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麻黄UPLC指纹图谱及其不同产区化学成分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9 03:20
本文关键词:中麻黄UPLC指纹图谱及其不同产区化学成分差异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中麻黄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揭示不同产区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UPLC法建立中麻黄指纹图谱,利用内参比峰计算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应用SPSS 19.0对不同产地中麻黄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聚类。结果:建立了中麻黄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4个共有峰,化学成分的系统聚类结果显示,中麻黄化学成分西北产区聚为一类,山西产区聚为一类。结论:建立了稳定、可靠、重复性好的中麻黄指纹图谱,可用于其质量评价;不同产区中麻黄药材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单位】: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藏)药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校中(藏)药化学质量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麻黄 UPLC 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
【基金】:2014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甘财教[2014]63号06课题) 甘肃教育厅科研项目(1106B-07)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子课题(SB2007FY020)
【分类号】:R284.1;O657.72
【正文快照】: 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为麻黄科麻黄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内蒙等干旱荒漠、戈壁地区及干旱的山坡或草地上〔1〕。其干燥草质茎作为正品麻黄入药,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2〕,为解表第一药。除药用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峨天;满多清;杨自辉;孙坤;;荒漠区中麻黄生物量积累与生境和生物学的关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田田;晋玲;杜_";陈红刚;张芳;柴国勇;;不同保存方法对中麻黄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影响[A];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十届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满多清;河西地区中麻黄生长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58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05874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