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锂离子电池复合型多孔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2 18:12

  本文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复合型多孔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锂离子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 非溶剂挥发法 ScCO_2诱导相分离法 PVDF-HFP PMMA TiO_2


【摘要】: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因不存在漏液问题、能使电池外观灵活设计、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使其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多孔聚合物电解质能够同时兼顾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综合性能更佳。因此本文分别采用简单实用的非溶剂挥发法和安全环保的超临界CO2(ScCO2)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复合多孔聚合物电解质。采用SEM、DSC、XRD、TGA、拉伸测试、EIS、CV等手段对制备的聚合物膜的微观形貌、结晶度、热性能、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充分表征。研究了制备过程中不同工艺参数对聚合物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实现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统一,使制备的复合多孔聚合物电解质具有实际应用前景。本文首先采用非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复合多孔聚合物电解质。膜材料为PVDF-HFP和PMMA,DMF和EG分别是溶剂和非溶剂。考察了制备过程中的液膜干燥温度、非溶剂EG用量、共混PMMA质量分数和纳米Ti02的添加量对聚合物膜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首先,制备了纯PVDF-HFP基聚合物电解质,并研究了干燥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干燥温度低于60℃时,无法获得一张外观完好的膜;升高干燥温度,膜的孔隙率和电导率不断下降,力学性能则不断增强。然后,不断调高非溶剂EG用量,研究不同非溶剂EG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的孔隙率和电导率随着非溶剂EG用量增加而不断升高;非溶剂用量最大时,离子电导率最高至0.75mS/cm,电化学氧化电位在6V以上。在此基础上,将PVDF-HFP与PMMA共混,研究不同PMMA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PMMA对离子电导率提升效果显著,PMMA质量分数从0升至30%时,离子电导率从0.75mS/cm升至1.53mS/cm,提升两倍多;随着PMMA质量分数增加,膜的表面孔密度、结晶度和热稳定性不断下降,拉伸强度则逐渐增强。最后,将纳米Ti02引入PVDF-HFP/PMMA共混膜中,研究不同纳米Ti02添加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表面孔密度和结晶度随着纳米Ti02的引入逐渐下降;添加量超过2%时,有明显的粒子团聚现象出现,导致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迅速衰减;当纳米Ti02添加量为2%时,制备的复合多孔聚合物电解质综合性能最佳,离子电导率最高为1.68mS/cm,热分解温度在350-C以上,氧化分解电压在6V以上,拉伸强度达21.89MPa;装配成扣式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电池运行平稳,0.2C、0.5C、1C和2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0.2、127.1、114.7和105.3mAh/g,1C倍率下50圈循环效率为90%。本文制备复合多孔聚合物电解质采用的第二种方法为ScCO2诱导相分离法。选用的聚合物为PVDF-HFP,溶剂为NMP。考察了制备过程中的ScCO2压力和温度、聚合物初始浓度和纳米Ti02添加量对聚合物膜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cCO2诱导法制备的聚合物膜为非对称膜,膜截面呈现蜂窝状的大孔结构,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离子电导率,然而拉伸强度偏低。随着ScCO2压力升高,膜的孔隙率和离子电导率不断增大,拉伸强度逐渐下降;而升高ScCO2温度或者增加聚合物初始浓度,膜的孔隙率和离子电导率不断下降,力学性能则逐渐增强。掺杂纳米Ti02能够同时改善膜的电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随着纳米Ti02粒子不断添加,膜的结晶度、孔隙率和吸液率及拉伸强度都先升高而后下降。当纳米Ti02添加量为1%时,制备的复合多孔聚合物电解质综合性能最佳,室温离子电导率高达3.13mS/cm,同时热稳定性较好,电化学稳定窗口较宽,装配成Li/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LiCoO2电池,1C放电容量可达131.9mAh/g,循环50圈,库伦效率始终保持在99%左右。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31;TM9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鹏;陈琦;赵彦超;韩宝航;;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3年24期

2 崔燕南;李榕龙;邓伟;阚成友;;多孔聚合物微球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8期

3 王宇航;张秋禹;马明亮;尹常杰;寇晓康;;多孔聚合物微球成孔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11期

4 丁建东,罗付生,杨光成,宋洪昌,李风生;多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5 江丽芳;王铁飞;侯琳熙;;新型痕量元素高吸附性多孔聚合物的制备[J];广东化工;2009年12期

6 李璐;文秀芳;皮丕辉;程江;杨卓如;;功能型多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06年08期

7 陈忠元;居亚兰;张文锋;朱云峰;李李泉;;一种新型碱性多孔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09年S1期

8 崔永春,王真;微波等离子体对高分子多孔聚合物小球进行表面改性[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9 李澧;冯敏;毕晓东;朱佳廷;;紫外辐射共聚制备含环氧基团的多孔聚合物及其在固定化酶上的应用[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13年01期

10 李璐;程江;杨卓如;;多孔聚合物载药微球活性组分释放机理及模型[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世玲;游波;周树学;武利民;;一步法制备有序多孔聚合物膜及形成机理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2 何成;冯聪;康静艳;武现丽;原思国;;BCMBP自聚合吸附树脂合成及其热性能研究[A];热烈庆祝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中国化学会第16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晓;林耿东;张卫英;李锋;曾伟杰;董声雄;;丙烯酸酯微乳液体系多孔聚合物的形态结构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朱晓群;赵文莉;聂俊;霍峰蔚;;基于MOF有机框架先组装后聚合的方法构建多孔聚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8分会:高分子科学[C];2014年

5 刘鸿志;王灯旭;杨文艳;李立国;冯圣玉;;通过Heck偶联反应构筑有机-无机杂化多孔聚合物[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6 刘瑶;伍绍飞;付县;向璐;喻桂朋;潘春跃;;高CO_2吸附焓的酰亚胺均三嗪基纳米多孔聚合物的合成[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L:高性能树脂[C];2013年

7 张建华;张明峰;郭睿威;董岸杰;;具有开关效应多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对牛血清蛋白的智能负载和控释[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李磊;;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制备纳米多孔聚合物薄膜[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丽娟;基于芳香螺环的有机微孔聚合物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艳;基于乙烯基POSS的有机—无机杂化多孔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2 韩业龙;可溶液加工的二芳基芴类有机光电多孔聚合物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3 冯铁柱;锂离子电池复合型多孔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4 孙超婧;基于噻吩多孔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气体吸附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5 范登森;含金属多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储氢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6 罗敏;共轭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气体吸附性能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7 江腾飞;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8 刘献虎;基于Schiff碱反应的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D];兰州大学;2013年

9 王婉秋;有机多孔聚合物吸附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伍绍飞;含氮、氧、硫三嗪基纳米多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77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177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2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