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纳米粒子单层膜表面的等离激元催化反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Au纳米粒子单层膜表面的等离激元催化反应研究 出处:《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等离激元反应由于其对于太阳能的高效利用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等离激元反应的发生与热点区域极高的光电场密切相关。基于调控金纳米粒子单层膜纳米粒子与纳米粒子之间的间距,系统地研究了表面等离激元反应与热点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表面等离激元反应只发生在热点区域。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分类号】:TB383.1;O643.32
【正文快照】: 当纳米粒子与纳米粒子相互靠近时,自由电子在光的驱动下振荡会在其间隙产生极强的光电场,这些具有极强光电场的区域即所谓的“热点”,也正由于而“热点”极高的光电场,能够使得一些分子在这些区域发生反应。然而“热点”的极高的光电场会随着相邻粒子间距离的增大而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三华;徐英明;张柏林;;碱基腺嘌呤与胸腺嘧啶在Au(111)电极上的共吸附[J];分析化学;2009年11期
2 方芳,王英,张效岩,张亚非;Au纳米粒子在有机溶剂中的电导行为[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10期
3 翟秋阁;司学芝;李海军;马万山;;硫氰酸铵-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水体系浮选分离Au(Ⅲ)的研究[J];光谱实验室;2011年01期
4 崔梦楠;杨晓宁;;超临界CO_2中表面钝化Au纳米粒子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5 张冬柏,齐利民,程虎民,马季铭;液晶模板法制备Au纳米线[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12期
6 黄杉生,殷月芬,王柯敏,何晓晓,钟桐生;基于Au纳米通道膜的生物分离新方法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12期
7 矫玉秋;赵昆;;双核Au配合物激发态性质的理论研究[J];光学技术;2008年S1期
8 王修建;丛新宇;蒋选丰;马凯;张子豪;曾建强;倪青玲;;由Au…Au键诱导的Au-有机膦一维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表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叶青;赵建生;李冬辉;赵俊;程水源;康天放;;SnO_2负载Au和M-Au(M=Pt,Pd)催化剂及其低温催化氧化CO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张煜琳;照日格图;包永胜;王奖;张春伶;;Au/γ-Al_2O_3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催化苯甲醛直接酯化[J];分子催化;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莉莉;裴祖奎;汪宏;谢兆雄;;方酸在Au(111)面上的自组装[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张光华;孙昌梅;曲荣君;张盈;;聚苯乙烯负载氨基甘油对水中Au(Ⅲ)的吸附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夏慧娟;孔凡红;张军;王淑荣;吴世华;;Au掺杂的WO_3的气敏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李影;金超;祖连海;秦瑶;杨金虎;;超长Au纳米线的简单快速合成及其过氧化氢检测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5 王涛;徐琳;寿恒;寇元;;可溶性Au纳米粒子催化一氧化碳氧化[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绿色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王杰;王帅;万颖;;介孔碳负载Au催化剂的抗中毒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2分会:催化化学[C];2014年
7 张涛;李杰;孙一强;孙麟;姜春雪;李村成;;金(Au)立体五角星纳米粒子控制合成及其光吸收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4年
8 何代平;胡敬;徐柏庆;;负载型Au催化剂对硝基苯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尤俊;赵凌国;周金平;张俐娜;;阳离子纤维素负载Au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用于毛细管电泳分离碱性蛋白质[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10 田瑞芬;夏长荣;;CeO_2对YSZ电解质的Au电极阻抗的影响[A];2008 International Hydrogen Forum Programme and Abstract[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林清泉;高分散Au、Ru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2 帕尔哈提江·吐尔孙;Au纳米颗粒光学特性及粒径浓度消光法测量[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徐晓宁;Au基二元系纳米粒子热力学、制备及催化性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4 李佳;配体与Au团簇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刘晓军;Pd、Au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2D组装和2D/3D负载型模型催化剂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亚静;Au/γ-Al_2O_3催化醛与胺酰胺化的催化性能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2 徐琳;新型荧光Au纳米簇的制备与性质及其生物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孙培卿;Au~(3+)全细胞生物检测及吸附一体化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4 皮卫军;配体与团簇Au_(20)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姚倩倩;新型可控性Au纳米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亚秀莹;粉体与泡l琓iO_2负载的纳米Au催化剂室温脱除CO和甲醛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曹甜甜;功能化手性Au_(25)的合成以及硒配体保护的Au_(25)和Au_(18)的性质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8 李论;水滑石基Au纳米簇催化剂的制备及醇氧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9 平云;甲酸水解制氢用高性能催化剂Ag_(0.1)Pd_(0.9)/rGO与Ag_(0.2)Au_(0.4)Pd_(0.4)/rGO的制备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张漪芳;金属团簇M_(20)(M=Cu, Ag, Au)与PMe_3配体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23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323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