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热解温度鸡骨炭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重金属吸附性能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热解温度鸡骨炭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重金属吸附性能的研究
【摘要】: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人为因素造成的水环境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这些重金属可以通过摄食进入水生生物体内,经过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作用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因此,对重金属水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已成为当前亟待妥善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吸附法是一种非常有效并且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重金属处理方法,具有吸附材料来源广泛、吸附容量高、去除速率快和操作简便等优点。本研究以鸡骨的资源化利用及其在水中重金属处理的应用为主要思路,利用餐饮业常见的废弃物鸡骨头为原料,通过在不同温度下(500、600和700?C)缺氧热解的方式制备成黑色的鸡骨炭(CBC500、CBC600和CBC700),通过热重分析(TG-TDA)、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BET)、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和静态吸附解吸实验考察热解温度对鸡骨炭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以及对水中Cd(Ⅱ)和Cu(Ⅱ)吸附性能。研究获得的结论如下:(1)由XRD、BET和SEM表征结果可知,鸡骨经过热解制备的鸡骨炭表面粗糙并且形成了具有一定的凹坑和沟槽的层状结构,比表面积、孔隙容量大大增加。鸡骨炭中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并且在700?C时羟基磷灰石未发生分解,晶体结构依然稳定。(2)三种鸡骨炭都能有效去除水中的Cd(Ⅱ)、Cu(Ⅱ)。利用Langmuir能更好地拟合鸡骨炭对Cd(Ⅱ)和Cu(Ⅱ)的吸附过程。三种鸡骨炭对Cd(Ⅱ)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91.69、88.48和69.18 mg/g,对Cu(Ⅱ)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81.33、74.8和67.76mg/g。饱和吸附量随鸡骨炭的热解温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500?C的鸡骨热解温度得到的鸡骨炭对Cd(Ⅱ)、Cu(Ⅱ)的吸附性能更好。p H较低的条件下不利于鸡骨炭去除水中的Cd(Ⅱ)、Cu(Ⅱ)。在p H介于3到7时,鸡骨炭对Cd(Ⅱ)、Cu(Ⅱ)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说明鸡骨炭在处理重金属废水时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3)三种鸡骨炭对重金属的吸附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扩散模型,吸附是自发和吸热的过程,对重金属的吸附具有介孔吸附剂的吸附特征,为先单层吸附后多层吸附。超纯水、HNO3和Na OH三种解吸剂对Cd(Ⅱ)和Cu(Ⅱ)的解吸率最好的是HNO3。(4)由FT-IR表征结果可知,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鸡骨炭中一些官能团逐渐损失。CBC500中的羟基官能团要多于CBC600和CBC700。在CBC500中存在的C—H键伸缩振动,羧基、醛、酮和酯的C=O键伸缩振动以及酰胺类物质的N—C=O键伸缩振动都在CBC600和CBC700中有相应地减弱或者消失。通过CBC500吸附重金属离子前后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对比可知,骨炭吸附Cd(Ⅱ)、Cu(Ⅱ)时起主要作用的活性基团为羟基和PO43-基团,而其余含碳官能团(如C—H、C=O)在重金属吸附时也有辅助作用。CBC500对水中Cd(Ⅱ)、Cu(Ⅱ)吸附效果比CBC600和CBC700更好的原因可能就是在于—OH和C—H、C=O上。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O64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光泉;重金属废水的危害及治理[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4年04期
2 黄玲,刘峙嵘,李传茂;泥煤净化重金属废水[J];化工时刊;2005年04期
3 孙琪娟;;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及展望[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5期
4 黄琼玉;傅贤书;;转化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J];环境工程;1983年02期
5 鼎;;腐植酸及其制剂处理重金属废水鉴定会在青岛举行[J];江西腐植酸;1983年02期
6 许景文;;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技术[J];净水技术;1987年01期
7 王绍文;重金属废水的危害及防治[J];金属世界;1997年05期
8 陶红,徐国勋,马鸿文;13X分子筛处理重金属废水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0年05期
9 曹姝文,袁启顺,梅作汉,何瑞华,俞盛,李松汉;重金属废水治理试验[J];水处理技术;2002年01期
10 张建梅,韩志萍,王亚军;重金属废水的治理和回收综述[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齐剑英;张泽彪;陈永亨;;黄铁矿处理重金属废水及其表面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现状与展望[A];2009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牛俊;;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A];中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十六期)[C];2011年
4 宋显洪;周志鹤;;微孔精密过滤机处理重金属废水[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平;陈永亨;齐剑英;;黄铁矿处理重金属废水[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镭;曾永刚;张毅;;铅锌选矿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羽;胥焕岩;;磷灰石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尔丽珠;;离子交换树脂法移动处理重金属废水[A];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冯彬;张利民;;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现状与展望[A];全国镀膜与表面精饰低碳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杨燕;陈天虎;陈冬;李平;史亚丹;朱晓;;保护气氛下煅烧胶状黄铁矿去除水中铜离子的影响因素[A];2012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张莺;贺州重金属废水入江:监管难还是监管缺?[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2 迟平;采矿废水重金属处理难题攻克[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钟楠;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处理实现零排放[N];中国环境报;2006年
4 记者 仇方迎;生物技术治理重金属废水污染获得成功[N];科技日报;2008年
5 仇方迎;生物技术治理重金属废水污染取得成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6 本报通讯员 王双瑾 王蒙;西安彻查涉重金属企业[N];中国环境报;2012年
7 记者 张晓红;“洗”出重金属废地变良田[N];珠海特区报;2012年
8 记者 李鹏;重金属致癌仍存疑[N];北京科技报;2013年
9 罗艾东;电化学新技术高效处理重金属废水[N];中国化工报;2011年
10 见习记者 陈业奇;将核查重金属排放现状[N];东莞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民;滇池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及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强;紫根凤眼莲对水中四种重金属的去除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一良;负载PEI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制及其深度去除水中重金属的特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周奇;粘土矿物的有机功能化及其重金属吸附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5 徐升;苎麻麻骨吸附重金属机理及吸附材料的制备[D];南昌大学;2016年
6 邹绍芳;重金属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在海水检测中应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陈新才;重金属在土壤—微生物界面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D];浙江大学;2006年
8 杨雷;水泥工业处理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的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陈玉成;表面活性剂对植物吸收土壤重金属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张明亮;煤矸石产酸潜力及粉煤灰与马粪堆肥吸附重金属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俊斌;改进BCR提取协同ICP-MS法对大宝山横石河重金属及其形态的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吴帅华;电场强化炭膜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3 吴翠红;三维有序大孔重金属吸附剂制备及其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杜佳;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深度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5 倪玮怡;上海市郊土壤—蔬菜系统中重金属来源及贡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杨雨嘉;四种重金属离子对曲壳藻生长情况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7 马宇轩;沈阳城郊耕地重金属Cd、Ni含量分布与变化特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8 宋伟;诱导结晶组合工艺处理含铁重金属废水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张景;复合MnO_2-Fe_3O_4吸附水中重金属及其循环利用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10 黄智宁;重金属在锰矿区溪流及水生植物中的迁移转化与环境风险[D];广西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84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284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