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功能化的硅基多相催化剂的制备及不对称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23:22

  本文关键词:功能化的硅基多相催化剂的制备及不对称反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介孔硅 荧光标记 金属催化 手性催化 核壳纳米硅 双功能催化剂 亨利-迈克尔串联


【摘要】:硅基介孔纳米材料因其比表面积大,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规整可调的孔道以及易于表面修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催化领域。利用有机无机介孔硅基纳米材料表面易于修饰的优点,运用化学方法对硅基纳米介孔材料进行化学修饰,同时利用手性活性中心微环境,使其不仅具有均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同时还具有非均相催化剂所有的性能,实现非均相催化剂在有机不对称催化领域的应用,实现绿色以及原子经济化学的目标。在本文中,我们成功制备出了两种功能化的硅基纳米介孔负载型手性催化剂,同时我们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内容如下:(1)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将功能化荧光硅源N-(丙基)-丹磺酰胺硅源与TEOS(正硅酸乙酯)硅源通过共聚的方法固载于核壳介孔硅球的内核,再将功能化手性硅源(1S,2S)-(+)-N-(对甲苯磺酰基)-1,2-二苯基乙二胺(TsDPEN)和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加入到体系中,使其长出具有催化活性的外壳。去除模板剂,最后与有机金属进行配位,最终制得基于有机-无机杂化硅的具有荧光示踪功能的核壳型手性催化剂FNC。将这种催化剂应用到水相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氢转移催化反应中去,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转化率:99%)以及对映选择性(ee:97%);同时利用催化剂自身的荧光特性,成功的实现了在催化剂循环使用的回收再利用过程中的监测功能,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率,有效的避免了套用过程中的损失以及对环境的污染。(2)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将三乙氧基硅基丙胺(3-(triethoxysilyl)propan-1-amine)与TEOS(正硅酸乙酯)以共聚的方法形成蛋壳结构载体的内核,加入TEOS对内核进行包覆,接着以FC-4,CTAB为模板剂,将三乙氧基硅基丙硫醇(3-(triethoxysilyl)propane-1-thiol)和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运用共聚方法形成外壳,最后通过刻蚀方法形成蛋壳结构内的空腔,去除模板剂后制备得到蛋壳结构的介孔纳米硅基载体,经过点击反应,在外壳壁上修饰上手性方酸催化剂,成功制备得到具有双催化位点的蛋壳结构的催化剂Squaramide@NH2@MNPs。将该催化剂应用于手性亨利-迈克尔加成串连反应的催化,催化结果显示该催化剂展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转化率和对映选择性均达到99%,同时由于两个催化位点的空间分离,避免了两步催化反应的互相干扰,大大提高了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同时该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4次以上,满足了了高原子经济和绿色化学的化学理念。
【关键词】:介孔硅 荧光标记 金属催化 手性催化 核壳纳米硅 双功能催化剂 亨利-迈克尔串联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第一章 研究背景7-19
  • 1.1 引言7-8
  • 1.2 荧光8-9
  • 1.2.1 荧光机理8
  • 1.2.2 荧光的应用8-9
  • 1.3 纳米材料9-14
  • 1.3.1 介孔纳米材料9-10
  • 1.3.2 硅基荧光传感纳米材料10
  • 1.3.3 蛋壳结构纳米材料10-13
  • 1.3.4 超亲水纳米介孔材料13-14
  • 1.4 非均相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进展14-17
  • 1.4.1 手性物质研究意义14
  • 1.4.2 不对称催化14-15
  • 1.4.3 负载型催化剂固载方式15-17
  • 1.5 研究课题和目标17-19
  • 第二章 示踪功能的硅基不对称催化剂制备及其在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19-31
  • 2.1 引言19-20
  • 2.2 实验部分20-22
  •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20
  • 2.2.2 荧光指示负载型金属Ru催化剂的制备20-22
  • 2.2.2.1 催化剂FNC的合成路线图(如图 2.1)20-22
  • 2.3 结果与讨论22-29
  • 2.3.1 催化剂FNC的合成与结构表征22-27
  • 2.3.2 催化剂FNC的荧光特性27-28
  • 2.3.3 催化剂FNC的催化活性28-29
  • 2.4 本章小结29-31
  • 第三章 双功能核壳不对称催化剂的制备及对不对称串联反应的催化应用31-45
  • 3.1 引言31-32
  • 3.2 实验部分32-34
  •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32-33
  • 3.2.2 双功能核壳不对称催化剂的制备33-34
  • 3.2.3 双功能核壳不对称催化剂对亨利-迈克尔串连反应的催化应用34
  • 3.3 结果与讨论34-44
  • 3.3.1 双功能催化剂的表征34-40
  • 3.3.2 双功能催化剂对亨利-迈克尔串联反应的催化活性测试40-44
  • 3.4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全文总结45-46
  • 参考文献46-55
  • 附录55-10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103-104
  • 致谢104-10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效再生催化剂[J];石油炼制与化工;1977年01期

2 陈秉垣;;催化裂化生产中催化剂循环量图算法[J];石油炼制与化工;1978年10期

3 李洪才;;浅谈催化裂化装置上催化剂的跑损问题[J];石油炼制与化工;1984年09期

4 刁操爽;;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损失情况浅析[J];石油炼制与化工;1985年10期

5 莫炳荣;郑荷容;覃国红;;新型酯加氢制醇非铬催化剂工业试验[J];广西化工;1990年04期

6 徐永刚;新型催化剂冷却器技术[J];炼油设计;1998年03期

7 李雅琴;;改造老的FCC装置使之现代化[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0年04期

8 丁玉兴;李爱红;王家喜;;高分子负载钛酸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高沸点酯合成中的应用[J];化工进展;2006年11期

9 张吉刚;黄敬刚;沈金忠;冯明毅;杜富江;;低变催化剂循环硫化升温总结[J];小氮肥;2008年03期

10 村田义夫;刘英年;;C_1化学工业的发展与今后的方向(续)[J];山西化工;198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汤卫军;范青华;;一种高效可回收锇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陈智涛;韩明汉;张强;魏飞;金涌;;用迎头色谱研究Cu基氧氯化催化剂氯化及氧化性质[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3 马红艳;;两种催化剂在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A];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宁夏第五届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李坚;赵晓东;王荣华;;低压羰基合成铑膦催化剂的回收和制备[A];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梅慧;钯含氮配合物及其固载化催化剂在羰化反应中催化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2 杨尚东;离子液体接枝的有机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王丽;基于手性联萘氧基金属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以及不对称催化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郸宁;新型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苯酚的加氢应用[D];郑州大学;2016年

2 安居增;功能化的硅基多相催化剂的制备及不对称反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3 王东方;高分子磁性纳米粒子负载Pd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张阳;树状分子胺催化剂与胍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在Henry反应中的应用[D];湘潭大学;2011年

5 黄英蕾;离子液体中纳米“Au/SiO_2”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D];大连工业大学;2009年

6 陈元哲;负载杂多酸离子液体磁性催化剂的制备及氧化脱硫活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7 邓博心;负载型手性铱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活性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8 张以敏;超临界流体沉积法制备高分散Ru/C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刘婷;改性介孔SBA-15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合成无毒增塑剂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王海艳;中孔碳材料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85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085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1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