光染料的分子印迹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经济实用的优点。
【关键词】:弹性蛋白酶 表面分子印迹 膜分离 新型单体 荧光传感器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3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2
  • 1.1 蛋白质分离与检测的意义10-11
  • 1.2 蛋白质的分离方法11-14
  • 1.2.1 电泳11
  • 1.2.2 透析和超滤11-12
  • 1.2.3 色谱12-13
  • 1.2.4 新材料13-14
  • 1.3 蛋白质的检测方法14-17
  • 1.3.1 质谱14-15
  • 1.3.2 电化学方法15-16
  • 1.3.3 光化学方法16-17
  • 1.4 分子印迹17-21
  • 1.4.1 分子印迹简介17-18
  • 1.4.2 蛋白质分子印迹18-19
  • 1.4.3 现状和展望19-21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21-22
  • 第二章 分子印迹PVDF膜分离弹性蛋白酶22-32
  • 2.1 引言22
  • 2.2 实验部分22-25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22-23
  • 2.2.2 弹性蛋白酶分子印迹PVDF膜的制备23-24
  • 2.2.3 PVDF膜萃取性能的考察24
  • 2.2.4 外部条件对印迹和非印迹PVDF膜萃取性能的影响24-25
  • 2.2.5 选择性实验25
  • 2.2.6 印迹PVDF膜的重复使用性能实验25
  • 2.3 结果与讨论25-31
  • 2.3.1 分子印迹PVDF膜的表征25-26
  • 2.3.2 模板分子,单体与交联剂的比例,溶剂pH与载体PVDF膜用量对膜萃取性能的影响26-28
  • 2.3.3 pH,温度和盐浓度对膜丝逆流萃取的影响28-30
  • 2.3.4 选择性实验30
  • 2.3.5 重复使用性实验30-31
  • 2.4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新型单体制备的表面分子印迹硅球选择性分离弹性蛋白酶32-42
  • 3.1 引言32
  • 3.2 实验部分32-36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32-34
  • 3.2.2 N-(2-羟乙基)-N-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34
  • 3.2.3 载体硅球的制备34
  • 3.2.4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SMIPs)微球的制备34-35
  • 3.2.5 吸附性能测试35
  • 3.2.6 吸附动力学35
  • 3.2.7 选择性实验35-36
  • 3.3 结果与讨论36-41
  • 3.3.1 表面分子印迹微球的表征36-37
  • 3.3.2 吸附量和吸附动力学37-40
  • 3.3.3 吸附选择性40-41
  • 3.4 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表面分子印迹荧光探针检测弹性蛋白酶42-51
  • 4.1 引言42
  • 4.2 实验部分42-45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42-43
  • 4.2.2 表面分子印迹荧光探针的的制备43
  • 4.2.3 pH,时间,粒子用量,温度对印迹粒子响应的考察43-44
  • 4.2.4 印迹粒子对目标物的响应的线性范围44
  • 4.2.5 印迹粒子的选择性实验44
  • 4.2.6 印迹粒子的相对标准偏差44-45
  • 4.3 结果与讨论45-50
  • 4.3.1 表面分子印迹荧光探针的表征45-46
  • 4.3.2 pH,,时间,粒子用量,温度对印迹粒子的影响46-49
  • 4.3.3 弹性蛋白酶的线性范围49
  • 4.3.4 选择性及相对标准偏差49-50
  • 4.4 本章小结50-51
  • 参考文献51-58
  • 致谢58-59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亚岐,牟世芬;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及其应用[J];分析测试学报;2005年05期

2 朱秀芳,侯能邦,汪国松,王颖臻,曹秋娥,丁中涛;非共价分子印迹体系的快速筛选方法[J];云南化工;2005年01期

3 闫长领;卢雁;;核-壳结构蛋白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4 王学军;许振良;邴乃慈;;分子印迹的印迹效率及其评价[J];化学世界;2007年04期

5 仰云峰;车爱馥;吴健;徐志康;;表面分子印迹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07年05期

6 刘伟;王兵;;氟哌酸分子印迹共混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9年01期

7 李琰;;量子点表面分子印迹的研究与进展[J];实验室科学;2009年02期

8 黄健祥;胡玉斐;潘加亮;许志刚;李攻科;;分子印迹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9年08期

9 王斌;王榕妹;王俊卿;邓安平;;分子印迹材料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0年02期

10 王红飞;张黎明;;多糖基分子印迹功能材料[J];化学进展;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海富;杜学忠;;含糖配体二元单层膜增强靶向蛋白识别及其生物传感:表面分子印迹[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汤又文;黄招发;杨挺;;利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测定人血清中的头孢硫脒[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大环第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董文国;闫明;吴国是;刘铮;;溶剂对分子印迹介质吸附特性的影响:分子模拟与实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4 苏海佳;谭天伟;;菌丝体表面分子印迹吸附剂红外谱图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5 刘俊秋;罗贵民;沈家骢;;设计高效分子印迹人工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伍智仲;梁坚;丁学全;潘勇;王艳武;赵建军;刘卫卫;;单[6-脱氧(1,10癸二硫醇)巯基]β-环糊精的分子印迹及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7 周靖;侯建国;周汉坤;干宁;;基于磁性分子印迹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艾滋病毒[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陈志勇;;辅助模板法合成均匀分子印迹纳米颗粒[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许秀竹;陈水挟;;罗丹明B分子印迹纤维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吸附研究[A];热烈庆祝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中国化学会第16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卜忐忐;田园;单慧燕;胡碧炜;何娟;;氧氟沙星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经济报记者 侯力明 通讯员 张明平;“分子印迹”期待叩响产业化“大门”[N];江苏经济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会香;分子印迹与纳米修饰技术在生物、药物分子识别与检测中的应用基础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赵s钅

本文编号:1051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051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e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