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法判别鲍鱼品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法判别鲍鱼品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近红外 鲍鱼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簇类独立软模式法
【摘要】: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三种鲍鱼快速分类方法进行研究,为鲍鱼分类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使用JDSU便携式红外光谱仪采集产地为莆田的91只,18月龄的绿盘鲍、皱纹盘鲍和红壳鲍三种鲍鱼的光谱数据。分别采用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建立三种鲍鱼的快速分类模型。结果表明,一阶导数处理后SIMCA模型达到最优;先平滑后二阶导数或者单独使用均值中心化处理能使PLS-DA模型达到最优,其中PLS-DA模型效果更好,训练集和检验集的分类识别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7%,能满足鲍鱼现场快速分类的要求。
【作者单位】: 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分类号】:O657.33;TS254.7
【正文快照】: 2.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193*通讯联系人自古以来人类就有捕捞鲍鱼的行业,但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野生鲍鱼资源日益减少,市场求过于供,因此鲍鱼的人工养殖行业应运而生[1]。市面上常见的鲍鱼种类繁多,如果没有大量、长期的经验积累,遇到性状相似的鲍鱼就很难鉴别。不同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楼乔明;杨文鸽;张进杰;徐大伦;徐杰;薛长湖;;皱纹盘鲍内脏脂质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13年05期
2 毕远溥,蒋双,刘海映,薛克,董婧;温度、体重对皱纹盘鲍耗氧量和排氨量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0年05期
3 倪锦;沈建;;冷海水喷淋对皱纹盘鲍生态冰温保活的影响[J];现代食品科技;2013年05期
4 于金海;王品虹;李春艳;徐高蓉;常亚青;;皱纹盘鲍“足萎缩症”幼鲍超微结构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7年05期
5 隋国斌,杨凤,孙丕海,雷衍之;铅、镉、汞对皱纹盘鲍幼鲍的急性毒性试验[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王竹清;李八方;李平林;刘璐璐;姚艳春;赵雪;;皱纹盘鲍性腺脂质成分分析[J];中国海洋药物;2011年03期
7 宋子刚;谈谈鲜活皱纹盘鲍的烹调[J];烹调知识;1996年03期
8 吕妙兄;刘书成;屈小娟;章超桦;吉宏武;高加龙;;高密度CO_2处理对皱纹盘鲍肌肉品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9 ;海味之冠在大连[J];海洋世界;2011年05期
10 刘艳青;李兆杰;李国云;刘小芳;薛长湖;;雌、雄皱纹盘鲍内脏脂肪酸及磷脂组成的比较分析[J];食品科学;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加琦;王轲;孙辉;何庆国;徐步金;刘晓;;皱纹盘鲍2个选育系间群体交配苗种的温度耐受性评价[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刘晓;张国范;赵洪恩;;皱纹盘鲍“中国红”品系的选育[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刘贤德;刘晓;郭希明;高其康;张国范;;皱纹盘鲍遗传连锁框架图谱的构建[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5年
4 王劭雯;李加琦;房沙沙;刘晓;;皱纹盘鲍幼鲍对低盐和高盐海水的耐受性初步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摘要集[C];2011年
5 吴富村;刘晓;张国范;;皱纹盘鲍稚、幼鲍期壳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全国贝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蔚芳;麦康森;张文兵;姚春凤;;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Ino)对饲料中硒的需要量及其免疫反应的研究[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7 宋振荣;陈月忠;黄健;杨小强;任保卫;;南方海域养殖皱纹盘鲍高温期死亡原因分析[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黄璞;刘晓;周一兵;张国范;;温度对不同家系皱纹盘鲍代谢和同化效率的影响[A];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3年
9 王竹清;李平林;李八方;;皱纹盘鲍性腺脂质成分分析[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邓岳文;刘晓;张国范;;不同温度条件下皱纹盘鲍家系的生长比较和综合评价[A];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自然;皱纹盘鲍杂交新品系长速快 品质优[N];中国渔业报;2004年
2 黄喜祖;东山成功育成皱纹盘鲍与黑鲍二代苗[N];中国渔业报;2005年
3 于美志;“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缩短了养成周期[N];中国渔业报;2010年
4 徐向阳;院地合作 领跑经济[N];福建科技报;2007年
5 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高级工程师 杨铭;健康养鲍技术[N];福建科技报;2011年
6 范垂声 本报记者 金春华;与海洋生命共舞[N];辽宁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王建高 特约记者 邢桂方;杂交鲍引领中国蓝色产业浪潮[N];科技日报;2005年
8 马力;福建杂交鲍成活率提高21%[N];中国渔业报;2011年
9 记者 陈建平 通讯员 孙卫锋;秀屿:渔排上的别样新春[N];福建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邵文杰;鲍鱼育种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宁;温度、盐度对皱纹盘鲍“97”选群生长发育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2 吴成龙;皱纹盘鲍抗氧化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营养调控下表达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付京花;脂溶性维生素对皱纹盘鲍代谢反应和贝壳生物矿化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丁鉴锋;皱纹盘鲍溶菌酶及两种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克隆与表达[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5 李加琦;皱纹盘鲍配套杂交体系的建立、评价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6 王明玲;养殖皱纹盘鲍杂交种对土著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及种间渐渗杂交的遗传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吴富村;皱纹盘鲍的遗传育种与养殖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8 束靖;皱纹盘鲍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亓海刚;皱纹盘鲍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标记开发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10 郑明刚;皱纹盘鲍表达序列标签及免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春暖;鲍杂交育种技术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2 王圣;皱纹盘鲍内参基因筛选及C型凝集素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3 杨宝丽;皱纹盘鲍养殖水体及其消化道中细菌动态变化特征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4 李俊元;不同温度条件下皱纹盘鲍幼鲍对低盐胁迫的响应及渗透压调节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5 王洪旭;酸降解法分析皱纹盘鲍及皮氏蛾螺中多糖的结构与分布[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6 高兴盛;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皱纹盘鲍品质的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6年
7 贾艳丽;青岛皱纹盘鲍新品系耐高温性能研究[D];天津农学院;2015年
8 蒋玉荣;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精子和幼虫低温保存的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6年
9 胡冰;皱纹盘鲍剥离后苗种存活性状及1龄苗种越冬存活性状的遗传评估[D];大连海洋大学;2016年
10 姚春凤;皱纹盘鲍糖和锰营养生理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11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211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