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基于物理模型的污染气体云团红外光谱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1 17:02

  本文关键词: 物理模型 云团扩散 红外光谱仿真 光线追踪 光谱数据立方体 出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由工业生产污染气体排放带来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和意外爆炸事故带来的有害气体扩散问题越来越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为有效地对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气体云团和爆炸事故产生的有害气体云团进行远距离检测和监测,人们建立了傅里叶变换污染气体云团红外遥测系统,利用被动红外遥感方法对污染气体云团进行远距离和非接触式地检测。通过分析获取的污染气体云团红外指纹光谱,实现对云团污染气体种类的有效鉴别和对其气体浓度分布的准确测量。在污染气体云团红外遥测系统的研制中,如何利用获取的云团红外光谱进行污染气体种类鉴别(即研究污染云团气体识别算法)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目前污染云团气体识别算法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大量实测云团红外光谱数据作为支持,但是受制于实际实验中较高的人力物力成本和部分污染气体的高危险性,实测污染气体云团红外光谱样本的数量较少并且样本涵盖的污染气体种类范围也很有限。因此,为了弥补污染云团气体识别算法所需大量实测云团红外光谱数据及其红外光谱数据立方体的不足,利用仿真的污染气体云团红外光谱数据补充实测数据的方法成为研究热点。为此,论文开展了基于物理模型的污染气体云团扩散仿真及其红外光谱仿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云团红外光谱数据立方体仿真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如下:1、云团扩散仿真研究针对工业生产中排放或意外爆炸引起的污染气体云团扩散问题,考虑云团扩散的基本物理运动规律及其扩散环境的复杂性(复杂的气象条件和地形障碍物等),提出利用物理方程来描述云团的扩散,建立了污染气体云团物理扩散模式,研究了云团扩散的物理机制,分析了复杂环境对其扩散的影响作用,并且完成了基于物理扩散模式的云团扩散仿真。2、基于物理模型的云团红外光谱仿真研究针对云团红外光谱的仿真问题,研究了云团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机制,将基于物理扩散模式的云团扩散仿真结果应用于云团红外辐射传输过程中,首次提出了基于物理模型的云团红外光谱仿真模型,实现了云团红外光谱的高精度仿真。3、基于物理模型的云团红外光谱仿真精确性研究为验证基于物理模型的云团红外光谱仿真模型进一步提高了光谱仿真的精确度,分别从基本原理、云团扩散仿真结果和云团红外光谱仿真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了基于物理模型和传统的基于高斯模型的云团红外光谱仿真方法的对比研究,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4、基于物理模型的云团红外光谱数据立方体仿真研究针对云团红外光谱数据立方体的仿真问题,考虑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下文简称为红外成像光谱仪)的面阵探测特点和实际云团扩散过程的复杂性,结合基于物理扩散模式的云团扩散仿真结果的高精确性及其网格化的特征,提出了利用光线追踪法模拟云团红外辐射传输过程的方法,首次建立了基于物理模型的云团红外光谱数据立方体仿真模型,实现了云团红外光谱数据立方体的仿真。5、基于物理模型的云团红外光谱数据立方体仿真模型的验证研究为验证基于物理模型的云团红外光谱数据立方体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研究了仿真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方法,分别从云团扩散分布和云团红外光谱数据立方体光谱识别成像两个角度对仿真和实测的云团扩散进行对比研究,验证了云团扩散仿真的正确性。为消除个体像素差异的影响,体现整体相似度,提出了基于关键区域的云团红外光谱数据立方体仿真误差分析模型,完成仿真和实测的云团红外光谱数据的对比研究,验证了云团红外光谱数据立方体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精确性。通过以上工作内容的研究,取得了两个显著的成果:一方面,利用物理扩散模式代替传统的高斯扩散模式模拟污染气体云团的扩散,发展了基于物理模型的云团红外光谱仿真方法,使仿真的光谱具备更高的精确性;另一方面,提出了污染气体云团红外光谱数据立方体的仿真方法,为该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论文的研究工作对于提高和完善污染云团气体识别算法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87;O657.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小萍;红外光谱定性解析原则[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1年06期

