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分类构筑以两种分立金属有机大环为交联点的超分子聚合物凝胶
本文关键词: 超分子聚合物 凝胶 配位键导向自组装 主客体作用 自分类 出处:《高分子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合理分子设计,合成了分别含有柱芳烃主体基元和氰基客体基元且具有不同尺寸的吡啶给体D1和D2,同时选择120?双铂金属盐A作为受体,从三组分出发,通过"一锅法"配位键导向自组装,自分类得到分别含有3个柱[5]芳烃单元的金属有机大环H和含有3个氰基中性客体的金属有机大环G.随着体系浓度增大,通过柱芳烃共价大环与中性氰基客体之间主客相互作用,逐级自组装形成以2种分立金属有机大环为交联点的新型超分子聚合物.所得到的超分子聚合物通过变浓度核磁氢谱(1H-NMR)、动态光散射(DLS)、二维核磁扩散序谱(DOSY)、扫描电镜(SEM)等进行了表征.有趣的是,进一步增加浓度(9.9 wt%),超分子聚合物转化成超分子聚合物凝胶,并且在温度、中性有机小分子及卤素离子等多重刺激下实现凝胶-溶液的可逆转化.
[Abstract]:By reasonable molecular design, pyridine donor D1 and D2 containing column aromatics main unit and cyanide guest unit with different sizes were synthesized 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120? Diplatinum salt A as a receptor, starting from three components, through the "one pot" coordination bond directed to self-assembly, The organometallic macrocyclic H containing three column [5] aromatics units and the organometalorganic macrocyclic G containing three cyanide neutral guest were obtained by self-classification. By means of the host and gues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valent macroring and the neutral cyano guest of a column aromatic hydrocarbon, A new type of supramolecular polymer with two discrete organometallic macrorings as the crosslinking point was formed by stepwise self-assembly. The obtained supramolecular polymer was obtained by 1H-NMRN NMR with variable concentration,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LS), two dimensional nuclear magnetic diffusion sequence spectroscopy (DDOSYN), and scanning electricity. And so on. Interestingly, In addition, the supramolecular polymers were transformed into supramolecular polymer gels by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9. 9 wtg, and the gel-solution reversible transformation was realized under the multiple stimuli of temperature, neutral organic small molecules and halogen ion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21322206和21132005)资助项目
【分类号】:O648.17;O64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飞鹤;董建华;马玉国;许华平;;超分子聚合物科学与材料前沿问题——第73期“双清论坛”综述[J];中国科学基金;2013年01期
2 吕亚非;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应用[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4年02期
3 倪一萍;陈建定;;超分子聚合物研究进展[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8年05期
4 汪峰;董盛谊;郑波;黄飞鹤;;基于冠醚衍生物的超分子聚合物[J];高分子学报;2011年09期
5 赵剑锋;林进义;石乃恩;解令海;黄维;;光电功能型超分子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6 吕亚非;超分子聚合物科学与工程[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2期
7 阎云;;超分子聚合物:自组装的高分子[J];大学化学;2009年05期
8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手性超分子聚合物构建合作研究获新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2年02期
9 王毓江;唐黎明;陈亮;;均苯四甲酸与对羟基吡啶超分子聚合物的制备[J];高分子学报;2006年02期
10 王毓江;唐黎明;;基于氢键作用结合的超分子聚合物[J];化学进展;2006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少路;肖唐鑫;王乐勇;;基于非共价正交作用力组装的新型超分子聚合物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黄飞鹤;汪峰;朱克龙;董盛谊;;基于主客体互穿结构构筑超分子聚合物[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3 吴立新;李昊龙;孙航;齐伟;赵元元;;杂化超分子聚合物的复合及表面图案化[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4 刘庆;靳黎娜;孙为银;;配位超分子聚合物微/纳米颗粒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质研究[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王倩;陈ng;刘育;;基于葫芦脲和环糊精的纳米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许东华;Stephen L.Craig;;超分子聚合物体系的流变性能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分子组装与超分子聚合物[C];2013年
7 杨柳林;刘晓光;谭欣欣;杨辉;张希;;超分子单体:制备超分子聚合物的新方法[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分子组装与超分子聚合物[C];2013年
8 何振峰;李昊龙;吴立新;;有机-无机杂化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与功能[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分子组装与超分子聚合物[C];2013年
9 汪峰;田玉奎;田玉敬;丁月;;金属基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及其性质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分子组装与超分子聚合物[C];2013年
10 张希;;超分子聚合物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大会邀请报告[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吉晓帆;分别基于冠醚和柱芳烃识别机理构筑含传统高分子骨架的超分子聚合物材料[D];浙江大学;2015年
2 谭欣欣;基于三肽FGG与葫芦[8]脲相互作用制备超分子聚合物[D];清华大学;2015年
3 何立鹏;酸碱可逆的网状超分子聚合物及其荧光响应和自组装行为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何振峰;有机修饰多金属氧簇杂化超分子聚合物:自组装与组装结构[D];吉林大学;2012年
5 孙如意;基于多元大环的分子机器及其功能化超分子聚合物[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田玉奎;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驱动的超分子聚合物[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颜徐州;基于多级正交自组装构筑超分子聚合物功能材料[D];浙江大学;2014年
8 汪峰;基于冠醚和穴醚的超分子聚合物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李少路;基于四重氢键和主客体识别作用正交自组装的超分子聚合物[D];南京大学;2012年
10 孙默;环糊精和卟啉的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及其磁共振成像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海杰;多氢键型超分子聚合物结构单元的理论设计与模拟[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詹嘉懿;基于金属配位和主客体相互作用超分子聚合物的构建及性能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小骥;导电功能自修复复合材料[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杨支帅;铂金属基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及性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徐辉;基于酰肼环形六聚体的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与性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6 丰小庆;基于脲基嘧啶酮四重氢键与主客体识别作用正交构筑超分子聚合物[D];南京大学;2014年
7 姜翠;基于多重氢键连接的超分子共聚物胶束PNVCL···PCL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8 张婧;酸碱可控的超支化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9 常军霞;侧链含柱芳烃的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10 赖兰海;金属铜超分子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05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50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