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基于杂多酸盐和2,2’-联吡啶类衍生物的簇合物的合成和性能

发布时间:2017-12-12 14:40

  本文关键词:基于杂多酸盐和2,2’-联吡啶类衍生物的簇合物的合成和性能


  更多相关文章: 4 4’-二甲基-2 2’-联吡啶 Keggin型杂多酸 4 4’-二甲酸-2 2’-联吡啶 晶体结构 质子导电性


【摘要】:我们通常把以质子为电荷载流子的一类功能材料叫作质子导体。质子导体可以作为许多电化学装置的固体电解质,它们在燃料电池、氢电解质、生物医药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通常情况下,由质子和杂多阴离子组成的具有Keggin型结构的杂多酸是一种良好的低温质子导体。有机分子2,2’-联吡啶类衍生物(4,4’-二甲基-2,2’-联吡啶、4,4’-二甲酸-2,2’-联吡啶)因其吡啶环上的两个N原子是极好的配位点,可以作为一类良好的有机配体。其中,4,4’-二甲基-2,2’-联吡啶的取代基—甲基是疏水基;4,4’-二甲酸-2,2’-联吡啶的取代基—羧基是亲水基,其羧基自身也可以提供质子。这样,我们就设想把Keggin型杂多酸盐和上述提到的两种2,2’-联吡啶类衍生物自组装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担载型杂多阴离子簇合物应该也是一种良好的质子导体.在本论文中,首先,我们利用4,4’-二甲基-2,2’-联吡啶(dmbipy)、过渡金属离子Cu~(2+)和具有Keggin型结构的杂多酸合成出两种担载型杂多阴离子簇合物。我们对这两种化合物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性能的测试。其中,晶体学结构表征结果显示这两种化合物分别为:{[Cu(dmbipy)(H_2O)_2Cl_(0.5)]_2[PW_(12)O_(40)]}·7H_2O(化合物1)和{[Cu(dmbipy)(H_2O)_3]_2[SiW_(12)O_(40)]}·7H_2O(化合物2).我们从两种化合物的X-射线单晶衍射图谱中可以看出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晶体结构均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每个杂多酸阴离子通过两个端氧分别连接一个金属有机配位阳离子形成了对称双担载型簇合物结构,杂多酸阴离子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均作为双齿配体存在于簇合物的结构中。我们从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红外光谱的图谱数据中显示出杂多阴离子以及有机双齿氮配体4,4’-二甲基-2,2’-联吡啶的红外特征峰;热重分析结果显示,当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环境温度从室温升至100°C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失重,说明在这个升温的过程中这两种化合物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均未被破坏;电化学交流阻抗结果分析显示,两种化合物在温度为100°C、相对湿度在35%~98%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质子导电性能,它们的质子导电率均可达到10-4~10-3 S·cm-1;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分析表明,两种化合物在进行电化学交流阻抗前后,其粉末样品的框架结构未发生变化。其次,我们又通过另一种有机分子4,4’-二甲酸-2,2’-联吡啶(H_2bpdc)和具有Keggin型结构的杂多酸盐合成出两种担载型杂多阴离子簇合物,{[Cu(H_2bpdc)(H_2O)_2Cl_(0.5)]_2[PW_(12)O_(40)]}·7H_2O(化合物3)和{[Cu(H_2bpdc)(H_2O)_3]_2[SiW_(12)O_(40)]}·7H_2O(化合物4)。我们对这两种化合物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性能的测试。其中,化合物3和化合物4的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分析表明两种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均为单斜晶系且都属于C2/c空间群,每个杂多酸阴离子通过两个端氧分别连接一个金属有机配位阳离子形成了对称双担载型簇合物结构,杂多酸阴离子和4,4’-二甲酸-2,2’-联吡啶均作为双齿配体存在于簇合物的结构中。我们从化合物3和化合物4的红外光谱图谱数据也显示出双齿有机氮配体4,4’-二甲酸-2,2’-联吡啶和杂多阴离子的特征峰;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范围在20~100°C时,失重很小,框架结构完好未被破坏;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的图谱分析表明,化合物在进行交流阻抗的前后,其粉末样品的结构未发生变化;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的结果表明,化合物3和化合物4在相对湿度范围在35~98%、温度在100°C的条件下显示出了优良的质子导电性能,其质子导电率数值可达到10~(-4)~10~(-3) S·cm~(-1)。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温玲玲;马亚娟;胡秀娟;;酰基硫脲金属簇合物的研究和发展概况[J];广东化工;2012年06期

