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木质纤维素降解酶不同结构域结合纤维素能力的定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15 05:17

  本文关键词:木质纤维素降解酶不同结构域结合纤维素能力的定量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纤维素酶 结构域 结合力 Binding电泳 ITC 荧光光谱


【摘要】:将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这样的农作物秸秆类生物质资源转化为生物燃料和化学制品,既能减轻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当前秸秆资源化不能大规模推广实现工业化的瓶颈在于纤维素酶的价格昂贵,并且催化效率不高。酶对底物的催化降解包括结合和断键两个过程。酶对底物的识别和结合是催化断键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限速步骤。所以结合力大是酶活力高的前提和基础。酶与底物的结合是个物理学过程,不涉及化学键的断裂,结合形成的酶-底物(ES)复合体是瞬态,不稳定,这些因素使得结合力的测定非常困难。本文主要优化了现有的测定糖苷水解酶对底物结合力的高通量表征平台,并对现有的结合力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结合力测定的高通量和精准度。在研究中选取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纤维素酶结构域,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测定了纤维素酶分子中各结构域与底物的结合力,为进一步理解纤维素酶各结构域对底物结合过程的不同贡献指明了方向。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及主要成果如下:1.优化了现有的糖苷水解酶结合力电泳(Binding电泳)技术,结合图像处理和定量分析,可以定量表征糖苷水解酶对底物的结合力,为高通量快速表征糖苷水解酶的结合力奠定了基础。Binding电泳以活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为基础,在配制聚丙烯酰胺凝胶时往胶内加入梯度浓度的底物CMC,在电泳过程中酶与底物不断地结合和分离,电泳完成后通过Quantity One软件对电泳条带的相对迁移率进行提取,并与CMC的浓度进行线性回归,线性拟合的R2值都在0.9以上表明电泳条带的相对迁移率与CMC的浓度具有线性相关性。通过比较多种糖苷水解酶条带相对迁移率随CMC浓度增加的变化程度,可以快速分析和比较不同酶与底物的结合力。本文建立的糖苷水解酶结合力定量表征技术,不仅可以定性分析有催化能力的糖苷水解酶的活性,与底物反浸的方法相结合定量分析酶活力,还可以定量表征糖苷水解酶对底物的结合力。该方法以活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为基础,所以样品的需要量少,可以用于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理性改造后的快速筛选过程,因此该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2.对现有的普遍应用的三种结合力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比较,确定了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为研究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之间结合力的测定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本文以测定结合力最为常用的精确度较高的方法——等温滴定量热法(ITC)为切入点,通过对三种有代表性的纤维素酶结构域及其突变体与底物的结合力进行测定,探讨了ITC方法测定结合力的优缺点。ITC通过测定结合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就能够准确计算结合常数(Ka)、焓变(ΔH)和熵变(AS),是现在唯一一种能够在单次实验中同时获得酶与底物结合的所有参数的技术。ITC测定的是生物大分子在自然状态下的亲和力,不需要进行修饰。但是利用ITC法进行测定,需要进行多次预实验来探索最合适的实验条件(例如:最适的酶浓度、最适底物浓度等),所以对底物和酶的需求量大,而且滴定过程耗时,不能实现高通量。为了弥补ITC方法的不足,我们建立了结合力电泳(Binding电泳)技术。Binding电泳技术快速、高通量、灵敏度高、不需要进行复杂的预实验,需要的样品量少。只是精确度不如ITC,可以作为使用ITC前的一个普筛工具。研究结果显示,由于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与底物的结合力低,Binding电泳法和ITC法的灵敏度都不能很好地检测其结合力,而荧光光谱的方法可以实现对其较好地检测。荧光光谱的方法是利用酶分子活性中心色氨酸残基与碳水化合物结合导致荧光光谱的变化来进行结合力的测定。此方法灵敏度高于ITC,而且操作简单、耗时少、不需要复杂的预实验。但是荧光光谱的方法是用有效淬灭常数来表征结合力,不能求出像焓变、熵变这样的热力学常数,所以更适合用于不同酶或者突变体与底物结合力的比较。3.通过对纤维素酶三种有代表性的结构域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用三种方法对各结构域与底物进行结合力的测定,阐明了各结构域对纤维素酶与底物结合过程中的贡献。选取三个有代表性的家族:GH12家族、CBM4家族和CBM1家族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CBM1和CBM4家族的系统发育树,分别分析了三个家族具有的酶活种类,反应了三个家族酶的多功能性。通过对三个家族的活性架构功能区和表面电势进行分析,说明了各家族的底物识别和定位机制;构建了CBM4家族和GH12家族的活性中心序列谱,以及CBMI家族的全序列谱,分析了各家族与底物结合的关键性亚位点,并分析了其中氨基酸的保守性。从活性架构中能够快速筛选对结合或者催化起关键作用的氨基酸残基,为后续的研究做准备。本文通过对三种代表性的纤维素酶结构域与底物结合力的测定得知,CBM1是由三个芳香族氨基酸形成的平面结合到结晶纤维素表面,其结合力要小于结合单根糖链的凹槽结合型的CBM4。对于同是凹槽结合类型的CBM4和GH12家族的EGⅢ, EGⅢ对CMC的结合力是CBM4对CMC结合力的10倍左右,结合活性中心序列谱分析可知,距离底物5A范围内,氢键(由极性氨基酸与底物形成)和π-H作用(由芳香族氨基酸与底物形成)在EGIII中都远多于CBM4。总之,我们分析和比较了三种检测结合力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快速高通量表征糖昔水解酶结合力的Binding电泳的方法,为阐明纤维素酶结合和催化机制、纤维素酶的理性设计和改造及优良突变体的快速选择提供了方法和技术上的支持。本文以纤维素酶家族和不同结构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以纤维素酶家族为单位,通过对整个家族活性架构的研究快速定位其功能决定性氨基酸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结构域结合底物能力的研究,为糖苷水解酶不同结构域重组形成重组酶以适应工业生产提供了新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2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海松;李晓琴;曾毅;;SH3结构域序列集的统计耦联分析[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10期

