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固相萃取和分散液—液微萃取在水中多环芳烃检测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磁性固相萃取和分散液—液微萃取在水中多环芳烃检测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多环芳烃 Fe_3O_4@PDA 磁性固相萃取 正庚酸 分散液-液微萃取 HPLC
【摘要】: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以线状、角状或簇状排列的稠环碳氢化合物。随着工业的发展,煤和石油等消耗急剧上升,PAHs作为有机材料不完全燃烧或者热解的产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中。PAHs是最早被发现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并且具有致畸性和致突变性。因此,对各类水体中PAHs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两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用于水中多环芳烃的检测。全文共分3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对现有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概述。其中重点阐述了磁性固相萃取法、分散液-液微萃取法以及多环芳烃的萃取方法,同时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设计思路。第2章:建立了Fe_3O_4@PDA磁性固相萃取-HPLC法测定水中的多环芳烃。合成了壳-核结构的Fe_3O_4@PDA磁性纳米材料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Fe_3O_4@PDA与多环芳烃的π-π堆积效应萃取水中的多环芳烃,考察了萃取剂用量、p H、离子强度、洗脱剂体积、超声时间及水样体积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得出最优的样品前处理条件为:80 mg Fe_3O_4@PDA;4 m L乙腈;超声时间3 min;250 m L水样体积;多环芳烃的萃取效率不受溶液p H和离子强度的影响。在最优的萃取条件下,测定了自来水、井水和河水等三种水样,结果均未检测到多环芳烃。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5%-110%之间,两种多环芳烃菲和芘的富集倍数分别是451和455。这种磁性固相萃取方法利用磁性纳米材料可以快速地吸附目标分析物并且与样品溶液分离。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快捷、萃取率高的优势。第3章:建立了p H依赖型脂肪酸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HPLC法测定水中的多环芳烃。通过调节溶液的p H来改变萃取剂正庚酸(p Ka=4.78)的存在状态从而实现对目标物的萃取:将萃取剂正庚酸加入到样品溶液中,由于它与水相不互溶而悬浮在溶液表面。当加入浓氨水将溶液调至碱性时(约比正庚酸的p Ka高3个p H),大约99.9%的脂肪酸呈离子状态形成胶束,疏水性的多环芳烃被萃取到胶束中。当加入浓硫酸将溶液调至酸性时(约比正庚酸的p Ka低3个p H),超过99.9%的脂肪酸会返回到最初疏水的状态,从而带着目标萃取物与水相分离。主要考察了萃取剂种类、萃取剂用量、浓氨水用量、浓硫酸用量、离心时间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的样品前处理条件:55μL正庚酸;50μL浓氨水;500μL浓硫酸;离心时间3 min。在最优的萃取条件下,测定了自来水、井水和海水等三种水样,结果均未检测到多环芳烃。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80%-110%之间,重现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低于4.19%。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未使用任何易挥发和有毒的溶剂。与之前萃取多环芳烃的方法相比,整个实验过程仅仅需要6min即可达到很好的萃取效果。因此,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绿色环保的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32;O65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萍;姚檀栋;丛志远;燕新梁;康世昌;张勇;;珠穆朗玛峰地区土壤和植被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海拔梯度分布[J];科学通报;2006年21期
2 Staffan Lundstedt;Paul A.White;Christine L.Lemieux;Krista D.Lynes;Iain B.Lambert;Lars銉berg;Peter Haglund;Mats Tysklind;王丽平;;多环芳烃污染区域氧化多环芳烃的来源、迁移转化和毒性危害[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7年06期
3 ;欧盟2010年正式限用多环芳烃[J];特种橡胶制品;2008年01期
4 刘廷凤;陶丹丹;王磊;刘常志;顾阳;丁克强;;公路两旁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测定[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5 于国光;张志恒;叶雪珠;孙彩霞;袁玉伟;杨桂玲;;杭州市郊区表层土壤中的多环芳烃[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陶澍研究团队定量分析了我国居民多环芳烃呼吸暴露风险[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王振;高云涛;刘晓海;;化工厂土壤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评价[J];环境科学导刊;2010年04期
8 刘增俊;滕应;黄标;李振高;骆永明;;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农田土壤多环芳烃分布特征与源解析[J];土壤学报;2010年06期
9 于国光;叶雪珠;赵首萍;张永志;张棋;王钢军;;杭州市郊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风险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05期
10 ;布达佩斯城市地区空气中的多环芳烃[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卫生学分册);197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国光;张志恒;叶雪珠;袁玉伟;孙彩霞;杨桂玲;;杭州市郊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风险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2 杭维琦;薛光璞;;南京市环境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3 魏垠;高铭徽;郭良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多环芳烃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秦宁;朱樱;徐福留;;白洋淀大气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与沉降通量[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陶澍;;从多环芳烃的排放、迁移与暴露说起[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9: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C];2007年
6 马静;Yuichi Horii;程金平;王文华;Kurunthachalam Kannan;;电子电器废弃物拆解地区中氯代多环芳烃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7 刘金泉;吴明松;王丽;黄君礼;;二氧化氯对多环芳烃污染物的去除效果[A];二氧化氯研究与应用--2010二氧化氯与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艳;张经华;林金明;;多环芳烃检测技术研究进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9 胡健;张国平;刘,
本文编号:1300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300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