2 宋龄瑛,黄宁兴;金属簇合物的发展概况与研究趋势[J];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3 蔡元坝,陈红兵,黄子祥,,康北笙;立方烷型四核钼簇合物和含吡咯啶二氨基甲酸二核钼簇合物的质谱研究[J];质谱学报;1996年01期

4 窦建民,胡春华,姚海军,李雪,金若水,郑培菊;簇外环化镍十硼烷簇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J];化学学报;2000年07期

5 韩瑞敏;含磷、硫桥基铁羰基簇合物的结构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0年02期

6 邓良容;;含硫金属簇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7 吴育飞,吴建军,史平乐,戚秀菊,阎江敏,董兰;过渡金属卤化物和羧酸盐簇合物的键价计算与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金成树;复杂结构簇合物的新稠合规则[J];高师理科学刊;2002年04期

9 吉东生,刘树堂,于世泳;合成簇合物的新方法——劈开组合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2年03期

10 单永奎,戴立益,余淑媛,叶生荣,何鸣元;多元多金属含氧簇合物[J];化学通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莲;江飞龙;林郑忠;洪茂椿;;系列多核钒氧簇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王泉明;;发光币金属簇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王云红;韦联强;曾明华;;7+1共晶型镍、钴基簇合物的掺杂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代俊;曾明华;;“7+1”型八核钴簇合物的合成、固-液结构相关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张素云;徐斌;陈砚美;李亚红;;一个新颖的六核锰簇合物的合成、结构与磁性[A];中国晶体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梁福沛;陈自卢;王修建;张中;王凯;邹华红;;顺磁金属离子簇合物的组装及其磁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3分会:晶体工程[C];2014年

7 孔祥建;龙腊生;郑兰荪;;多核稀土簇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A];中国晶体学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小分子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刘彩明;;多核锰簇合物:从磁性分子材料到多功能分子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郑寿添;杨国昱;;一个新的砷钒簇合物的水热合成及结构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汪芳明;陈立庄;芦昌盛;李一志;孟庆金;;微环境的改变对四核镍簇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性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阳阳;金属—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D];吉林大学;2016年

2 盛鸿婷;多核烷氧基稀土碱金属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催化性能[D];苏州大学;2007年

3 戴立益;新型多元取代多金属含氧簇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离子液体化学行为[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崔继文;金属—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D];吉林大学;2008年

5 马登学;硼(铝)的叠氮簇合物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6 卢玉坤;非经典金属—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D];吉林大学;2009年

7 刘亚冰;非经典钨(钼)—钒—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D];吉林大学;2007年

8 余淑媛;纳米多金属含氧簇合物/多孔材料的组装、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肖利娜;金属—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段为杰;钼(钨)-(钒)-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侍月芹;具有新颖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表征[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慧慧;新型多钒氧簇的溶剂调控合成及性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付立微;钼—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D];吉林大学;2016年

4 李瑜;基于肟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5 苏护超;具有光电活性的有机—无机杂化钛氧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6 侯婕;钛氧簇合物合成和光电性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李小雨;硫银簇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8 吴志丹;与(C=S)NH相关的铁硫簇合物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9 李春洪;乙醇与水簇合物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10 周湖兰;镍、钴掺杂的二十核铜氧球簇的自组装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82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282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7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