2 华子春,付和亮,陈于红,余瑞荣,王进,朱德煦;tPA Kringle-2结构域基因的合成及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3年06期

3 韩斌;秦燕;;LepA蛋白羧基末端结构域组成及物种分布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科学:化学;2012年01期

4 雷婧;万华涛;汪劲松;王卫东;潘继承;;精氨酸激酶C端结构域的克隆及其表达纯化[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年06期

5 徐辉;徐珏;陈成集;丁明;许传莲;;人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N结构域基因片段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黄永棋;康雪;夏斌;刘志荣;;M~(pro)-C蛋白三维结构域交换的机理:来自分子模拟的线索(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2年10期

7 李连之,宋爱新,黄仲贤;光谱法研究细胞色素c氧化酶Cu_A结构域蛋白的稳定性[J];光谱实验室;2004年01期

8 张虹;都立辉;施荣华;刘琴;;植物乳杆菌NP_785232蛋白N端两个特定结构域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J];食品科学;2014年05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婧;敬闰宇;吴镝;李梦龙;李益洲;;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结构域预测[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孟刚;代方银;陈聪;鲁成;;WW结构域及相关蛋白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A];第十届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长振;杨俊涛;周宇;丛建波;先宏;郭林超;唐丽;吴可;;LSECtin CRD结构域的运行性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李鹏云;丁怡;吴蓓丽;舒翠玲;沈倍奋;饶子和;;FKBP52 N端结构域的晶体结构[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宋婀莉;田瑞;马素参;高友鹤;;PDZ结构域低丰度配体的筛选方法[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6 应跃斌;宋见惠;陈枢青;;大肠杆菌T蛋白独立结构域的活性研究[A];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吕丹;张君;张毓;陈慰峰;;UNC5CL表达调控及诱导表达[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金美芳;丁向明;仇灏;吴士良;周迎会;;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原核与真核表达及其蓖麻蛋白样结构域同源建模[A];第八届全国复合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9 丰竹;张斌;刘谨;周严;周海军;彭小忠;袁建刚;强伯勤;;人ENCI的cDNA的克隆、表达与功能研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冯延琼;石亚伟;;以PDZ结构域为靶标的中药有机小分子配体筛选[A];第三届泛环渤海(七省二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王春;我学者认知一个新的蛋白质结构域[N];科技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静;环腺苷酸受体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李海云;水稻白叶枯病菌磷酸二酯酶PdeR互作蛋白鉴定及其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魏玺;MDMX通过与p53蛋白的二次作用抑制p53 DNA结合功能的分子机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刘璐;一株海洋来源链格孢聚酮合酶及真菌非还原型聚酮合酶PT结构域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许浩然;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H-NOX结构域一氧化碳结合态的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吕荟;裂殖酵母Dis312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7 李慧;Smurf1与PIP5K1C之间的负反馈调控在肺癌发生与肺癌转移过程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戴海明;人Coactosin Like Protein及MICAL_1 Calponin Homolgy结构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杨冬;蛋白质组水平蛋白质的结构域特征与其表达特征相互关系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10 阮建彬;组蛋白甲基化位点结合结构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丁榕;水稻白叶枯病菌c-di-GMP信号代谢酶相关基因PXO_03877和PXO_01021的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龚庆天;基于结构域的基因功能预测算法开发及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3 张晓盼;基于结构域的人类整合素粘附体相互作用预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徐辉;ACE-N结构域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ACE-N和C结构域的活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5 亢简;SAMHD1蛋白结构域影响Vpx蛋白诱导降解的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艾紫恒;蛋白质结构域预测中的决策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刘淑萍;木质纤维素降解酶不同结构域结合纤维素能力的定量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8 常静;玉米类受体蛋白激酶STK1互作蛋白的初步筛选及其USP结构域的克隆和表达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9 赵晋桃;抗凋亡与促凋亡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分析及分类预测[D];内蒙古大学;2016年

10 吴沛霖;10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基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90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290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b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