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基于石墨烯超材料的太赫兹波调制理论设计

发布时间:2018-02-23 17:52

  本文关键词: 石墨烯 太赫兹 共振 调制深度 出处:《西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太赫兹(THz)技术作为正在迅速发展的技术之一,目前在高速通信、高灵敏传感、生物成像等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调制器作为该领域的实际化功能器件是太赫兹技术进步的关键之一。由于太赫兹波段表现出与微波和光波的不同性质,传统的调制器件在该波段的应用受到限制。研究发现,由人工构造,具有周期性的阵列结构,且单元结构远小于电磁波波长的超材料为太赫兹调制技术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然而传统的金属超材料的可调谐性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越来越多的实验和理论证明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是可调谐太赫兹功能器件的有效材料之一。石墨烯对太赫兹波的吸收取决于带内电导。目前的石墨烯太赫兹调制器件的性能比较低,主要是由于无共振的Drude载流子行为导致的。因此,结构化石墨烯中的离子体响应,以及石墨烯与超材料的结合有望提高太赫兹调制器件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超材料,将石墨烯设计成开口环单元结构阵列在基底上,单元尺寸远小于太赫兹波长。利用CST商用软件对其进行理论计算。首先研究了该结构对单层石墨烯对正入射TM偏振太赫兹波的调制特点,最终达到85%的调制深度,为了进一步增加调制深度,研究多层石墨烯超材料对其调制的特点,调制深度达到99%。随后研究该单层结构以及多层结构对斜入射TM偏振太赫兹波的调制特点,调制深度分别达到81%和96%。在TE偏振太赫兹波条件下,所产生的共振模式不同于TM偏振。在同一频段,通过调整开口的距离,实现了对TE偏振太赫兹波的两个波段的有效调制。与此同时还研究了多层石墨烯超材料对正、斜入射TE偏振太赫兹波的调制特点。总之,该结构的调制性能非常优异,可以在太赫兹调制器、吸收体、探测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Abstract]:As one of the rapidly developing technologies, Terahertz (THz) technology is currently in the field of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 and high sensitivity sensing. As a practical functional device in this field, modulator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terahertz technology. Because terahertz band has different properties from microwave and light wave,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modulation devices in this band is limited. And the metamaterials with cell structure far smaller than the wavelength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provide a new research idea for terahertz modulation technology. However, the tunability of traditional metal metamaterials can not meet the actual demand. More and more experiments and theories are carried out. It is proved that graphene is a new two-dimensional nano-material. It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aterials for tunable terahertz functional devices. The absorption of terahertz waves by graphene depends on the in-band conductance.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nonresonant Drude carrier behavior. Therefore, the ionic response in structured graphen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graphene and metamaterials is expect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erahertz modulators. In this paper, a graphene based supermaterial is proposed, in which graphene is designed as an open ring cell array on the substrate. The unit size is much smaller than the terahertz wavelength.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CST commercial software. Firstly, the mod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ngle-layer graphene to the TM polarization terahertz wave with normal incidence are studied, and the modulation depth of 85% is finally achieved. In order to further increase the modulation depth, the mod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layer graphene supermaterial are studied, and the modulation depth is up to 99. Then, the mod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ngle-layer structure and the multilayer structure for the oblique incident TM polarization terahertz wave are studied. The modulation depth is up to 81% and 96 respective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e polarization terahertz wave, the resonant mode is different from TM polarization. In the same frequency band, by adjusting the distance of the opening, The effective modulation of te polarization THz wave is reali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mod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layer graphene supermaterial pair with normal and oblique incidence te polarization terahertz wave are studied. In a word, the modulation performance of this structure is very good.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terahertz modulator, absorber, detector and so on.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13.71;O4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圣乾;裴立振;康英杰;;石墨烯研究进展[J];现代物理知识;2009年04期

2 傅强;包信和;;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09年18期

3 万勇;马廷灿;冯瑞华;黄健;潘懿;;石墨烯国际发展态势分析[J];科学观察;2010年03期

4 李宗红;;石墨烯——二维碳的奇妙世界[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常艳丽;陈胜;曹傲能;;压力促进氧化石墨烯水热还原反应的机理[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6 李娜;;石墨烯取代硅,前景预测被批乐观[J];科技导报;2011年16期

7 刘霞;;神奇材料石墨烯[J];今日科苑;2011年14期

8 张文毓;全识俊;;石墨烯应用研究进展[J];传感器世界;2011年05期

9 刘霞;;石墨烯:硅的“终结者”?[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年09期

10 ;科学家观察到石墨烯内电子间相互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成会明;;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探索[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钱文;郝瑞;侯仰龙;;液相剥离制备高质量石墨烯及其功能化[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张甲;胡平安;王振龙;李乐;;石墨烯制备技术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4 赵东林;白利忠;谢卫刚;沈曾民;;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沈志刚;李金芝;易敏;;射流空化方法制备石墨烯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冕;钱林茂;;石墨烯的微观摩擦行为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赵福刚;李维实;;树枝状结构功能化石墨烯[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孝松;;碳化硅表面的外延石墨烯[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周震;;后石墨烯和无机石墨烯材料:计算与实验的结合[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周琳;周璐珊;李波;吴迪;彭海琳;刘忠范;;石墨烯光化学修饰及尺寸效应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耀;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刘霞;韩用石墨烯制造出柔性透明触摸屏[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艳红;“解密”石墨烯到底有多奇妙[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好宇 张們捷(实习) 特约记者 李季;石墨烯未来应用的十大猜想[N];电脑报;2010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向南;石墨烯贵过黄金15倍 生产不易炒作先行[N];证券时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撰稿 吴康迪;石墨烯 何以结缘诺贝尔奖[N];计算机世界;2010年

7 记者 谢荣 通讯员 夏永祥 陈海泉 张光杰;石墨烯在泰实现产业化[N];泰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纪爱玲;石墨烯:市场未启 炒作先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周科竞;再说石墨烯的是与非[N];北京商报;2011年

10 王小龙;新型石墨烯材料薄如纸硬如钢[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敏;双层石墨烯的电和磁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罗大超;化学修饰石墨烯的分离与评价[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唐秀之;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修饰[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4 王崇;石墨烯中缺陷修复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盛凯旋;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6 姜丽丽;石墨烯及其复合薄膜在电极材料中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姚成立;多级结构石墨烯/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的仿生合成及机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8 伊丁;石墨烯吸附与自旋极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梁巍;基于石墨烯的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理论计算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0 王义;石墨烯的模板导向制备及在电化学储能和肿瘤靶向诊疗方面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骏伟;基于石墨烯的超材料电磁诱导透明现象的调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2 詹晓伟;碳化硅外延石墨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4 苗伟;石墨烯制备及其缺陷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蔡宇凯;一种新型结构的石墨烯纳米器件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金丽玲;功能化石墨烯的酶学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7 黄凌燕;石墨烯拉伸性能与尺度效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刘汝盟;石墨烯热振动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雷军;碳化硅上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于金海;石墨烯的非共价功能化修饰及载药系统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27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527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4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