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类棒状铜锰复合氧化物上甲苯的催化燃烧活性及其失活
本文关键词:在类棒状铜锰复合氧化物上甲苯的催化燃烧活性及其失活
更多相关文章: 铜锰氧化物 催化剂失活 催化燃烧 水热处理 甲苯
【摘要】:大气中的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催化燃烧法是去除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利用共沉淀法制备的铜锰复合金属氧化物经氢氧化钠水热处理后,获得了高比表面积的类棒状铜锰复合氧化物材料,并考察了其对甲苯的催化燃烧的活性和失活原因。研究表明,样品的后处理温度对甲苯催化燃烧活性影响很大,经500°C焙烧的样品比表面积高达221 m2?g~(-1),在210°C可以实现甲苯的完全燃烧,其催化活性与贵金属催化剂Pd相当。所研制的类棒状铜锰复合氧化物在250°C时,运行60 h后甲苯转化率从最初的100%降至83%,通过对新鲜催化剂和反应后催化剂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的分析,发现失活后样品上Mn~(4+)和Mn~(3+)的含量分别由40.4%、55.0%降为29.9%、50.0%,同时Mn~(2+)的含量分别由4.60%升高为20.6%,表面氧由34.8%降低到29.2%,表明催化剂的活性位与表面氧和高价态的锰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失活后样品的H_2-TPR上氧化铜的还原峰温度从248°C上升至268°C,氧化锰的还原峰从311°C上升至333°C,表明该高活性催化剂的失活可能与其随着反应的进行变得更难还原相关。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在大气污染控制中,进一步设计出高活性高稳定性净化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低温催化燃烧催化剂。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化学系;
【关键词】: 铜锰氧化物 催化剂失活 催化燃烧 水热处理 甲苯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2013CB933103) 深圳市科创委课题项目(JSF201006300047A,JC201105201126A,ZDSY20120619140933512)资助~~
【分类号】:O643.361
【正文快照】: 1引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醛、酮、醇、酚类等有机物的总称,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毒性、臭味和致癌性1。催化燃烧是去除大气中VOCs的最有效方法之一2。催化燃烧反应所用催化剂主要包括贵金属和非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如Pd和Pt等)通常在低温下具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娟;田成文;范庆伟;;催化燃烧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节能;2006年02期
2 马温亮;;催化燃烧技术进展及其应用的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6年08期
3 马温亮;;催化燃烧技术基本原理进展及其应用的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6期
4 马温亮;;催化燃烧技术基本原理进展及其应用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7年01期
5 李志伟;;新型催化燃烧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广东化工;2012年06期
6 卢冠忠,郭耘,郭杨龙;稀土在化石燃料催化燃烧中的作用及其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3年04期
7 曹彬,陈光文,袁权;微通道反应器内氢气催化燃烧[J];化工学报;2004年01期
8 向汉江;稀土(复合)氧化物在天然气催化燃烧中的作用[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曾文;解茂昭;;烷烃催化燃烧的数值模拟[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5年06期
10 许考;刘中良;康天放;何洪;马重芳;;预混天然气催化燃烧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宝明;王耀军;;布朗气(氢氧气)的催化燃烧及其在危险废物焚烧上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陶明涛;赵国明;姜鹏明;吴帮玉;富喜;沈廷财;;苯催化燃烧反应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四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刘绍英;王丽;王公应;;稀土复合氧化物对二氯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的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公旭中;王志;郭占成;;煤基燃料催化燃烧时燃点的变化规律[A];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12年
5 陈景欢;李俊华;;掺杂钴铬尖晶石氧化物上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6 付慧静;傅立新;李俊华;;铟锡氧化物的制备及催化燃烧甲烷性能研究[A];第四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康乾;郑翊;李到;王幸宜;;Pt/MCM-41的磷酸改性及其在三氯乙烯催化消除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陈勇;刘善堂;;CeO_x-MnOx/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燃烧氯苯的性能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陈笃慧;杨乐夫;毛通双;蔡俊修;;β-Al_2O_3型高温热稳定材料及其制备法[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10 黄芬芬;易武中;邹世辉;范杰;;喷墨打印合成及组策略筛选正己烷催化燃烧反应多组分介孔金属氧化物催化剂[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7分会: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金光;高温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甲烷催化燃烧中应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年
2 张佳瑾;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实验研究及模型化[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3 戴宇;锰基催化剂上含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催化燃烧[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苑兴洲;过渡金属铬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郑建东;掺杂六铝酸盐高温燃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甲烷催化燃烧中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6 余倩;六铝酸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新能源二甲醚催化燃烧中的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7 赵福真;低浓度CO和甲苯催化燃烧消除催化剂制备及反应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8 吴跃辉;大比表面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合成及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温存;稀土氧化物催化甲烷催化燃烧反应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宏峰;高表面积铈基复合氧化物的制备与催化氧化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启猛;催化燃烧处理丁苯橡胶有机废气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裴甜婕;玻纤瓦楞蜂窝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燃烧VOCs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3 钱伟民;天然气预混催化燃烧的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4 杜小春;甲烷催化燃烧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王盈;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制热技术基础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6 王霁欣;过渡金属氧化物上1,2-二氯乙烷催化燃烧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7 汪正红;铁基类钙钛矿氧化物的甲烷纯氧催化燃烧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凌飞;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燃烧性能[D];浙江大学;2010年
9 符志伟;锰、钴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燃烧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10 吴武玲;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的二甲醚催化燃烧研究[D];汕头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17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117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