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铂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型铂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铂基纳米材料 催化活性 对硝基苯酚还原 乙醇氧化 乙二醇氧化 丙三醇氧化 氧气还原
【摘要】:纳米材料是指几何尺寸达到纳米级尺度水平,并且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由于纳米材料的结构特殊,拥有大的比表面积和一系列块体材料不具备的新效应(如小尺寸效应、界面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等等),在电化学、电子学、传感、光学、催化以及信息存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发展新型纳米材料,调控纳米材料的结构以提高和改善纳米材料的性能是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金属铂(Pt)纳米材料,特别是掺杂了过渡金属的Pt基纳米复合材料,因其催化活性高和稳定性好而被各国学者广泛研究。本研究在实现不同形貌、结构、组分的Pt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进一步提高Pt基纳米材料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主要内容如下:1.多孔铂金纳米花/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以氯铂酸和氯金酸为金属前躯体,4-氨基吡啶为结构导向剂和稳定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运用简单温和的溶液法制备出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的多孔铂金纳米花,而且反应体系中没有添加任何晶种、模板和表面活性剂。我们发现反应温度和4-氨基吡啶的用量对纳米花结构的形成至关重要。与商业Pt/C(50 wt.%)相比,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对催化对硝基苯酚的还原表现出了更高的催化活性(Kn=289×10-3mmol s-1 g-1)和稳定性。2.铂镍纳米雪花/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以氯铂酸和氯化镍为金属前躯体,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和还原剂,乙二胺为表面活性剂和封端剂,利用简单的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铂镍合金纳米雪花/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物理性能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Raman)等技术进行测试表征。该材料对催化对硝基苯酚还原为对氨基苯酚的反应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kn=67×10-3 mmol s-1 g-1)和稳定性。3.一锅法制备多孔花状铂金纳米材料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以氯金酸和氯铂酸为金属前躯体,甲氨蝶呤为形貌调控剂和稳定剂,利用抗坏血酸和水合肼共还原法制备出了铂金合金纳米花复合结构。该方法没有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对燃料电池中阳极乙二醇氧化反应(951.43 mA mg-1)和阴极氧气还原反应(44.42 mA mg-1)表现出了比商业Pt黑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4.一锅法制备铂钯钴三金属合金纳米花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以乙酰丙酮铂、乙酰丙酮钯和乙酰丙酮钴为金属前躯体,以油胺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还原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一水合物为形貌导向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通过简单的一锅溶剂热法合成了铂钯钴合金纳米花。该合金纳米花复合材料具有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对乙二醇电化学氧化展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2347.50 mA mg-15. 多孔珊瑚状钯银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以三氟乙酸钯和三氟乙酸银为金属前躯体,聚乙烯毗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乙二醇为溶剂,利用简单的多元醇高温还原法制备出了多孔珊瑚状钯银合金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特殊的多孔纳米珊瑚结构,其电化学活性面积达到了55.85m2g-1,对丙三醇的电化学氧化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1603.19 mA mg-1)和稳定性。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俊萍,张中太,唐子龙,罗绍华;半导体基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研究进展[J];无机材料学报;2003年05期
2 吕健;杨晓辉;;金属/硅基纳米复合体系制备技术[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徐基磐;;技术装备的进步使基纳金矿开采经济合理[J];国外金属矿采矿;1985年04期
4 梁勇,李亚利,郑丰;高产率低成本激光合成硅基纳米陶瓷粉[J];粉体技术;1995年04期
5 富笑男;赵先林;宋友林;李新建;;利用硅模板制备硅基纳米体系的研究进展[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6 韩桂春,J.查德威克;基纳金矿[J];国外金属矿山;1994年11期
7 姜晓琳;李祯;陆杰;顾瑾;;蛋白质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11年01期
8 昝成;江海峰;张强;李辉;许强辉;史琳;;油基纳米流体的电导率[J];中国粉体技术;2014年04期
9 马贤佳,曹洁明,侯海涛,刘劲松,柯行飞,张防;非水体系合成多种形貌氮化硅基纳米孔材料[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曾戎;刘宏伟;屠美;赵剑豪;查振刚;周长忍;;仿生壳聚糖基纳米纤维的自组装构建[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燕萍;殷政;谭衍曦;曾明华;;一例钴基纳米孔材料在溶剂诱导下出现的单链磁行为[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马智超;徐智谋;邹超;;硅基纳米线的太赫兹发射研究[A];全国第十四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王亮;张海燕;余雪睛;徐娟;;多孔铂基纳米功能材料电化学[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7分会:能源纳米科学与技术[C];2014年
4 张林鄂;李向清;康诗钊;穆劲;;卟啉基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高秋明;;无机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和高性能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傅广生;于威;杜会静;彭英才;李社强;郑志远;;硅基纳米材料的激光烧蚀沉积及其特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7 杨国丽;张公正;李欢军;;粘土基纳米银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林木;顾均;王宇豪;亢立群;张亚文;严纯华;;可见光激发下钌基纳米颗粒催化的室温水相碳氢键功能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4分会:纳米催化[C];2014年
9 陈大明;张晨;孟国文;曾燮榕;孙亚光;吕瑞行;;ZrO_2基纳米超微粉生产技术与粉体特性[A];第四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10 沈明荣;方亮;郑分刚;;BiFeO3基纳米材料在光催化及光伏中的应用[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王传军;走进马里基纳鞋博物馆[N];光明日报;2011年
2 杜文杰;佩乔恩基纳:52秒34[N];中国体育报;2003年
3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 刘志海;乌克兰新总理力主深化改革[N];人民日报;2001年
4 李峻;乌克兰考虑出租本国天然气贮存设施[N];中国石化报;2006年
5 王薇;遭雷击失眠8年,竟发现失眠亦可享受[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王俊鸣;美找到精确制备硅基纳米导线方法[N];科技日报;2004年
7 陶晓怡;昆山科研人员首获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N];江苏科技报;2009年
8 记者吴迎春、黄晓东;李瑞环会见乌克兰总理[N];人民日报;2002年
9 胡小跃;法国再现文学书潮 著名作家纷纷出山[N];中华读书报;2004年
10 ;SI3n4和AL2N3基纳米复合陶瓷刀具[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伟林;硅基纳米波导非线性特性及在超连续谱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程大莉;木基纳米复合材料加工工艺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汪恂;玻璃基纳米复合TiO_2光催化膜的制备与灭菌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陈飞台;TiO_2基纳米结构的吸附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邹斌;新型自增韧氮化硅基纳米复合陶瓷刀具及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柯博;ECR等离子体/离子束平台建设与硅基纳米材料的调控生长[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杨全民;介观结构对Fe基纳米晶合金磁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陆德荣;PTFE基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定量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9 贺海晏;一维氧化硅基纳米结构的电纺制备、微结构控制和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王鸿博;非织造基纳米银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春跃;离子液体基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汪亮;超级电容器用钒基纳米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王东;氧化镓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4 宋沛;新型铂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5 吴丽苹;碘离子调控不同维度Pt基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6 龚明星;Pt基纳米分枝结构的制备及其电催化甲醇性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7 雷海芬;可生物降解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何江流;硅基纳米材料的光学非线性研究[D];华侨大学;2000年
9 马智超;绝缘油基纳米流体性能的实验研究与热导建模[D];湖北大学;2012年
10 戴晓磊;激光化学法合成银基纳米结构[D];天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71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171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