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活性自由基聚合新催化体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3 22:08

  本文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活性自由基聚合(CRP)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 三硫代苯甲酸铁(Fe(S(S=C)Ph)_3) 出处:《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前最重要的两种可逆钝化自由基聚合(RDRP)方法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具有可适用单体种类广泛、可制备结构明确的聚合物等优点。但是,ATRP普遍存在聚合速率较慢以及金属使用量较高等问题,残留的金属可能会影响聚合物性质。对于RAFT方法,由于RAFT试剂极不稳定,一般需要现制现用,因此限制了其工业化的应用。论文基于ATRP和RAFT调控体系的特征,设计了稳定、易得的新型调控试剂,期望在保持聚合活性特征的前提下,减少金属催化剂用量,简便制备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结构可控聚合物。该方法可以拓展用于其他单体,实现工业化制备具有可控活性的聚合物材料。论文以新型的调控试剂Fe(S-(S=C)-Z)3作为金属催化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三苯基膦(PPh3)为配体,研究了ATRP/RAFT同时进行的反应用于调控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自由基聚合。考察了不同金属催化剂、AIBN/Fe(S-(S=C)-Z)3摩尔比例以及MMA/2AIBN的摩尔比例等反应条件对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Fe(S-(S=C)-Z)3调控的自由基聚合优于溴化铁和氯化铁调控的聚合反应。在AIBN/Fe(S-(S=C)-Z)3比例高达2:1甚至4:1时,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依然保持在很窄的范围。这可能是由于在聚合反应过程中,金属催化剂Fe(S-(S=C)-Z)3与自由基反应“原位”生成了ATRP活化剂(Fe(S-(S=C)-Z)2)和RAFT试剂(R-S-(S=C)-Z)两种调控试剂,在一个体系中同时进行ATRP和RAFT机理调控的聚合,使得调控试剂用量大大降低。当MMA/2AIBN的比例高达1600:1时,生成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很窄(Mw/Mn=1.35)。核磁共振波谱和GPC分析表明聚合物具有较高末端官能团,同事扩链反应证实了该调控体系具有高活性特征。
[Abstract]:At present, the two most important methods of reversible passivation radical polymerization (RDRP) are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 and reversible addition break chain transfer polymerization (RAFTFT), which have a wide range of suitable monomers. However, the polymerization rate is slow and the amount of metal used is high. The residual metal may affect the properties of polymer. For the RAFT method, the RAFT reagent is very unstabl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RP and RAFT control systems, a new stable and easily available regulatory reagent is designed, which is expected to maintain the polymerization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By reducing the amount of metal catalyst, it is easy to prepare controllable polymer with controlled molecular weight and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In this paper, a novel regulatory reagent, Fe(S-(S=C)-Z)3, was used as metal catalyst, azodiisobutyronitrile (AIBN) as initiator and triphenylphosphine (PPh3) as ligand. The simultaneous reaction of ATRP/RAFT was used to control the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 (MMA). The effects of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such as the molar ratio of AIBN / FeS-Ne / SbCU Ca-ZN3 and the mole ratio of MMA/2AIBN on the experiment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are as follows. The controlled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is superior to that of ferric bromide and ferric chloride. When the AIBN/Fe(S-(S=C)-Z)3 ratio is as high as 2: 1 or 4: 1, Th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of the polymer remains in a narrow range. This may be due to the "in situ" reaction of the metal catalyst Fe(S-(S=C)-Z)3 with the free radical in the process of polymerization, which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two regulatory reagents, the ATRP activator (FES) and the RAFT reagent (R-S-(S) Sn-C _ (-Z)). The polymeriz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ATRP and RAFT simultaneously in a system reduces the amount of reagents greatly. When the ratio of MMA/2AIBN is up to 1600: 1, Th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of the synthesized polymer is very narrow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is very narrow. The NMR spectra and GPC analysis show that the polymer has a higher terminal functional group, and the co-chain extension reaction confirms the high activity of the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31.5;O6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丘坤元 ,刘俊婉 ,金碧辉;活性自由基聚合[J];中国基础科学;2005年03期

2 丘坤元;;活性自由基聚合中国科学家谈科学[J];科学观察;2005年00期

3 王平华;张斌;唐龙祥;黄璐;王文英;;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年05期

4 万德成;浦鸿汀;;立体选择活性自由基聚合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8年03期

5 浦鸿汀;蔡相宇;万德成;杨根金;;N-乙烯酰胺的活性自由基聚合进展[J];化学进展;2008年10期

6 赵小平;;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分类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11年02期

7 何军坡,陈靖民,曹继壮,李成名,张红东,杨玉良;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8 王焱;原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技术座谈会在京召开[J];合成树脂及塑料;1999年05期

9 丘坤元;;控制/活性自由基聚合的进展[J];大学化学;2006年04期

10 葛学平;白如科;;γ-射线辐射活性自由基聚合研究[J];化学进展;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万泰;王勤;孟辉;尹梅贞;李会玲;井本欣;刘连英;;光致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及用途[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2 杨万泰;;新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探索及用途[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杨万泰;;新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探索及用途[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2年

4 刘晓辉;;零价金属粉调控的活性自由基聚合[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合成[C];2013年

5 白如科;华道本;潘才元;;γ-射线辐照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研究进展[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赵亚光;禹蒙蒙;付雪峰;;可见光诱导钴卟啉催化活性自由基聚合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7 任伍杨;江龙;淡宜;;丙烯酸酯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赵亚光;付雪峰;;活性自由基聚合丙烯酸酯、丙烯酰胺类单体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杨万泰;郑雪枫;岳淼;李琦;;环状芳香频哪醇调节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合成[C];2013年

10 何军坡;刘洋;徐江涛;;基于RAFT过程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机理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虎;光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原位核磁跟踪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岳淼;光感应BIXAN引发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新体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3 郑雪枫;9’,9二氧杂蒽二醇(BIXAN)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新体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4 欧阳鎏;反相乳液体系中的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魏晓虎;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复杂结构聚合物探索[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艳敏;活性自由基聚合合成嵌段聚合物压裂液增稠剂[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吴英;多功能引发—调控剂的合成及其在活性自由基聚合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胡晓辉;活性自由基聚合新催化体系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4 庄荣传;活性自由基聚合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赵玮杰;活性自由基聚合合成特殊结构性能的凝胶[D];复旦大学;2008年

6 邓之俊;基于碱性离子液体和磺基水杨酸催化剂的活性自由基聚合[D];苏州大学;2013年

7 于清波;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8 郑璇;新型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9 孙颖;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水溶性聚合物[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10 陈磊;活性自由基聚合与聚异戊二烯交联[D];海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27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527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0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