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参与嘧啶导向的吲哚碳氢官能化反应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铜参与嘧啶导向的吲哚碳氢官能化反应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碳氢活化 铜 吲哚类化合物 导向基团 二聚反应 硝化
【摘要】:吲哚衍生物是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常存在于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广泛应用于医药、功能材料、农药、染料等学科领域。吲哚的化学修饰多集中在C3位,C2位的碳氢键反应活性低,选择性反应具有挑战性。近些年,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活化反应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相比传统的合成方法,它省去了预活化过程,原子经济性高,除此之外,由于导向基团的定位作用,反应选择性较强,已经成为有机合成研究的热点。本论文研究过渡金属铜参与的,嘧啶基团导向的吲哚类化合物C2位C-H选择性的官能化反应。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最终实现了C2位选择性的二聚反应和硝化反应。主要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1-(嘧啶-2-基)-1H-吲哚类底物的合成参照已知反应条件,以吲哚或取代吲哚作为反应底物,在氢化钠碱性条件下,以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冰水浴温度下反应40分钟后,加入2-氯嘧啶并加热至130℃反应24小时,向吲哚底物中成功引入嘧啶导向基团,高效合成了一系列的1-(嘧啶-2-基)-1H-吲哚类底物,作为选择性C2位官能化反应的原料。2、铜参与嘧啶导向的吲哚类化合物C2位C-H二聚反应以1-(嘧啶-2-基)-1H-吲哚作为反应的起始原料,设计反应条件,并重点考察了溶剂、温度、添加剂/氧化剂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优化条件:醋酸铜(1 equiv.),硝酸银(1.2 equiv.),甲苯溶剂,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24小时,高效实现了C2位选择性的二聚反应,取代底物的反应效果也较好,部分底物的产率高达80%以上。此反应底物范围广,官能团耐受性强,C2位反应的选择性高,产率较优。二聚产物可进行脱保护反应移去嘧啶基团,生成了2,2’-二聚吲哚类产物,此产物可合成具有抗癌活性的吲哚咔唑结构。3、铜参与嘧啶导向的吲哚类化合物C2位C-H硝化反应以1-(嘧啶-2-基)-1H-吲哚为反应底物,筛选反应条件,得到较优的产率,在此基础上,从反应溶剂、三水硝酸铜的用量、硝化试剂的种类、硝化试剂的用量、反应温度这五个方面进一步优化实验,最终在三水硝酸铜(2 equiv.),硝酸银(1.2 equiv.),乙腈溶剂,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16h的条件下,实现了选择性C2位硝化反应,产率良好。
【关键词】:碳氢活化 铜 吲哚类化合物 导向基团 二聚反应 硝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7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10
- 1.2 1-(嘧啶-2-基)-1H-吲哚的C2位碳氢活化反应10-16
- 1.2.1 1-(嘧啶-2-基)-1H-吲哚的C2位烯基化反应11-12
- 1.2.2 1-(嘧啶-2-基)-1H-吲哚的C2位烷基化和芳基化反应12-13
- 1.2.3 1-(嘧啶-2-基)-1H-吲哚的C2位酰基化反应13-14
- 1.2.4 1-(嘧啶-2-基)-1H-吲哚的C2位的氰基化反应14-16
- 1.3 金属催化导向基团辅助的芳烃脱氢二聚反应16-19
- 1.3.1 贵金属催化导向基团辅助的芳烃二聚反应17-18
- 1.3.2 非贵金属催化导向基团辅助的芳烃二聚反应18-19
- 1.4 金属催化导向基团辅助的C-H硝化反应19-26
- 1.4.1 贵金属催化导向基团辅助的的碳氢硝化反应20-23
- 1.4.2 非贵金属催化导向基团辅助的的碳氢硝化反应23-26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26-27
- 2 1-(嘧啶-2-基)-1H-吲哚类底物的合成27-35
- 2.1 研究背景27-28
- 2.2 实验部分28-34
- 2.2.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28-29
- 2.2.2 测试仪器29-30
- 2.2.3 实验步骤30
- 2.2.4 结果分析30-31
- 2.2.5 化合物结构表征31-34
- 2.3 本章小结34-35
- 3 Cu参与嘧啶导向的吲哚类化合物C2位C-H二聚反应35-49
- 3.1 研究背景35-36
- 3.2 实验设计与条件优化36-38
- 3.3 底物扩展与反应应用38-40
- 3.4 反应机理探索40-41
- 3.5 实验部分41-48
- 3.5.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41-42
- 3.5.2 测试仪器42
- 3.5.3 实验步骤42-43
- 3.5.4 化合物结构表征43-48
- 3.6 本章小结48-49
- 4 Cu参与嘧啶导向的吲哚类化合物C2位C-H硝化反应49-58
- 4.1 研究背景49-50
- 4.2 实验设计与条件优化50-55
- 4.3 反应机理探索55
- 4.4 实验部分55-57
- 4.4.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55-57
- 4.4.2 测试仪器57
- 4.4.3 实验步骤57
- 4.4.4 化合物表征57
- 4.5 本章小结57-58
- 5 结论58-59
- 致谢59-60
- 参考文献60-69
- 附录69-70
- 附图70-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晶;于良民;李霞;苗展展;李乐;;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1年13期
2 周卫,胡惟孝,杨忠愚;5-取代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J];合成化学;2002年03期
3 孙微微;;常见吲哚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简介[J];宁波化工;2011年01期
4 第五振军,张曼华,蒋丽金;竹红菌甲素和吲哚类化合物的相互作用[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88年03期
5 白玫;左建;赵建强;袁伟成;;3-异硫氰酸酯氧化吲哚的合成及其在构建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中的应用[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晶;肖绪枝;陈敏峰;张冬梅;陈河如;叶文才;;取代苯乙烯基吲哚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作用研究[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郑晶;肖绪枝;张冬梅;陈河如;叶文才;;乙烯桥连的二吲哚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9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付东红;吲哚合成有了新方法[N];健康报;2009年
2 付东红;北大药学院发明新的吲哚合成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治靖;复杂吲哚类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昊;碘催化合成3-硫醚基吲哚类化合物[D];兰州大学;2015年
2 赵欣欣;靶向微管双吲哚类化合物的筛选及HD-ZWM-288抗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乐俊;铜参与嘧啶导向的吲哚碳氢官能化反应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4 冉军强;N-取代苯磺酰基-3-乙酰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秦烈娜;吡唑并[1,5-a]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杭臣臣;吡唑并[1,5-α]喹啉以及吡唑并[1,5-α]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刘强;一个新的7-氮杂吲哚类化合物的傅克反应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8 吴文婷;合成四氢-1H-异VA唑[3,,4-b]吲哚衍生物的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王久亮;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5H-嘧啶并[5,4-b]吲哚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10 彭政;N-(3-取代苯磺酰氨基)苯磺酰基-6-甲基吲哚类化合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84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084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