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磁性镉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识别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04:05

  本文关键词:磁性镉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识别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磁性离子印迹 识别性能 富集


【摘要】:磁性离子印迹聚合物(M-IIP)是将磁性材料和离子印迹技术相结合而制备的高分子聚合物,不仅对模板离子具有特异的选择吸附能力,还能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实现快速分离。本文采用表面印迹法制备以镉离子为模板的磁性离子印迹聚合物(M-IIP),并对聚合物的表面特征、吸附性能、固相萃取性能等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乙烯基修饰的Fe3O4@SiO2为磁性载体,Cd2+为模板,甲基丙烯酸(MAA)和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表面印迹法制备镉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制备过程中溶剂(致孔剂)、功能单体、交联剂等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乙腈/水(体积比4:1)作为溶剂,MAA-AM混合物(摩尔比3:1)作为功能单体,模板离子与功能单体的摩尔比为1:4:4,模板与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20时,制备的磁性离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磁性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对印迹聚合物的洗脱条件、pH值、吸附选择性、静态吸附性能以及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2 M的盐酸洗脱模板,回收率可达到90%,满足洗脱要求;洗脱8h即能将模板离子全部洗掉;当溶液pH4时会影响印迹物的吸附性能;通过静态平衡吸附实验对吸附过程中不同初始浓度的标准溶液对印迹物的吸附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与磁性非离子印迹物(M-NIP)相比较,M-IIP对Cd2+具有较好的吸附性,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46.8 mg/g和14.7 mg/g;采用不同等温线性模型对M-IIP吸附数据进行拟合,相较于langmuir模型、langmuir-Freundlich模型,印迹聚合物的静态吸附更适合于Freundlich模型,相关系数平方R2=0.9733;磁性离子印迹聚合物在35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通过选用不同动力学模型对吸附动力学曲线数据进行拟合,相较于Lagergren一级动力学模型,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吸附更符合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平方R2=0.9963。对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吸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IIP对Pb2+、Cu2+、Ni2+的吸附量明显比Cd2+低,M-IIP对吸附Pb2+、Cu2+、Ni2+的选择性因子分别为3.17、2.97、2.57;采用2 M的盐酸对M-IIP进行洗脱再生实验,经过洗脱5次后回收率仍能达到90.7%。将制备的磁性镉离子印迹聚合物对大米消化液中的镉进行富集,洗脱后测定洗脱液中的镉离子浓度,计算大米中镉的含量。本法的检出限为0.5μg·kg-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19%(n=10,C=1.5 ng·mL-1);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均在80%-103%,RSD%为1.15%-4.76%。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31.3;O64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明岩;李壮志;李俊杰;赵春英;;Cu(Ⅱ)印迹交联壳聚糖吸附剂的制备与选择性吸附的研究[J];电镀与精饰;2015年05期

2 徐小艳;徐莉;黄孟菱;林咏诗;雷千蕴;;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特性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5年03期

3 庄晓虹;席铭鑫;闫晓丽;;2种吸附剂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吸附行为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12期

4 王玫;邓芳;;磁性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4年09期

5 胡杨;易世雄;孙胜;邓一民;简新懿;;羊毛铁配合物的配位反应及其氧化降解作用[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6 史蕊;李依丽;尹晶;杨珊珊;;玉米秸秆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动力学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08期

7 张惠欣;窦倩;金秀红;高前;孙冬雪;;磁性铅(Ⅱ)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吸附性能[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4年02期

8 吕海霞;安洪涛;;镉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09期

9 杨峰;宁正福;孔德涛;彭攀;赵华伟;;页岩甲烷吸附等温线拟合模型对比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11期

10 吴海锋;裘俊红;;离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J];浙江水利科技;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1236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236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d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