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肌酐尿素双模板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8 17:30

  本文关键词:肌酐尿素双模板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肌酐 尿素 双模板 分子印迹 吸附


【摘要】:分子印迹吸附材料是一类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的一类吸附材料。已被研究者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其在医药生物领域的应用已成为吸附材料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壳聚糖表面进行肌酐尿素双模板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该吸附材料能同时选择性吸附肌酐和尿素分子,同时由于壳聚糖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避免了蛋白质的不可逆吸附,本研究并将其在血浆中对目标分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摘要如下:1.交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本文采用W/O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球,并通过考察壳聚糖的浓度、醋酸的浓度、搅拌速度、交联剂的浓度、乳化剂的类型、反应时间这几个因素对壳聚糖微球制备的影响。确定反应条件如下:选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在液体石蜡为分散剂的体系中,壳聚糖浓度为3%,醋酸浓度小于3%,按O/W比为3:1的比例搅拌乳化,以司班-80为乳化剂,所制备出的微球球形完整、表面光滑、无粘连。2.肌酐尿素双模板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本研究以交联壳聚糖为基质,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甲叉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制备了肌酐尿素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吸附材料,并且研究了吸附剂对肌酐和尿素的特异性吸附能力。结果表明:水溶液中,吸附材料对肌酐和尿素的绑定能力分别为9.71mg/g和7.45mg/g。且印迹聚合物的绑定能力是非印迹聚合物的1.7倍,这样的研究结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吸附材料在血浆中对肌酐和尿素的特异性吸附奠定了基础。3.模拟血液灌流装置研究了吸附材料对血浆中目标分子的吸附性能本研究通过搭建简易模拟血液灌流装置,对吸附材料蛋白吸附能力,及吸附材料对血浆中目标分子的吸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血浆溶液中,吸附材料对肌酐和尿素的绑定吸附能力分别为9.76mg/g和6.59mg/g。为分子印迹吸附材料在医药生物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31.3;O64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学寅;周丽丽;齐兴义;;贝壳吸附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应用科技;2008年03期

2 ;美国发明新工艺制造二氧化碳吸附材料[J];化工中间体;2012年02期

3 ;可高效回收废水中金的吸附材料[J];金属功能材料;2013年01期

4 ;几种吸附材料对苯蒸气吸附的初步实验[J];广东职业病防治;1976年01期

5 苏茂尧;高m8;;纤维素醚经表氯醇交联制备高吸附材料的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1992年04期

6 陈珏,王京刚;粉煤灰质吸附材料的制备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4年04期

7 吕晓凤;殷平;胡玉才;徐晓慧;;无机吸附材料在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中的应用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年06期

8 骆万兴;刘希光;曲荣君;王玉鹏;;碘吸附材料的吸附类型综述[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9 付新;;二氧化碳捕获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年10期

10 ;美国发明新工艺制造二氧化碳吸附材料[J];化工进展;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琳;姚菊明;;环境友好型纤维素基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I:生物高分子与天然高分子[C];2013年

2 叶飞;;几种吸附材料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效果[A];2009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水挟;吴清华;林日嘉;王禹;;温室气体富集及其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A];热烈庆祝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中国化学会第16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廖学品;;基于皮胶原纤维的吸附材料及吸附特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邀请报告[C];2006年

5 郑易安;王爱勤;;烯丙基硫脲的引入对水凝胶吸附材料性能的影响[A];热烈庆祝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中国化学会第16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杜兆林;郑彤;曹慧哲;王鹏;;吸附法在地表水突发重金属铜污染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7 金伟力;\∫昂浦,

本文编号:1200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200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5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