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器的优化及其在毛细管电泳检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1-22 11:06

  本文关键词: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器的优化及其在毛细管电泳检测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毛细管电泳 非接触式电导检测 运算放大器 最佳频率 反馈电阻 无机离子


【摘要】: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技术(C~4D)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试样用量少、仪器简单适合制作成便携式装置等优点,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该检测方式适合细内径毛细管,是毛细管电泳(CE)的一种理想的检测手段。如今毛细管电泳电容耦合非接触式电导检测技术(CE-C~4D)已应用于药物分析、食品分析和环境分析等众多领域。提高其检测灵敏度,实现微型化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对该检测器的性能进行了优化,并将其运用在食品和环境样品的毛细管电泳分析中,工作的创新性在于:1.研究了电导检测线路中可能对其性能起到影响作用的因素,并解释了信号变化的规律,对检测器电子线路的设计提供了依据;2.通过对电导检测线路的合理设计,实现减少噪音干扰、提高检测灵敏度降低检出限的目的,搭建了性能优良的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器。3.通过对背景电解质等优化,建立了阴、阳离子的CE-C~4D分析方法,可实现样品中阴、阳离子组成的简单直观的分析,方法可靠性好,检测速度快。本论文分以下四个章节:第一章,简要地总结了C~4D的原理、基本构成和研究进展,介绍了CE-C~4D在药物分析、食品分析和环境分析上的应用。第二章,研究了C~4D中不同的激发频率、反馈电阻、毛细管内径对不同运算放大器的信号的影响,解释了信号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检测器的信号输出大小主要由反馈电阻决定,最佳激发频率是由运算放大器和反馈电阻共同决定,同时毛细管直径越小,输出电压的单位截面面积效率越高。第三章,设计制作了一种微型C~4D。在第二章所述结果的基础上,合理设计优化检测器线路,减少检测器体积,制作了一种微型化的、能利用电脑USB接口直接供电的C~4D检测器。该电导检测装置体积小(10.5×8×3.5 cm),结构简单。考察了该检测器的性能,证明其适用于CE的高灵敏度检测,其中K~+、NH4~+、Ca~2+、Na~+、Mg~2+、Li~+等离子的检出限在8.7-79.9 nmol/L之间。第四章,建立了一种CE-C~4D检测无机阴离子的方法。以聚乙二醇(PEG)作为背景电解质添加剂,研究了添加剂对粘度、流动电势和zeta电势等的影响,发现该添加剂可以提高分离效率和缩短出峰时间。在30 cm有效长度的毛细管中,采用20 mM MES/His+5%PEG为背景缓冲液,施加+15 kV分离电压,3分钟左右即可成功分离Cl-、NO~2-、NO~3-、SO~42-和F`-等5种阴离子,检出限在0.26-0.48μmol/L之间。这个CE-C~4D方法也成功地运用于分离检测空气中的微粒中可溶解的阴离子。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5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水锋;王立世;党志;黄新建;刘笑笑;肖明威;;方波激发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器信噪比的影响因素研究[J];分析试验室;2008年02期

2 邵又雅;电解电导检测器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丛刊;1982年02期

3 庞世tD;微型电导检测器[J];环境科学;1986年03期

4 吴权极;欧庆瑜;俞惟乐;;霍尔电导检测器的选择性及响应因子[J];分析化学;1987年05期

5 ;气相色谱分析电导检测器初试成功[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00期

6 张淑英,王晋q;微电导气相色谱法测定气体中痕量总硫[J];色谱;1985年S1期

7 鲁蕴甜;王力春;;离子色谱-电导检测器测定废水中的铬(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8期

8 康卫理;裂解电解式电导检测器在SF_6裂化产物分析中的应用[J];河北电力技术;1997年05期

9 顾雯雯;温志渝;徐溢;温中泉;梁凤飞;;侧壁四电极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器(英文)[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12年06期

10 马国军;;离子色谱电导检测器测定酱腌菜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J];现代科学仪器;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廖红华;低电压毛细管电泳芯片集成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贞理;非接触电导检测器的响应研究及食品中痕量塑化剂与染料检测[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伶慧;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器的优化及其在毛细管电泳检测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6年

2 朱为维;电泳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梁凤飞;低电压电泳芯片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张会明;非接触电导检测器与离子色谱联用及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5 王宁;基于ARM9的便携式非接触电导检测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14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214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9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