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C-铁配合物催化苯乙酸甲酯与二乙基硅烷反应的机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NHC-铁配合物催化苯乙酸甲酯与二乙基硅烷反应的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金属配合物 羰基化合物 有机硅烷 硅氢化 反应机理
【摘要】:在有机合成化学中,含羰基化合物的硅氢化是一类非常有价值的反应。此类硅氢加成反应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副反应少等优点,而且可以制得许多用其它方法难以得到的含官能团的有机硅单体或聚合物,进而合成具有耐高低温、耐臭氧、耐腐蚀、无毒无味以及生理惰性等特种化工新材料。近几十年来,研究者开发了适用于含羰基化合物硅氢化反应的各种过渡金属催化剂,尤其是利用具有优良性能的配体与过渡金属合成高活性、高选择性、空气中稳定的廉价催化剂体系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绿色环保、价格低廉的铁配合物催化体系备受人们的青睐。同时,随着理论计算的快速发展和实验手段的进步,有关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催化作用机制也取得一定的突破。本论文采用B3LYP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NHC)Fe(CO)_4催化苯乙酸甲酯和二乙基硅烷的硅氢化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讨论了反应过程中涉及的中间体和过渡态,比较分析了各种可能反应路径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数据,提出了最有利的反应通道,为该类化学反应在实验上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合理的理论依据和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综述了近年来第Ⅷ族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羰基化合物硅氢化反应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Rh、Ru、Fe、Ir反应机理类型和影响条件,并描述了部分主要反应中间体和过渡态以及相关的能量参数。(2)我们对过渡金属催化剂(NHC)Fe(CO)_4(A)解离CO之后形成缺电子配合物(NHC)Fe(CO)_3和(NHC)Fe(CO)_2的各种异构体和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对(NHC)Fe(CO)_3和(NHC)Fe(CO)_2与底物二乙基硅烷或苯乙酸甲酯的配位反应进行了详细地理论模拟计算,我们得出催化活性物种与硅烷的氧化加成产物在热力学上占优势。(3)由(NHC)Fe(CO)_2引发的两条反应路径:在路径I中,(NHC)Fe(CO)_2首先与Et_2SiH_2发生氧化加成得到(NHC)Fe(CO)_2(H)(SiHEt_2);接着苯乙酸甲酯与(NHC)Fe(CO)_2(H)(SiHEt_2)的Si原子发生配位,之后,经历C=O双键插入Fe-Si键的五元环过渡态形成Fe-C键和O-Si键,这一步为反应路径I的决速步,需要克服20.90kcal/mol的反应能垒;最后经历C-H还原消除生成产物,催化剂的再生。路径II是苯乙酸甲酯配位到(NHC)Fe(CO)_2的中心Fe原子上,随后硅烷Et_2SiH_2氧化加成到Fe原子上,接着是底物苯乙酸甲酯的C=O从侧面进攻Fe-Si键并使其断裂,所经历的过渡态为四元环结构,伴随Fe-C键和Si-O键的形成,该步骤为反应的速控步,需要克服44.22kcal/mol的反应能垒,最后是C-H还原消除后生成硅醚产物和催化剂再生。通过比较,路径II要比路径I需要克服的反应能垒高23.32 kcal/mol。(4)由(NHC)Fe(CO)_3引发的反应路径:首先(NHC)Fe(CO)_3与硅烷Et_2SiH_2发生氧化加成生成(NHC)Fe(CO)_3(H)(SiHEt_2);在该化合物的基础上再解离一分子CO生成了与路径I中结构相似的氧化加成产物(NHC)Fe(CO)_2(H)(Si HEt_2),因此,该反应会沿着路径I的方式进行。我们验证并校正了Darcel团队所提出的可能机理,即首先硅烷与(NHC)Fe(CO)_3的氧化加成,之后解离一分子羰基形成(NHC)Fe(CO)_2(H)(SiHEt_2),接着酯的C=O与Si中心发生静电作用,随后经历一个特殊的五元环过渡态使Si-O键和Fe-C键形成,最后C-H还原消除生成产物和催化剂再生。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21.2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灿,柳爱平,刘兴平,王胜德;2-甲基-α-氧基苯乙酸甲酯的合成研究[J];云南化工;2004年06期
2 王永;伍季;张立攀;郭良起;郭彦春;;2-苯硫基-5-丙酰基苯乙酸甲酯的合成研究[J];河南科学;2011年08期
3 万伯顺,,廖世键,徐筠,余道容;双重负载钯催化剂高选择性地催化氯苄羰基化生成苯乙酸甲酯[J];分子催化;1999年03期
4 张青山,邹江;氯吡格雷中间体的合成[J];精细化工;2004年03期
5 张德华,陈才元;微波常压法浓硫酸催化合成对叔丁基苯乙酸甲酯[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6 汪海波,陈佳辉;托品酸的制备[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年11期
7 郭海福,崔秀兰,郝东升,吴燕妮,李志江;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苯乙酸甲酯[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2年01期
8 丁成荣;何胜利;周瑛;项继聪;范杰;高晓茹;张国富;;2-甲氧基亚氨基-2-[(2-四氢吡喃)-2-氧基-苯基]-乙酸甲酯的合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9 李焰;张洪权;周叶兵;刘杰;陈祖兴;刘钊杰;;(αE,E)-α-(甲氧亚氨基)-2-[1-(芳香醛酮肟氧基)甲基]苯乙酸甲酯的立体选择性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2006年01期
10 丁成荣;沈方烈;赵晓宝;徐丹敏;夏光华;;3-[α-甲氧基亚氨基-α-(2-羟基苯基)-甲基]-5,6-二氢-1,4,2-二VA嗪的合成[J];农药;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忠文;李正名;刘天麟;;2-苄氧基苯乙酸甲酯合成方法的改进[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秦晓飞;NHC-铁配合物催化苯乙酸甲酯与二乙基硅烷反应的机理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邢庆娜;嘧菌酯及相关中间体的合成工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08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208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