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多重栾晶钯颗粒的可见光简易合成及对乙醇的电催化氧化(英文)

发布时间:2018-01-24 22:19

  本文关键词: 钯 多重栾晶颗粒 可见光 乙醇 电催化氧化 出处:《无机化学学报》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氯化钯(Pd Cl_2)为金属前驱体,乙醇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和导向剂,利用普通市售节能灯产生的光热作用,辅助制备多重栾晶钯纳米颗粒。用HRTEM、FFT、PXRD、XPS、UV-Vis和FT-IR等技术对产品的形貌、晶体结构、光学性质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重栾晶Pd修饰玻碳电极对乙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多重栾晶钯结构的形成依赖于光和热的协同作用。该材料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在可见光区域,对乙醇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和抗中毒能力。
[Abstract]:Using palladium chloride PdCl2) as metal precursor, ethanol as reducing agent,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 as stabilizer and guide agent, the photothermal effect of ordinary energy saving lamps was used. Multiplex Luan crystal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assisted preparation. The morphology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HRTEM-FFTFT-PXRDX UV-Vis and FT-IR techniques. The optical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were characterized, and the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of ethanol on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modified by multiplex Luan crystal PD was studi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The formation of multiplex Luan crystal palladium structure depends on the synergism of light and heat.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absorption peak of the material is in the visible region, and it has good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and anti-poisoning ability to ethanol.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303005)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基金(No.KJ2013A087,KJ2013A095) 安徽省博士后基金(No.2015B063)资助项目
【分类号】:O621.251
【正文快照】: 0 IntroductionNoble metal nanoparticles are very important for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several technological fields,such as electrochemistry,photonics,magnetic storage,sensing,plasmonics and catalysis[1-2].As a noble metal,Pd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wid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朝阳;金属刻蚀的介孔碳纳米纤维的电化学性质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2 曹艳丽;不同溶剂中热解合成多壁碳纳米管负载Pd基及Pt基二元金属催化剂及其对甲酸、乙醇的催化氧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连杰;基于硅上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固态纳米电容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张潇;应用于碱性燃料电池氮掺杂镍/碳复合纳米纤维催化剂[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域峰;郑向勇;叶海仁;张业建;严立;李军;孔海南;;钛电极电催化氧化去除源分离尿液中氮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0年08期

2 王文华,贾金平,申哲民;不同材料电极的电催化氧化实验[J];上海环境科学;2001年08期

3 王雅琼;顾彬;许文林;;不同金属氧化物膜电极上苯酚的电催化氧化[J];化工学报;2007年08期

4 陈灿;秦岳军;张燕;马林;;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废水[J];广州化工;2014年06期

5 申哲民,王文华,贾金平,庞欣,彭安;电催化氧化中的三种催化材料处理酸性红B染料的比较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1年01期

6 蔡林涛,姚士冰,周绍民;聚苯胺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及磁效应[J];物理化学学报;1995年02期

7 李媚;孙红霞;胡万鹏;蓝丽红;廖安平;;电催化氧化处理变性木薯淀粉生产综合废水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8 徐白;张旭志;焦奎;李臣磊;杨涛;;三种酚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9 董军;曾艳;白威;张志萍;;铂、钌共修饰碳纳米管电极的制备及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9年12期

10 刘占孟,桑义敏,杨润昌;纳米二氧化钛电催化氧化工艺参数的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小丽;牛林;武素香;刘朋朋;;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研究氢的电催化氧化[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2 蒋丰兴;杜玉扣;;聚5-氰基吲哚负载纳米Pt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李培强;赵国华;;桩式结构TiO_2-NTs/Sb doped SnO_2电极光电催化氧化苯甲酸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程岩;严曼明;江志裕;;现场红外透射光谱对不同介质中Au电极上乙醇电催化氧化行为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5 阚侃;王海艳;邵世壮;李丽;史克英;;碳纳米管修饰电极NO的电催化氧化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张小兴;牛那;王雅琼;许文林;;酸性蓝41模拟废水在不同金属氧化物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7 郭喜明;王飞;郭斌;;锰卟啉共价功能化石墨烯对亚硝酸盐的电催化氧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2分会:催化化学[C];2014年

8 高作宁;张娟;梁斌;;(FcM)TMA对INH的电催化氧化及其电分析方法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9 叶飞;李俊鹏;陈胜洲;董新法;林维明;;甲醇在电沉积PtRuMo催化剂上的电催化氧化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杜玉扣;张红梅;杨平;;紫外光照对Pt-TiO_2/ITO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加平;硫化钠电催化氧化振荡硫沉积机理分析与时空自组织[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李鹏;有机污染物电催化氧化有效电流表征及其阶段反应动力学[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戴启洲;湿式电催化氧化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吴迪;羟基自由基在电催化氧化体系中的形成规律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聂春红;差异结构酚类废水电催化氧化特性及其在油田上的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6 段小月;碳纳米管改性PbO_2电极制备及降解水中酚类污染物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姚培栋;高性能SnO_2电极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卢进;聚苯胺-铂-氢钼青铜催化体系的形成及其对C1分子的电催化氧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谌丽斌;电催化氧化杀藻和去除藻毒素的效果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张义龙;电催化氧化体系效能预测模型构建及反应器构型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孟玮;电催化氧化处理黄药及黑药废水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靳丽丽;电催化氧化处理模拟空间站冷凝废水和卫生废水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5 于明瑞;电催化氧化体系阳极的制备及在维尼纶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刘占孟;电催化氧化处理染料废水实验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7 黄琳琳;电催化氧化用于废水深度处理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郝帅;电催化氧化方法用于制药废水深度处理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李少婷;电催化氧化—生化法处理染料废水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06年

10 解秉尧;三维钛基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对水中两种有机污染物电催化氧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61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461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4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