2 宋国胜;李琳;胡松青;;傅立叶红外光谱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10年04期

3 ;《近红外光谱解析实用指南》[J];分析化学;2010年07期

4 ;《近红外光谱解析实用指南》[J];分析化学;2010年10期

5 ;《近红外光谱解析实用指南》[J];分析化学;2011年01期

6 ;《近红外光谱解析实用指南》[J];分析化学;2011年02期

7 ;《近红外光谱解析实用指南》[J];分析化学;2011年03期

8 ;《近红外光谱解析实用指南》[J];分析化学;2011年04期

9 ;红外光谱在纺织工业上的应用[J];印染;1978年02期

10 张蕴珍;;积极开展红外光谱学术交流[J];化学通报;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甄梦章;;红外光谱解析程序[A];全国第六届分子振动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90年

2 崔继承;赵振武;丁东;唐玉国;;纳米自洁净玻璃近红外光谱特性分析[A];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吴婧;郁露;孙素琴;;栽培与野生丹参的红外光谱三级鉴定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梁逸曾;范伟;陈爱明;张志敏;;近红外光谱软件的设计和实现[A];第九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谭福元;李梦龙;冯晓瑜;张婧;;红外光谱谱构关系探讨[A];第九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杭义萍;王海水;;红外光谱:消除水溶液中水吸收峰干扰的新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王海水;席时权;;红外光谱与长烃链化合物的结构[A];全国第13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8 谢狄霖;;红外光谱信息管理系统[A];全国第13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9 邱江;潘红春;叶勤;张嗣良;;红外光谱监测糖化酶发酵过程[A];全国第10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孙宁邦;;气相色谱或放出气体分析与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的模块式接口[A];全国第五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犁;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云南物联站成立[N];云南日报;2011年

2 陈锐;红外光谱三分钟诊肿瘤[N];健康报;2004年

3 马斌睿;红外光谱用于中药质控大有可为[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陈锐 郭晓斌;红外光谱快速准确诊断肿瘤[N];家庭医生报;2004年

5 张东风 本报记者  ;红外光谱能否成为中药检测标准[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6 史春香 杨悦武 郭祝元;近红外光谱用于中药质控前景广阔[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陈锐 郭晓斌;只用3~5分钟红外光谱实现快速准确诊断肿瘤[N];医药经济报;2004年

8 记者 张东风;红外光谱可用于中药生产质控[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9 陈锐;红外光谱——诊断肿瘤又一利器[N];大众卫生报;2004年

10 龚翔;中药快速识别的“武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祖永;光学和振动分子光谱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王安静;基于物理模型的污染气体云团红外光谱仿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薛晓康;电化学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的应用与发展[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杜国荣;复杂体系近红外光谱建模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5 郝勇;近红外光谱微量分析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程旺兴;醌类中药小分子电子转移机理研究—红外光谱电化学循环伏吸法和导数伏吸法[D];安徽大学;2012年

7 贺英;基于半监督和迁移学习的近红外光谱建模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王金意;钯、镍及其非金属合金电极的表面红外光谱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单瑞峰;近红外光谱建模方法及温度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10 刘海;基于变分模型的红外光谱超分辨率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沙沙;双边夹原理在红外光谱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明地;红外光谱结合计算机解析技术对青海枸杞的鉴别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5年

3 徐娟;云南不同类型土壤的元素含量测定及红外光谱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汪锐;太阳系天体有机物质的芳香性与脂肪性[D];南昌大学;2015年

5 彭惜媛;12种种子类药材多级红外光谱分析与鉴定[D];佳木斯大学;2015年

6 洪向前;频域近红外光谱医用检测系统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昱陆;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生鲜猪、牛、羊肉识别方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8 马晓晨;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霉变板栗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9 周铭;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检测—光谱学及软X线成像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10 李祥辉;近红外光谱在食品检验及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22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522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b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