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多级孔二氧化钛微球用作高效液相色谱柱填料的色谱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3 12:17

  本文关键词:多级孔二氧化钛微球用作高效液相色谱柱填料的色谱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二氧化钛 液相色谱 填充柱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行业对分离分析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得以迅速的发展。然而,随着色谱柱填料粒径的减小,柱压增加速度明显,这就使得如何平衡粒径与柱压、柱效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研发型色谱材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相比于传统的硅胶填料,二氧化钛具有更宽的p H稳定性、更高的机械强度以及更好的热稳定性,并且可以选择性的吸附磷酸化的有机物、这就使得二氧化钛微球作为色谱介质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二氧化钛色谱介质还存在粒径小、柱压高、易团聚等缺点。本论文以新型多孔TiO_2微球为色谱填料,拟通过制备参数的改变来调节微球的粒径和微孔结构,从而实现低柱压和高柱效,达到优化色谱性能的目的。(1)二氧化钛微球的溶剂热合成及色谱性能:以钛酸丁酯为钛源,乙腈、正丁醇的混合溶液为溶剂,通过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二氧化钛微球,其粒径分布在700nm左右,这种方法制备二氧化钛微球工艺简单,颗粒均匀、分散性好;将其作为液相色谱填料,填装到长5cm,直径4.6mm的色谱柱中,并在正庚烷和乙腈作为流动相的条件下考察了其柱效和分离度。考察了钛酸丁酯的浓度对二氧化钛微球形貌的影响,成功合成了双分散的二氧化钛微球。(2)多级孔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及色谱性能:以氨水为造孔剂,考察了不同浓度的氨水对于二氧化钛微球的影响。并考察其柱效随着氨水处理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氨水浓度增加,二氧化钛微球比表面积增大,渗透性增强,色谱柱的柱压下降,但是由于氨水的作用使得二氧化钛表面活性降低,随之液相色谱的柱效也发生下降。实验表明氨水用量为0.5ml时,柱压、柱效结果最理想。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二氧化钛微球,结果表明,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使得二氧化钛小球表面由光滑变得粗糙不平。(3)SiO_2@TiO_2微球的制备:以二氧化硅微球为模板,使用太酸丁酯为前驱体,制备SiO_2@TiO_2核壳型结构。结果表明,二氧化钛成功包覆在二氧化硅小球的表面,但是进行包覆后的小球粒径均匀度下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34.11;O652.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日研制出用二氧化钛分解二VA鈝装置[J];江苏化工;2000年Z1期

2 ;日本市场二氧化钛供不应求[J];氯碱工业;2000年10期

3 ;英成功从二氧化钛直接提取钛[J];氯碱工业;2000年12期

4 ;2000年世界二氧化钛供应趋紧[J];天津化工;2000年02期

5 ;二氧化钛的制备[J];无机盐工业;2001年01期

6 吴永庆;二氧化钛的制造[J];化学世界;1956年12期

7 丁宝桐;;日本二氧化钛提价[J];无机盐工业;1983年03期

8 丁宝桐;我国急于想进口二氧化钛[J];无机盐工业;1985年03期

9 张焕臻;泰国将建成一座二氧化钛厂[J];有色冶炼;1986年06期

10 陆山南;;世界二氧化钛的生产厂家简介[J];中国涂料;198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乐飞;杨志宁;张昭;;超声洗涤水合二氧化钛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2 林海;胡永平;;超细非金属矿物颗粒表面包覆二氧化钛膜的机理[A];中国颗粒学会2002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姚礼峰;邓江峰;沈强;张联盟;;厚度可控的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王艳丽;王佳;卢琼;陈欣欣;张海娇;焦正;;纳米二氧化钛的表面荧光修饰及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生物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孙庆文;林原;;快速制备具有颗粒填充的二氧化钛管阵列应用于高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A];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2年

6 雷万华;王雪松;张宝文;;抗坏血酸表面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光动力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张学军;张雅心;莫瑶;;介孔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A];第22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远;刘卫军;谢峥;桂琳琳;唐有祺;;光诱导超亲水性氧化钛复合膜的研究[A];2000'全国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马跃东;;晶型、粒径及复合比例可控的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技术及应用[A];建设小康与高技术产业化——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第35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10 黄朝章;崔超;李佳;胡斌;;新型氧化钛中空膜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痕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波;日本市场二氧化钛供不应求[N];中国化工报;2000年

2 文欣;世界二氧化钛市场恢复性增长[N];中国化工报;2003年

3 肖化;全球二氧化钛市场需求强劲[N];中国化工报;2004年

4 ;2004年二氧化钛市场将出现强劲反弹[N];中国石油报;2003年

5 飘尘;2006年世界二氧化钛需求平稳[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6 李港;全球二氧化钛货紧价升[N];国际商报;2003年

7 中塑;亚洲塑料用二氧化钛需求增长最快[N];国际商报;2003年

8 张海波;日本拟提高氧化钛出口价格[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9 饶兴鹤;全球二氧化钛市场炙手可热[N];中国化工报;2006年

10 王军;全球二氧化钛市场需求年增速2%-3%[N];广东建设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浩;基于二氧化钛团聚球的异质结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催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蔡宁宁;氧化钛纤维的制备及其负载微纳米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刘旭;单分散性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制备、组装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李亚斌;沙柳纤维素/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5 邹晓新;多孔二氧化钛材料的制备、微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万丽;氮氧化钛制备及其在氧电极中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和东亮;掺杂改性的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罗燕;基于天然纤维素物质的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杨颖;工业钛液制备铁掺杂硫酸化多孔二氧化钛及其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10 莫丽玢;氢在二氧化钛中的行为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涛;纳米二氧化钛/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贺天成;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刘大伟;二氧化钛包覆云母氧化铁颜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盛世玉;亚氧化钛阴极用于微生物电解去除酸性红B的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杨健林;二氧化钛及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常建兵;贵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体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陈周丽;基于静电纺丝法制备阶层式多孔二氧化钛基纳米复合纤维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8 方慧;银/二氧化钛三维阵列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9 张强;仿生合成二氧化钛/碳复合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10 周硕林;二氧化钛颜料光化学及催化性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85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285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9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