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1,8-萘酰亚胺类衍生物的结构特性对其吸收和发射光谱影响的密度泛函研究(英文)

发布时间:2017-11-24 13:18

  本文关键词:1,8-萘酰亚胺类衍生物的结构特性对其吸收和发射光谱影响的密度泛函研究(英文)


  更多相关文章: -萘酰亚胺 前线轨道 吸收光谱 发射光谱 密度泛函


【摘要】:利用B3LYP/6-31G(d)方法优化了一系列N取代1,8-萘酰亚胺类物质的结构,利用含时密度泛函TD-B3LYP/6-31+G(d)方法及C-PCM模式,计算了它们在气相及二氯甲烷溶剂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利用计算得出的前线轨道电子云分布及其对应的能级对它们的取代基对电子吸收光谱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此种方法计算出的二氯甲烷溶剂中的1,8-萘酰亚胺的吸收光谱与实验光谱比较吻和。取代C=O基团的C=N基团及其成环在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酰亚胺结构上的改性即C=N基团的引入及在萘环上取代基一方面引入了结构上的不对称性,导致了衍生物的偶极矩的增大;同时结构上的改性扩展了萘酰亚胺共轭结构。4位取代NO_2衍生物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Mulliken原子电荷比5位多一些,这意味着5位取代NO_2衍生物提供了较多的电子。对N(Ph)_2和N(Me)_2衍生物而言,他们4位取代衍生物提供了更多的电荷。前线轨道电子云表明:O=C—N—C=N基团改性扩展和N(Me)_2,N(Ph)_2和NO_2取代基拓展了这类分子的π—π*跃迁范围,从而使得前线轨道能级差降低,它们的吸收和发射光谱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红移。对给体取代基而言,它们的4位是电子传输态;对受体取代基NO_2而言,它们的5位是电荷传输态。当NO_2基团与C=O基团在同一侧及当N(Me)_2和N(Ph)_2与在C=N在同一侧时,此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传导特性。从化合物1到4,吸收光谱红移了139nm。电荷传输越明显,吸收光谱红移的就越多。O=C—N—C=O的结构改性及其电荷传输机理为今后的萘酰亚胺类物质的分子设计提供了设计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光电功能材料工程实验室;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基金】: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Committee(21173042,21201034) support by the Priority Academic Program Development of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project(XJGKT14-04)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2242014k10025,3207045419) the financial assistance from Nan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2014-030002) the high performance computation platform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分类号】:O621.13
【正文快照】: Introduction 1,8-naphthalimide derivatives(NI,Fig.1)recently have been widely utilized as dyes and luminescent materials because of chromophores’properties in visible light region.High electron affinit[y1],wide ga[p2-3],and low reduction potential[4],m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俭辉;刘程彬;王斓;桂建舟;杨鹏;;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J];合成化学;2013年05期

2 徐冬梅;任绳武;;1,8-萘酰亚胺分散染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染料工业;1992年03期

3 张鉴锋,黄天宝,钱旭红,王清春;硫代-1,8-萘酰亚胺的合成及表征[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4 黄淼;余亦华;陈群;徐敏;;可聚合萘酰亚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光谱研究[J];波谱学杂志;2009年04期

5 齐齐;哈涌泉;孙岳明;;1,8-萘酰亚胺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3年19期

6 梅文明;;1,8-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2年01期

7 张业;王凯;义祥辉;覃雯;王恒山;;超声波辅助下合成一些1,8-萘酰亚胺衍生物[J];有机化学;2011年04期

8 徐文连;蒋伟;;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08年09期

9 玄学民;白哲革;党国栋;赵晓刚;周宏伟;陈春海;;一种可溶性聚萘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10期

10 陈军;陈婉容;董灵茜;王幸逸;戚林军;金正能;;两种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J];广州化工;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川;朱凯娟;姜文娟;李亚娟;;碱诱导的萘酰亚胺分子开关[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李晓川;朱凯娟;姜文娟;李亚娟;;萘酰亚胺双体的合成与光学性质[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马金飞;徐括喜;李殿秀;袁保重;赵永德;;含杂环的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李冲;Matthew P.Aldred;张国峰;龚文亮;朱明强;;萘酰亚胺取代的二芳烯荧光分子开关的合成及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王世敏;;以萘酰亚胺为发色团的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6 吕敬松;周成合;;新颖的萘酰亚胺炔化物自组装[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张良;许胜杰;李胜辉;王书香;张金超;;新型吡唑基修饰萘酰亚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细胞毒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8 郭祥峰;朱宝存;刘媛媛;张宇;贾丽华;钱旭红;;4-(氮杂-15-冠-5)-1,8-萘酰亚胺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及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付梅艳;肖义;;基于萘酰亚胺—方酸双发色团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10 齐齐;哈涌泉;蒋银花;孙岳明;;新的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和光谱学性质的密度范函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艳;1,8-萘酰亚胺类荧光探针分子光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4年

2 金正能;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含1,8-萘酰亚胺官能团的荧光聚合物[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李鹏;含六元酰亚胺环结构聚萘酰亚胺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马国春;新型萘酰亚胺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王玉霞;基于多胺修饰的萘酰亚胺、黄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评价[D];河南大学;2013年

6 吴爱斌;新颖萘酰亚胺类抗肿瘤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性能[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宇;由1,8-萘酰亚胺和硫脲构成的光谱探针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娄静静;萘酰亚胺类CN~-/F~-比色型化学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余磊;基于氨基酸的手性酰亚胺类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4 余颖昊;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苦味酸的检测和四苯乙烯类衍生物的合成[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孙京府;具有聚集诱导荧光特性的树形萘酰亚胺分子的合成及其荧光探针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王少红;基于萘酰亚胺类新型荧光染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施锐言;萘酰亚胺的氨基迫位效应对荧光传感性能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8 玄学民;一种有机可溶性聚萘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吴江;萘酰亚胺类化合物光电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杨瑞;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光谱性能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22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222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c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