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固态纳米孔对蛋白质易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6 02:46

  本文关键词: 牛血清蛋白(BSA) 抗原 抗体 固态纳米孔 单分子检测 出处:《化学学报》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蛋白质因其多样性和功能性,是生物体内一类非常重要的分子.通常蛋白质的表征需要借助荧光或者酶的标记.而纳米孔技术,得益于免标记、单分子检测等优势,为蛋白质的表征提供了新方向.我们使用固态纳米孔完成了单个蛋白质分子及蛋白质-蛋白质结合物的检测.可以发现,外部电压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度会直接影响蛋白质分子表面带电量,从而加快或延迟其在孔内的易位时间.抗原、抗体本质上都是蛋白质,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特异性.通过比较抗体溶液在添加特异性抗原前后的易位事件,实现了单个蛋白质分子和蛋白质-蛋白质结合物的区分.未来,纳米孔技术有望应用于多蛋白质分子的辨识、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Abstract]:Proteins are a very important class of molecules in organisms because of their diversity and functionality. Usually,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roteins requires fluorescence or enzyme labeling. However, nanopore technology benefits from the advantages of free labeling, single molecule detection, and so on. This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roteins. We have completed the detection of single protein molecules and protein-protein conjugates using solid nanoparticles. The external voltage and the pH of the electrolyte solution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urface charge of protein molecules, thus accelerating or delaying their translocation time in the pore. By comparing the translocation events of antibody solution before and after adding specific antige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ingle protein molecule and protein-protein conjugate is realized. Nano-pore technology is expected to be appli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multi-protein molecules and the mechanism of protein-molecule interaction.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江苏省微纳生物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疾病研究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51375092,51435003,516751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2242015R30002)资助~~
【分类号】:O629.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阴笑弘;朱新宇;顾菁;张欣;朱志伟;邵元华;;纳米孔分析化学[J];分析化学;2013年05期

2 李兴存,陈进富,褚衍秋,李术元,张忠智;富纳米孔炭质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天然气的性能研究[J];精细化工;2002年08期

3 武灵芝;吴宏文;刘丽萍;叶晓峰;刘全俊;;基于聚焦离子束的氮化硅纳米孔的制备和表征[J];生物物理学报;2013年03期

4 姚素薇;张璐;孔亚西;宋兆爽;;铝阳极氧化膜纳米孔阵列的微细结构[J];材料研究学报;2005年06期

5 巩运兰,王为,王惠,郭鹤桐;铝阳极氧化膜纳米孔阵列结构的自组织过程分析[J];物理化学学报;2004年02期

6 曹洁明,侯海涛,马贤佳,姬广斌,郑明波,陆红霞;溶剂热合成具有纳米孔结构的γ-Al_2O_3[J];无机化学学报;2005年09期

7 徐春祥,薛清华,巴龙,赵冰,顾宁,崔一平;八羟基喹啉铝在多孔氧化铝纳米孔中的光致发光[J];科学通报;2001年12期

8 李兴存,陈进富,李术元;甲烷在富纳米孔炭质吸附剂上的吸附[J];燃料化学学报;2003年03期

9 张裕卿;张红柳;马振荣;;具有纳米孔结构硅质吸附剂的制备及对染料木素的选择性吸附(英文)[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8年03期

10 李兴存,陈进富,徐文东,李术元,张忠智;富纳米孔炭吸附剂储存天然气用于汽车燃料的进展[J];现代化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蕾;杨纯;吴海臣;;基于纳米孔单分子技术对二价铅和二价钡离子的高灵敏的同时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2 朱长娟;高源;李中华;刘佳雯;李激扬;沈军;;晶化纳米孔氧化物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产氢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7分会: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3 张云望;卢春林;尹强;唐道润;;基于酸性场及雪崩电流理论相结合的PAA纳米孔生长模型[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4年

4 谷彦静;段甜伟;郝继娜;周游;鲁烨;闫冰;;基于纳米孔基体功能化的稀土杂化材料体系的组装及光物理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7分会: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5 殷政;谭衍曦;曾明华;;纳米孔钴基MMOF的后合成修饰及四重磁基态和吸附调控[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7分会: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素娟;纳米孔道材料的限域性质及其在生物分析中应用[D];南京大学;2010年

2 孙玉兵;纳米孔对铀(Ⅵ)在水—矿物界面吸附和解吸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石兴;泡沫料浆压滤成型制备纳米孔氧化硅隔热材料[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2年

4 巩运兰;规则纳米孔结构阳极氧化铝薄膜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梁立军;石墨烯纳米孔DNA测序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铎;DNA修饰AFM探针与若干纳米孔材料之间的摩擦学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邢甜甜;微纳米孔性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质[D];东南大学;2015年

3 牛肖敬;用于穿孔效应的石英毛细管和聚碳酸酯膜微纳界面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殷营营;纳米孔阵列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D];西南大学;2016年

5 王磊;集成孔内纳米电极的纳米孔的制备[D];东南大学;2015年

6 曹素梅;纳米金簇修饰的玻璃锥形纳米孔的仿生制备、表征和传感[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7 胡淑捷;改性碳质材料的结构和纳米孔及其与典型有机污染物吸附行为的关系[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7年

8 李云云;石英毛细管上纳米孔粒子通过事件检测方法初步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9 刘强;金属钨基三氧化钨纳米孔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性能[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10 廖龙发;电解制备氧化铝纳米孔阵列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14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514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f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